首页 >> 侨界人物 >> 正文  


与厂共荣 甘于奉献 ——记马来西亚归侨陈汉基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3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陈汉基2.jpg


人物简介:陈汉基,男,1941年生于马来亚沙捞越,1963年春天为逃避因参与沙捞越人民联合党①争取独立和推翻“马来人优先”政策而回国,同年7月到中山县华侨造纸厂工作。1999年退休后返聘至2000年。

中山是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与家乡联系密切,一直关心支持祖国家乡建设。中山华侨造纸厂是中山解放后为数不多的以“华侨”命名的大型企业,诞生于1959年2月,前身是1956年3月石岐市公私合营华侨造纸厂筹建办公室,已经有61年的发展历史,它是怎样由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400来人的简易小厂发展到近2000人的大型企业?它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稍稍停下脚步,回首过去,倾听老归侨陈汉基与我们重温那段与厂共荣的岁月。

结缘纸厂 发挥专长

陈汉基,男,马来西亚归侨,1963年春天为逃避因参与人民联合党争取独立和推翻“马来人优先”政策所遭受的政治打压和追捕而被迫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回到中国。“我没有后悔曾参与争取公平、民主的正义活动,我爸和我哥都是联合党成员,我哥因没及时离开而被当局抓捕,关押两年多后也被遣返回中国,安置在广东惠州同湖华侨农场”陈汉基淡淡地说。

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作、生活都是按计划进行,人们的口粮及生活用品都是凭票、凭指标购买,即便是工作,也不是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小到生产大队、区街道办,大到机关单位都是按劳动生产规模把劳动工人分配到一个一个的生产组或单位参加工作。回国初期,汉基没有像其他归国华侨一样很快就得以安置到新的工作生活单位,而是在广州华侨接待站等了3个多月,原因是入境时他在自己的简历工作栏目上写是汽车修理工。接待站苏站长及工作人员告诉他祖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非常缺技术人才,待找到好单位后再安排。这样汉基和差不多同时回国的几位印尼、印度归侨就留在接待站里,并每天协助工作站人员接待安置那些同是从东南亚各国络绎不绝的归国华侨。

无论是白天或黑夜,只要接到通知有华侨回国,再远的码头、车站,再重的行李,汉基都毫无怨言,满腔热情的撸起袖子第一时间给予帮忙协助,也许是出于相同的经历或语言相近的原因,每次到码头、车站,听到东南亚华侨独有的、亲切的语音,汉基心中处难免涌现出一种愿望,可否在它乡遇故知,可否遇到曾在马来亚一起参加人民联合党的战友。

1963年7月的某一天,接待站来了一位客人,经了解该客人是广东华侨投资有限公司介绍,来自中山县华侨造纸厂劳动工资科的干部,请求为造纸厂推荐懂机械维修的归国华侨专业人才。中山县华侨造纸厂是中山人民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工业的重要项目,1956年3月成立石岐市公私合营华侨造纸厂筹建办公室,1958年由广东华侨投资有限公司集资动工兴建,1959年2月更名为中山县华侨造纸厂。同年3月制成铁木小纸机一台,并于4月投入试车生产,以稻草为原料,用化学制浆方法造纸,设计产能为年产文化用纸3000吨。1960年8月5日,中山县华侨造纸厂基建工程全面完成,1962年正式投产,有职工420多人,固定资产350万元,拥有的生产设备有1575毫米长网造纸机、25立方米蒸球、伏特式打浆机、1.5吨/小时切草机、35立方米漂白机等,生产凸版印刷纸、胶版纸、卫生纸、包装纸,1962年年产纸总量达2000多吨,年创工业总产什280多万元。

1963年7月27日,经接待站苏站长推荐,汉基与三位曾在印度从事过钳工工作的归侨一起到中山县华侨造纸厂报到。虽说造纸厂已建成投产近3年,可从设备到技术力量,从生产能力到生产质量都还相当滞后,厂里连一台吊机也没有,汽车就不用说了,而机械设备修理维护人才就更缺,汉基虽说只读过三年小学,可他的到来可谓为厂增添了重要技术力量。

