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界人物 >> 正文  


因为经历传奇,所以更喜平淡

——记印尼归侨邓伟达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5日 作者:张海军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1965年在博罗参军时的照片。.jpg

人物简介邓伟达,印尼归侨,1947年3月生于印度尼西亚,1960年回国,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0年任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退休。


  “你看看我的人生,算得上传奇了吧?工人、农民、士兵、学生、商人,哪个方面我没经历过?”2014年5月的一天,年近古稀的印度尼亚西归侨邓伟达坐在家中客厅里,板着手指对笔者数道。其淡定平朴、低调随和的风格,犹如六年前我在他办公室初见一样。

  邓伟达的家,就在古镇镇政府对面的一座小区。从客厅往外望去,镇政府周遭繁华之地尽收眼底。时值下午5时,外面主干道上车水马龙,仿佛成了挪动的铁流。喧闹声浪往上传导,从打开的客厅门外阵阵袭来。闻嚣不惊的邓伟达不喝水,不抽烟,细诉着他的过往传奇。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这样上了年岁的老人,那份淡定平朴,或许平常。但是,就在时隔不远的2009年之前,邓伟达还有着另外的身份——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而且是董事会成员。按理说,在这样颇负盛名的集团公司长期担任管理人员,并且官至“老总”级,多少算个人物。但邓伟达不管身在公司,还是住家起居,抑或社会活动,总是一如既往地低调平淡。就连这次采访相约,他都百般推辞,尤其不愿相谈被人夸赞的功勋与成绩。

  或许,正是因为不同凡响的传奇人生经历,才让邓伟达更愿意选择,也尤其喜欢平淡。


父辈艰辛生活埋下平淡的种子

  解放前的中山古镇,犹如许许多多的村落样平淡无奇。肥沃的珠三角土地,并没有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丝毫富裕气息。侍候庄稼或者出海捕鱼的人民,哪怕再起早贪黑地忙碌,肌肤被南国烈日晒脱几层外皮,生活仍然贫困艰辛。许多居民受不了这种食不裹腹、困苦交加的生活,紧紧抓住靠海的自然地理特点,冒着生命危险飘洋过海谋生,以期能够给家人带来改善生活的希望。出生在这样困苦平民家庭里的邓伟达父亲,稍微懂事些,也渴望像其他男子汉一样出国谋取新的生活希望。

  1930年代,十几岁的邓伟达父亲历经屈折,飘洋去了岛国印度尼西亚。在印尼,邓伟达父亲与许多出国捞生活的华工一样,有的只是年轻和力气,还有牛一样的任劳任怨。他做码头工人,肩挑背杠,用辛勤的汗水换取微薄的薪水。他还像女人一样,学着替富人家浆洗衣服。数年之后,邓伟达父亲积攒了些钱回国,娶妻结婚,成家生子。

  邓伟达大姐出生不久,邓伟达父亲带着妻女再一次去了印尼,在苏门答腊岛一个叫巴格亚楠埠的小镇从事劳务活动。中华民族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优势,除了特有的聪明才智外,还有着铁一般的坚韧意志。在印尼的许多华侨,凭着灵活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不仅可以养家糊口,逐渐还能小有积蓄。邓伟达父亲和许多出国谋生的华侨一样,起初没有太大的宏愿,只是希望食能裹腹、衣能裹身,平淡的日子一天能比一天过好就行。



纷乱异国奔波认清平淡的本质

  1941年12月,日军悍然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同时分兵侵略东南亚,其第16军侵占荷属东印尼(印尼)。1942年2月,日军空降部队降落在苏门答腊;3月5日,攻占雅加达;3月9日,荷印政府宣告投降。日军占领印尼期间,将华侨视为敌性侨民,不断搜捕爱国华侨和各族进步人士,把他们投入监狱或集中营进行残酷迫害。战火纷飞的岁月容不下平淡的日子,当地华侨纷纷逃命,邓伟达父亲也带着家人四处躲避日本侵略者的魔爪。

