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要闻 >> 正文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州早在西汉时期已经是南海沿岸重要港口城市
南越国时“海上丝绸之路”初开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5日 作者:文/图特派记者谭华健 来源:中山日报

西汉南越王赵昧墓。


  广州博物馆位于越秀公园山顶的镇海楼内,是华南首座博物馆。
  镇海楼曾名望海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嘉靖年间改名“镇海楼”,有“雄镇海疆”的意思,是广州有名的古建筑和明清老城标,因楼分五层,俗称“五层楼”。
  镇海楼里的广州博物馆用图片和实物浓缩了这座2000 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脉络。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广州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等史迹为代表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两千多年前建立南越国
  从广州博物馆,顺山而下,出了越秀公园西门,步行一小段,就可以到达公园西门斜对面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在解放北路867号,一座深沉厚重的红砂岩建筑,在繁华的广州市区现代化建筑中显得与众不同。据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昧之墓保存完好,是已发现汉代最早的采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套,共万余件,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那时我国的国土东到大海,自北往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已形成一个既有大陆又有海洋的国家。但是,秦朝不久就被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军冲击得七零八落,后来秦将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以番禺(今广州)为国都,立国90余年。
  “留得汉家文物在,一坟抵得五车书。”南越王墓出土了不少与海外交通相关的珍贵遗物,大大丰富了秦汉时期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对外关系的篇章。南越王墓出土的镂空、熏炉等都与海外贸易有关。比如,陵墓主棺椁“足厢”的银盒,其造型与纹饰风格与波斯帝国 (前550-前330)有些金银器类似,是一件来自海外的舶来品。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博士告诉记者,从南越王墓出土的众多来自非洲、中东地区的物品,证明秦汉之际,从南越国到波斯湾的海上丝路已经贯通,也可能是辗转接驳。航行其间的,可能有波斯商人、印度商人、东南亚商人,当然还可能有中国商人。出土的不少外国人形象的陶俑,正是当时东西方海上交往的见证。
  ■成为“南海丝路”发祥地
  “番禺位于珠江出海口,濒临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南越国时期岭南与南海地区已经有经济交往,南海丝路接驳至波斯湾地区,番禺是岭南与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可以说,南越国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李庆新博士告诉记者,广东面临南海,造船业应该是始于先秦时期,到了汉代,广东已具备相当发达的造船业,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后,开始重视经营海外贸易,自广州开辟了通往东南亚的海上丝路南海航线。
  记者在“岭南都会”的一段文字介绍中看到:汉武帝时期,中国船队从广州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南亚诸国通商贸易,东汉时航线更远达波斯湾。广州汉墓中出土的大量与海外贸易相关的熏香炉、琉璃、犀角、象牙和各种珠饰等物品,以及水上交通工具。这些文物充分证明,两汉时期的番禺(今广州)已发展成为祖国南方的著名都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市。
  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316号。馆中,对秦造船遗址有一段文字描述: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造船遗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大的造船遗址,可建造身宽3至6米,载重量25至30吨的木船。
  “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最远可到达斯里兰卡。”据李庆新博士介绍,南海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称南海丝绸之路。从史料上可以看出,从秦汉时,我国开启了一段海上文明史。
    

 

上一条记录:既向圣母祈祷也念阿弥陀佛下一条记录:光孝寺:“岭南第一古刹”香火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