从小痴迷汽车

陈汉基1941年出生在马来亚北婆罗洲(现沙捞越)的一个村庄,爷爷青年时从中国移民到马来亚谋生,后经商。年迈时结束生意、变卖了所有商铺,购买了一批田地和橡胶园分给子女。汉基的父亲分到20亩,7岁起汉基就每天早上3点多钟起床,头上套着昏暗的煤油灯随家人到橡胶园里割胶。完工后才回家吃早餐,而早餐后又必须提着铁桶回到橡胶园去收橡胶液。橡胶种植的收益为汉基家提供固定的收入,而养猪种菜几乎可为十几口人的家庭提供日常的食物。凭着从前辈继承过来的基业和勤俭节约刻苦经营的理念,汉基一家也过得宽裕安稳。与许多华侨家庭的孩子一样,汉基10岁时就到当地华侨筹办的一所中华小学读一年级。海外学校低年班较注重启蒙和互动教育,也许是男生的天性,汉基非常好动,并对汽车有出以常人的痴迷,以至以常常没能完成学校布置作业的要求。至三年级上学期,婆婆被迫把汉基送到朋友开办的汽车维修厂当学徒,并托他人给予照顾看管。最初的三个月是没工资的,之后就每月6元,食宿免费。马来亚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了掠夺和管理,英殖民政府在马来亚修建的公路及交通设施比当年中国是先进的,路上跑的汽车种类、数量也相对多,因此做学徒的3年间,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汉基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发动机,如柴油机、汽油机等,并学习掌握它们工作的原理及基本构成。学徒期满后,汉基通过应聘测试顺利成为另一间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身份的变化及收入的提高让他很欣慰,但同时却倍感工作的压力,他须独立完成老板交办的任务,不再有师傅在旁帮带。而生活方面,因离家10英里外,他须独立解决自己的起居饮食并分担家里部分开销。

20世纪50年代末,马来亚政治环境恶化,原因是马来亚政府实行“马来人优先”政策,给非马来族人群在生活、工作方面带来不公,引起非马来族人的反抗。作为受排挤和不公对待的华人群体,汉基和他几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同事自然挺身而出,积极参加人民联合党争取独立和推翻“马来人优先”政策运动。人民联合党的意图引起马来亚中央政府的强烈反弹,之后演变为打压抓捕。

勇于担当 业绩显著

能到中山华侨造纸厂工作,汉基很感激组织对他的关心爱护,也感受到新单位领导对他的期望,他积极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学习了解造纸的相关技术和所需的机械设备,可厂里现有的设备对他的专业来说的确有些过于简单,甚至没发挥的机会,显得有些大材小用。因此初到厂的几年里,汉基主要工作是协助工厂到外地寻找汽车和发电机,而不出差的时候,就协助机修组修理维护厂里的造纸机器等。

俗话说路通财通,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华侨造纸厂的日常运行基本顺利,可厂里却连一台汽车也没有,无法及时主动地把产品运出,把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运回。厂领导非常着急,多方申请、托人求购,可当时中国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物资相对短缺,许多物品的供给需相关部门调配或划拨,而要申请一台汽车对还处在研发改进阶段的我国汽车工业更是一票难求。

几经周折,1964年中旬,省华侨投资公司告知东莞有一台汽车可调拨。接到通知后,厂领导喜出望外,立马带上汉基到东莞取车,这也是他第一次代表厂出差。原来可调拨的是一台旧的5吨波兰产货车,以汉基的话,它只是一台杂牌车,但怎么说这也是个好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年中,汉基与他的同事们陆续为厂里添置了罗马、解放、匈牙利等牌子的汽车。牌子杂,汽车的内部构件自然就不同,这给维修保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中柴油发动机的修理维护更是少有人能胜任,懂得这些技术的汉基自然被厂领导视为宝贝。既然是宝贝,汉基就更加不愿辜负厂领导对自己的期望,而厂领导则更不愿意他花太多时间在日常机修事务上。厂领导认为汉基应发挥特长,多为厂培养机械维修人才,多走出去为厂找更好更新的机械设备。据他自己统计,70至80年代期间,他每年至少在外出差近5个月,而全国除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州及甘肃省没到过外,其余省份汉基都去过。至1999年汉基退休的时候,厂里共有各种大小汽车、吊车、铲车、叉车近80台。

由于解放前中山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工业相对薄弱,大多是私人作坊或小型工厂,因此工业技术人才储备不多。华侨纸厂在设备、技术都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投产,产品质量自然就不稳定,产量也不高,投产几年都亏损。为加强职工文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1964年至1966年间厂里相继办起了多个文化班、技术培训班和在职大学脱产学习班,70年代还办起了一间小学,让职工子弟学习。汉基作为技术骨干自然也要带头授课收徒弟,他先后带过十多位徒弟,大多数都很出色,在日后的工作中能独当一面。因此,在往后的日子里,厂里的人都称他陈师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1964年9月5日下午第15号强台风正面袭击中山,华侨造纸厂损失严重,厂房屋顶全被吹翻,原材料被吹走,机器和产品被浸泡或淋湿。汉基与厂里其他职工奋力保护集体财产设备后,马上回家查看自己住所受损情况。唉,那还有屋?原当年厂房安装工程队临时搭建的茅屋,全给吹走了,只剩几根竹框架,屋里原先挂着的蚊帐不知去向,从马来亚带回来的收音机掉进盛满雨水的脸盘,而装有衣服和藏有些许钱的藤箱却被吹得无影无踪。无奈、无亲、无靠的汉基只好回到厂里的办公屋临时借宿一,夜,待到第二天才到附近农村租屋住。回想当年这场台风,陈汉基记忆犹新,他虽自小生活在岛国,但极少遇到如此强的台风。后来他才了解到当年这场台风风力11级,并有旋转风,最大风速40米/秒,雨量211毫米。中山境内47个大小堤围崩决,决口170处,决堤长1258米。禾田受淹面积达52.8万亩,吹倒砖屋7035间,吹倒茅屋22180间,死亡107人,这也是建国后中山遭受最严重的一次台风袭击。而台风过后若干年,厂里才利用省侨办下拨的归侨安置款为厂里的归侨建起一排平房,约20平方米一间,另带厨房和冲凉房。而当年这幢平房被当地人羡慕地称为华侨新村。