  这里要讲述一个插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包括东南亚肆虐时,印尼的许多华侨心系祖国,全力支持国内抗战。只不过,他们对国内的支持分为两大阵营,一派支持国民党,一派支持共产党。邓伟达父亲等华侨,经常通过当地的华侨工会寄钱回国支持抗战。华侨工会实际上是“亲共组织”,对伟达姐夫就是华侨工会的组织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或中国国庆,华侨工会都会发动组织当地华侨同时竖起印尼旗帜和五星红旗。而一些亲台的华侨,也竖起青天白日旗对抗。大人们不同的政治立场影响到了家庭里的孩子,亲中华侨小孩就读学校叫“中华学校”,亲台华侨小孩就读学校叫“民国学校”。不同派别的小孩碰在一起时,常因观点分歧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年幼的邓伟达经常掺于其中,与亲台华侨小孩当街对抗后,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向往未曾见过的祖国。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邓伟达父亲以为,日本侵略者离开了,生活也该平静了。1947年,邓伟达在父母对平静生活的默念中出生。然而,印尼当局的排华恶意却彻底撕碎了当地华侨的平静梦想。印尼独立之后,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在经济领域开始膨胀,印尼政府视华侨经济为“殖民时代的残余”,从各方面对华侨全面排斥和限制。邓伟达记得,自己大约七八岁时,经常见到印尼警察欺侮、羞辱华侨。邓伟达父亲当时开了家茶馆,印尼警察常常登门挑衅,要不指责卫生不行说要关门取缔,要不消费完毕不给钱一走了之。1959年6月,印尼颁布总统令,禁止各地外侨从事商业零售。法令一出,各地政府遂禁止华侨从事商业零售业,对丧失生计的华侨采取强迫迁移的手段,造成大批华侨流离失所。此后,印尼多地发生武力逼迫华侨动迁事件。华侨的房屋被烧、财产被抢,人员被杀,更是时有所闻。邓伟达一家成了流离失所的华侨群体中的成员,他们躲避在华侨工会接受救济,一边等待回国消息。由于印尼当局已将邓伟达姐夫列为“危险人物”,邓伟达姐夫得知将被抓捕的消息后,在有关方面协助下先批返国。

  很长一段时间,邓伟达带着对动乱的深深恐慌,栖居在华侨工会的地库里。偶尔得到一餐裹腹后,少年邓伟达的心里就隐秘地渴望,拥有一份平静生活该有多么美好。



火热军营锻造踏实人性的品格

  1960年1月20日,中国先后租用十多艘客轮到印尼各港口接运难侨回国,拉开了大撤侨的序幕。2月2日,国务院发布“在广州、汕头、湛江、海口等地的港口,设立接待华侨的机构”等指示。撤侨计划包括:“在广东、云南、福建、广西扩建和新建国营华侨农场,集中地大量安置归侨,发挥他们的特长,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回国的华侨学生和具有培养条件的社会青年,分送各学校学习。一些年老无亲人依靠的归侨,则安置在归国华侨养老院。”12岁的邓伟达与父母在这一年,搭乘一家香港公司的接侨轮船,经历7天7夜的海上颠簸,终于抵达广州黄埔港。

1959年邓伟达回国时与父亲、弟妹合照。右一为邓伟达.jpg

1959年邓伟达回国时与父亲、弟妹合照。右一为邓伟达


  归来的华侨统一安置在三元里华侨招待所,并被动员去福建厦门一个华侨农场。邓伟达父亲说,我们是广东人,一家老少都在广东,我们要留下。当时,邓伟达的哥哥、姐姐已经在广州读书,他们也想安排邓伟达在华侨补习学校就读。由于邓伟达不够16岁,名字和父亲在一起(集体护照),没有单人护照,不能入学。种种原因之下,邓伟达父亲带领邓伟达回到了中山古镇,邓伟达也被安排进入小榄中学跟读初二。那个时期,国内生活也非常艰难。由于家里小孩多,劳动力少,母亲体弱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为了缓解家里困难,邓伟达念到初三辍学,给家里补充劳动力。

  1965年,邓伟达入伍广州军区陆军部队下面的机枪连,成了一名机枪手。部队非常艰苦,每天在地上摸爬滚打进行操练,邓伟达的新军装不到半年便变得破破烂烂,只能逢逢补补再穿在身。经历动乱、吃过大苦的邓伟达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参军机会,在部队里刻苦参加军事训练,由于成绩突出,还拿了“特等射手”荣誉。可惜的是,刚刚开始不久的军营生活,因为一场席卷全国的红色运动而改变了方式。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邓伟达被派去广州参加“支左”活动,在地方学校65中、66中、15中、东方红学校当军代表。当时,军队参加“支左”的人员一般是干部,邓伟达所在连队本来也是安排连领导去的,由于连领导有特殊情况,加上邓伟算得上有文化的战士,所以被团里安排代替了连领导。

  遗憾的是,在部队里表现不错的邓伟达,在1970年底,还是以士兵身份脱下军装。因为他是在国外出生、从国外回来的华侨,政历不清,不能入党,不可重用。邓伟达还记得,自己在部队时,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还发挥自己的知识作用,教那些文盲士兵识字、唱歌,组织他们开展文体活动,撰写报道稿件,写黑板报等,几乎年被评为“五好战士”。虽然如此,直到今天,邓伟达仍然不后悔。他说,感谢部队培养了我、锻炼了我,尤其是教育了我;我喜欢低调、平淡,我的性格就是在部队养成的,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踏踏实实,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争名夺利。



