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走过风雨 认真对待人生 ——麦惠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3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人物简介:麦惠兰,1932年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1936年回国。1953年初中毕业后当教师,先后在石岐多所小学任教师、校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镇业余优秀教师、中山县先进工作者、中山县业余教育一等奖等荣誉称号。1988年从市教育局退休。
麦惠兰,今年其实是82岁,但她一般向别人说自己是84岁。回国的时候,妈妈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把麦惠兰的年龄改小了两岁。所以,从她的工作时填写的履历表看到,她的出生年份,有时填1934年,有时填1933年。
82岁的麦惠兰个子瘦小,讲话显得有点慢,但让她回想小时候的经历和工作时的情况,还是讲得有条有理的,有些地方还可以讲得特别的详细。
麦惠兰出生在菲律宾的小吕宋岛。六七岁时,从那个还没给她留下多少深刻记忆的地方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风雨飘摇,回到了祖居的郊区岐头村(现在是石岐区岐头村)。
吕宋岛是菲律宾北部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岛,菲律宾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当地华人称这里是小吕宋,而称西班牙为大吕宋。因为从16世纪到19世纪,吕宋岛被西班牙侵占,所以一直流传下来这样一种叫法。
麦惠兰说,她回国时虽然小,但从朦胧的记忆和以后的生活中,听父母的讲述,还是零零碎碎地知道上一辈人在菲律宾和国内生活的一些具体情况。
麦惠兰之所以出生在菲律宾,是因为在清末时期,中国大量的沿海贫民离乡背井,到海外谋生,菲律宾当时有一些政策鼓励华人到当地务农,而且当时香港是有船直接到马尼拉,马尼拉离菲律宾又很近,所以爷爷大概跟着朋友到了菲律宾谋生。
爷爷是位木匠,算是有一技之长,生活也过得蛮可以的,慢慢地也积存了不错的家财。爷爷一边做木匠也一边跟当地人学酿酒,后来开了一间小酒庄。至于奶奶是什么时候到菲律宾的,已经不太清楚了。
爷爷有位很要好的朋友,也是一位木匠,估计也是一起到菲律宾的。爷爷生了个儿子,取名为麦鑑波,爷爷的朋友生了个女儿取名为黄汉英。麦鑑波比黄汉英长六岁,两位好朋友谈好了,后一代连理结合,爷爷和外公从好朋友双多加了一层亲家的关系。麦鑑波与黄汉英成了麦惠兰的爸爸妈妈。妈妈结婚时才16岁呢。
第二年,麦惠兰出生了,成为了麦家在菲律宾人第三代新人,这件事令家人非常高兴,那是在1931年。再过了两年,麦惠兰的妹妹惠群也呱呱来到了这个世上。由爷爷掌管着的麦家,在吕宋岛越来越兴旺了起来,似乎有了在那里继续繁衍下去的迹象。
可是在不久后的某一天,爷爷因年老去世了。爸爸接管了爷爷留下来的小酒庄。由于经济不景气,小酒庄不久就倒闭了。爸爸转为开一间小卖部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时间长了,小生意也难以维计,一家人决定回到中国来。
1936年麦惠兰跟着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举家回到了祖国。
当他们踏上家乡的这片洋溢着亲情而又陌生的土地的时候,抗日战争的战火已经在全国迅速蔓延。年幼的麦惠兰入读了岐头村读幼儿园,妹妹很小,在家里由妈妈带着。不久,家里又有了弟弟麦永铨这位新成员。
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在平民百姓身上体现最快、最直接,谁的日子都不会过得舒服。特别对于这个大多数成员在外国出生的家庭来说,谋生的事情,几乎就像中国人到了外国一样,一切都得从熟悉环境开始。而且随着家庭人员的增加,麦惠兰一家过得是比较紧张的。
但有一点觉的有优势的是,所谓“烂船拆后三斤钉”。爷爷、爸爸两代人在菲律宾发挥了华人刻苦肯干的品质,加上勤俭节约,虽然生意日渐衰微,但经多年的奋斗,爸爸扶老携幼从菲律宾回来时,还是带有一定量的积蓄的。爸爸头脑非常机灵,也有做生意的经验,回国后首先买了十几亩田地,作为投资性的置业。同时,爸爸自己做起了卖米的生意,而奶奶负责养猪,妈妈负责裁衣。开始这几年,大部分田地交由亲戚来代耕,没收任何租金。在那时候,做生意不知道算不算是资本家,但在麦惠兰记忆中,起码一开始家里的日子过得不算十分苦,家人都有饭吃,麦惠兰可以穿着比较整洁的衣服去上学。
爸爸卖米的生意开始还是不错的。随着抗日战争的持续,物资日益紧缺,越来越多平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很困苦,对于买米的大事情,平民百姓显得越来越无能为力。爸爸是个善良的人,买不起米的,都让他们赊帐。时间长了,赊帐的人越积越多,而且很多人后来一直没还钱。