疯狂的岁月

随着国家投资额增大及清偿了广东华侨投资公司款项,1966年中山县华侨造纸厂改名为广东省中山造纸厂,上升为省属企业。然而也是从那年起全国上下掀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特别是1967年间,部分县、市各级党组织因被红卫兵夺权而陷于瘫痪,领导干部无法履行职责,致使生产无人管理,许多工厂停产、半停产,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山造纸厂自然不能置身于在这场席卷全国,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之外,而许多工人、干部毫无例外地都被卷入这场无情理的浩劫当中,甚至还参与了至今都无法理解的荒唐事。

“文革”之初,为了确保经常往返广州运载生产资料的汽车不被造反派抢走,工厂把车身两边都用大红字写上“毛泽东用纸专用车”;接下来遇到的是,厂内职工分为红旗派(革命派)和保守派,相互斗争。由于两派之间互相牵制不配合,甚至罢工,造成生产不正常、产量减少、质量下降,劳动成本增加等。而为确保完成生产任务或扩大自身派系队伍,两派就盲目招人,至文革后期厂里有工人近2000人,厂长也有7位,可年产也只有4千多吨;势态发展至严重时,厂里部分“革命积极分子”还与社会上其它单位、学校串联,一起参与“革命行动”。

196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汉基接到命令要于当晚开一台货车到沙涌驻军部队处配合抢枪行动,指挥人员告诉他不要害怕,随行的还有一名退伍军人和厂长等。在他们到达目的地附近时,夜色中汉基发现已有许多学生模样的青年人聚集。当工人挥动随身携带的12磅大铁锤,把一扇库门锁撬开后,围在四周的学生一哄而上,抬的抬搬的搬,把仓库里的所有东西都搬上车,限载5吨的货车装得满满的,最后还两个约五、六十公分宽高的木箱也架在车尾的板上。整个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驻地部队只是列队站在附近待命,没有阻止学生和工人。汉基按命令把载满物品和部分充满胜利喜悦的学生运到石岐莲塘路某处。当人们卸下车上的物品时才发现,收回的东西只是一批炮弹的辅助器材和两箱地雷,一支枪的踪影都没有。看着两箱地雷,回想刚才那混乱的情景,汉基和几位年长的工人倒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发生意外爆炸,否则教训是非常大的。当天稍晚些时候,沙涌驻军一个排的部队在排长的带领下,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也来到汉基他们卸货的地方。由于没抢到本想要的枪支,驻军排长与红卫兵指挥人商讨后,同意全部归还当晚抢来的所有物资。

同样是1967年夏天雨后的某日下午,汉基如常在维修车间里工作,只见邻村的民兵队长飞快地向车间跑过来。汉基本以为又有什么紧急的“革命行动”要他开车,谁知是邻村有个男童到河里游泳溺水,经村民和民兵队长尽力施救仍不见苏醒,无奈只有跑来工厂请求用车把男童送人民医院抢救。情况紧急,汉基来不及多想,他向同事打了声招呼,开着刚从广州某单位红卫兵“革命派”送来不久的吉普车向河边开过去。只见一位仅穿一件短裤,全身发白,约10岁的男孩平躺在岸边一动不动,汉基和民兵队长合力把男童抬上车后,立马向医院方向飞奔。汽车开到西郊时正值下班高峰,听到急促的喇叭声,看到车尾露出的一双脚,路上行人纷纷让道,不明真相的人还说“纸厂武斗死人啦”。汉基眼盯前方脚踩油门继续向前加速。可当车子过岐江桥时,汉基发现中间浮船的桥面与主体桥面有很大的差距,强开过去会有危险。民兵队长赶紧下车在四周找来些木板、木块把浮桥体垫高,汉基全神贯注把稳方向,小心翼翼地把车开上浮桥。伴随着浮桥体的摇晃和车轮碾压木头发出的吱吱声,待浮桥体与另一侧主桥体接近平行,汉基脚踩油门迅速把车开上桥的另一端。“轰”汽车尾箱底板还是避免不了划到桥体,汉基顾不上下车检查,立马全速向县人民医院方向驶去。当晚9时,民兵队长与男童父亲敲响汉基家的门告诉他,由于抢救及时男童获救了。