爱岗敬业写就不经意间的闪光

    因为自己的归侨身份,被划为政历不清的邓伟达离开部队后的就业也成了问题。当战友们一个个都在广州落实工作,他只能回到老家待业。彼时的邓伟达,想到自己因为“特殊身份”而在人生大计上受到影响,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和抱怨。当时的大队领导见邓伟达历经部队锻炼,又有文化知识,便推荐邓伟达当副大队长。彼时的邓伟达心有不满,你们早知我有能力当队长,为什么在我入党时部队来函调查而村里不出函回复?便推辞了。再后来,公社来人找邓伟达,安排他去海南岛工作。邓伟达想到离家太远不能照顾家庭,没有同意。

每天阅读报纸新闻是邓伟达的必修课。.jpg

每天阅读报纸新闻是邓伟达的必修课。


  1971年,当时的石岐水产进出口支公司面向全市招工,邓伟达应招成为了一名普通水出公司职工。不到22岁的邓伟达来到水出公司后,非常珍惜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投入十分努力,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经常被评为“先进职工”。由于邓伟达喜欢钻研,有较强的原则性但不固执,又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公司在1975年拟提拔邓伟达为基站负责人。或许平淡惯了,对于突如其来的幸福,邓伟达当初并没接受。公司来到邓伟达家找邓伟达父亲做工作,邓伟达还是没有松口。或许一家人都觉得这样已经知足,既然邓伟达不愿,父母也不强求。但公司不愿放弃对邓伟达的培养,在1983年将原基站负责人调走,让邓伟达负责基站主要工作。

  就这样,邓伟达从尝试接手负责,这一接就不但没再卸下,而且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在这期间,也就是1978年,邓伟达政历不清问题也终于得到澄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水出公司办起了罐头厂,邓伟达被任命为第一任厂长。万事开头难,在邓伟达上任时,罐头厂还没有投产,是一个全新行业,一点一滴都得从头学起。由于全套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一开始,由于对机器的性能不熟悉,老是生产不出合格产品。邓伟达先后到汕头、桂林等地罐头厂考察取经,还带着技术人员潜心研究,不久排除模具问题。在他的带领开拓下,罐头厂取得了很大成功,成为当时全国鲮鱼罐头首家打入美国市场的罐头厂,让那些老牌罐头厂都望尘莫及。

  从事水产品行业工作那些年,邓伟达走遍了全市,足迹遍布公司各个基层单位。2000年,邓伟达升任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水产业务和科研的副总经理,还身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理事,并且当选市印尼侨友联谊会副会长。在他的直接负责下,水出公司成为第一家取得四大家鱼绿色认证的企业;建起了绿色食品检验中心;第一家以品牌连锁销售的方式卖鱼;还建起了市级水产研究机构。他主持的《香港海欧型菌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淡水鱼健康生态养殖研究》等项目在省市科研部门立项,他还主持编写了《绿色食品四大家鱼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文件。2004年,水出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山水出生产基地考察,当邓伟达握着胡总书记温暖的手时,那颗趋于平淡的赤子之心得到了最大满足……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来中山水出生产基地考察留下的影像,邓伟达倍觉珍贵。.jpg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来中山水出生产基地考察留下的影像,邓伟达倍觉珍贵。



采访手记

  临近采访结束,笔者得知,邓伟达已于2009年退休卸任副总经理职务,因为还身兼公司董事,他会逢星期一、三、五去公司看看,用自己的经验继续为企业发光发热。面对邓伟达书柜里摆满的他个人荣获的奖状和证书,笔者找出几本提出让他合影。邓伟达摆摆手说,都是过去的成绩,没什么炫耀的啦;一个人经历太多,反而更喜欢平淡;我祖辈贫苦,我经历排华动乱,九死一生回国,只想拥有一份平淡生活;今天看到祖国繁荣、家乡富强,我已经得到很多,过得很幸福啦!老人的谦逊让笔者豁然明白,当年为什么几次推辞上级委任了。而当笔者问他现在除了过问公司事情外,更多的退休时间如何安排?邓伟达指着桌上的电脑和旁边几份报纸告诉笔者,他每天都上网浏览新闻,还要阅读几份报纸,对党和国家大事非常关心。说着,邓伟达打开电脑,指着习近平的新闻,“你看,习总书记对反腐抓得多厉害,有这样的好领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有很大的信心。”此时此刻,这位曾经因为政历不清、被拒之党外的老人,在平和地说出此番话时,眼神显得格外坚定。

坚持上网浏览新闻,邓伟达让自己保持与时代同步。.jpg

坚持上网浏览新闻,邓伟达让自己保持与时代同步。

                     

  作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逾100万字。出版《千万别叫我科长———大海中短篇小说选集》、《躺在门前打鼾的女人——大海社会类系列小小说选集》、《求你揍我一顿——大海情感类小小说选集》,与郑小琼等合著杂文集《九面埋伏》。获长江文艺散文随笔奖,中山保先教育征文文学类一等奖,中山文艺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山“五个一”工程入围奖等。 


上一条记录:侨界先锋何景光:为了提高企业复工后产能,下一条记录:抗日烽火中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