千里寻“机”

1976年,“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社会生产生活逐渐进入常态,可十年浩劫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社会生产能力滞后,社会资源匮乏,许多问题不是想解决就马上可以解决的。如中山当时的电力供给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基本满足居民用电,而企业用电却常出现“拉闸”断电现象。1977年,随着造纸厂新的凸版纸生产线基建项目工程建成,只靠原有的电力供给是远远不能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的,于是汉基和供销部门的同事急厂领导之所急,利用一切办法,走遍了全国多个省市,努力寻购大型发电机组。起初,他们也找到几台小型的柴油发电机,可是马力小,不能解决极缺的用电问题。几经周折,他们终于了解到杭州发电机厂有生产700千瓦的发动机,可中山造纸厂没指标,无法购买。无奈,经再三协商,杭州发电机厂同意中山造纸厂派技术人员到杭州自行制造的请求。于是,造纸厂厂长带着30多人的技术队伍,历时3个多月进驻杭州发电机厂。他们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凭着顽强的合作精神和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实事求是态度,借助杭州厂的机械设备和发电机构造图纸,他们从一个个零件做起,一个个部件攻克。“我只读过三年书,而发电机的图纸资料有将近我一个人的身高,图纸里的文字我都没全能看懂,可厂长却安排我带领几个同事负责高速器的制作,当时的确很困难,很多东西都要自力更生”汉基无奈地说。

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内国际市场对纸品的需求增大,中山造纸厂在不断扩展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改造设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如,1981年,利用蒸汽压差发电 ,增加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新增发电能力1500千瓦/时,进一步保证生产用电;1984年,中山造纸厂研制胶印书刊纸成功,填补了广东省胶印书刊纸的空白;1990年把1993年相继完成改造扩建2台75吨/时中压锅炉配1.2万千瓦/时双抽冷凝汽轮发电机组工程项目,从而实现了生产、生活用电用汽自给自足,并有少量电力上网销售给国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山造纸厂顺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条件,引进先进技术装备,进口原材料,开拓港澳和国际市场,并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进行企业体制改革。

1995年3月,中山造纸厂与香港鸿兴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日本联合株式会社共同签订合资经营,共同组建中外合资企业——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通过三方联姻合作,一是学习借鉴了外资企业丰富的造纸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二是借助外企业广阔的内外市场拓宽了产品销售领域;三是利用外资对原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如2002年投产年产15万吨箱纸板生产线等。之后企业针对市场需求以废纸和本色木浆为原料,生产箱纸板、瓦楞原纸板等。“合资后的几年,企业每年都盈利,尤其是第三年,全年利润2千多万,职工每月奖金近千元”可好景不长,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产出来的纸品卖不出去,货物积压严重,给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造成一段阵痛,汉基补充说。

1999年,汉基到退休年龄,可此时厂里刚购入一台大型吊机,为了确保新的机器设备顺利安装运行,厂里续聘他3年,让他协助调试、培养操作人员。而这3年里,这台吊机几乎是汉基的私家车,“机械活就是这样,你懂得操作,它就听你,不可硬来,否则你就自讨苦吃”。作为一名海外归国游子,汉基早已融入中山这座人杰地灵,包容和谐的城市,作为一名只读过3年书的技术人员,他更感恩祖国和组织给予他的关心和信任,让他内心倍感温暖和有依靠,而作为回报,他时刻都在想如何利用自身技术配合好厂的生产。近40年光阴与厂为家,与厂共荣,为中山的工业发展默默奉献,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2000年公司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连续25年荣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而汉基与市内其他基层岗位工作积极分子的事迹,曾在市中山纪念堂展出。


1、陈汉基1991年参与中山造纸厂当时为国产最大型首台4米抄宽多缸长网造纸机安装工作.jpg

陈汉基1991年参与中山造纸厂当时为国产最大型首台4米抄宽多缸长网造纸机安装工作


2、1991年陈汉基接受记者采访.jpg

1991年陈汉基接受记者采访


3、纸机生产车间.jpg

纸机生产车间


4、中山造纸厂大门口.jpg

中山造纸厂大门口


5、中山市侨联第十届委员合影.jpg

中山市侨联第十届委员合影


6、为赈灾捐款.jpg

为赈灾捐款

上一条记录:辛勤的园丁 ——记新加坡归侨、中山教育名下一条记录:人到中年更需一搏 ——记刘华根闯荡秘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