华侨,无论是到哪个国家工作,大家都叫作“金山客”。“金山客”在别人看来就是有大把大把钱的。所以麦家的族人、奶奶娘家的亲戚、妈妈娘家的亲戚,还有亲戚的亲戚,都来投靠,爸爸的生意慢慢地就被拖跨掉了,米铺无法经营下去。
米铺的生意没了,但家人总得要吃饭。爸爸于是做起了贩卖香蕉的活。每天挑着从码头买来的几十斤香蕉,到附近的村游走叫卖。爸爸这位长期的生意人,从来就没有挑过东西。这样长时间肩挑重担和太阳的暴晒出汗,没两天,肩膀就被磨损红肿了。有一天,爸爸为了好受些,避免汗水流到肩膀上而加剧疼痛,叫卖时带了一条毛巾擦汗。这就样一个举动,却又让爸爸停止了卖香蕉的活。因为一般农民根本就不会有一边劳动一边还带着毛巾擦汗的习惯。于是村民就纷纷议论起来,还怀疑他是汉奸,没有人敢和他接触。爸爸的卖香蕉的活只好停了下来。
自抗日战争打响后,在老百姓看来,这一打仗何时才能结束是难以预料的。与其在战争的环境下无可奈何地过日子,不如再到菲律宾去碰碰运气。经过家人的再三考虑,奶奶提出了返回菲律宾的建议。在奶奶的计划里,这次到菲律宾,先是爸爸一个人回去,稳定下来后,再举家回迁。那是1939年的事。
但烽火战乱,爸爸走后,家人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菲律宾了。
爸爸回到吕宋岛后,重操了旧业,开小卖部。最初的几年,爸爸会定期寄家书和家用,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逐渐少了。听说,爸爸在那里娶了一位菲律宾女子,还生了两个孩子。但到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此事,反正家人一直都没有去查证,到现在也没有跟传说中的爸爸的菲律宾妻子和儿女们联系。但比较确切的是在1944年,日美在菲律宾开战,爸爸因为私藏了两捆电线而被日军抓走,最终死在牢房里。外公和舅舅曾想尽办法担保爸爸出来,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一直没有了消息。反正是什么时候死,怎样死的,没人可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男人不但是生活的物质支撑,更是力量最强大的精神支撑。爸爸去世后,家里完全失去支撑,两个女人维持着了家庭是相当艰难的。思子、思夫之痛弥漫着家庭好长一段时间。
麦惠兰有位务农的堂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堂叔家有华侨,他自己住着一间比较宽敞的房子。爸爸去世后几年,妈妈和奶奶带着麦惠兰和弟妹住进了堂叔家。1949年,经奶奶的提议,妈妈跟麦惠兰堂叔结合成夫妻。之后,麦惠兰的两个妹妹,雁瑜和雁玲前后出世了。
爸爸第二次回到菲律宾后,妈妈和奶奶变卖了她们的金器首饰,在石岐太平路买了一幢两层楼的房子,一层可作商铺、二层可住人。
堂叔务农,养一家人显得相当困难。在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堂叔提出了与妈妈离婚。妈妈带着一家人,包括雁瑜、雁玲离开了堂叔家,搬到了太平路的商铺去住。
奶奶当时由于思念儿子,整天郁郁寡欢,身体日渐衰弱,已经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不久奶奶就与世长辞。家里一共6口人的生活重担落到了一位势单力薄的寡妇肩上。
为了孩子们能不挨饿地长大,妈妈以坚强无比的毅力养育几个孩子。但一直令麦惠兰和弟妹们钦佩和心存感激的是,妈妈的长远眼光和开明的思想。妈妈宁愿自己再多的承受生活重担,也要让孩子们多读书。麦惠兰作为大女儿,在“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的环境里,还能有机会留在学校里继续读书,而没有辍学成家庭的一位“主要劳动力”,确实是一位幸运者。
懂事的麦惠兰一直从小学读到初中,都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些农活。每天为家人做过早饭后,才去上学,中午在学校饭堂吃过饭后,大家都休息,麦就跑回家里帮忙干活,下午继续回学校上课。
麦惠兰天资聪颖,在岐头小学读书的成绩一直很好,表现优秀。但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爸爸去世的噩耗传来,麦惠兰在全家陷入感情和经济困境的情况下被迫停学。这一停就是三年。一直到1947年麦惠兰才又重新入读村里的小学。重新读书的麦惠兰成绩非常好,很得老师的喜爱。一年后,老师发动她报考县立一小或县立二小高小的录取考试。县立一小、二小者是县里的重点小学,不是一般人可以到那里去读书的。麦惠兰与家人商量后,下了一翻苦功,最后同时被县立一小和县立二小录取。经考虑后,麦惠兰选择县立一小。
县立一小离麦惠兰家有六七公里路。麦惠兰早上五点多起床,吃过奶奶做的简单早点后就赶在七点半前到达学校。下午五点多又从学校步行回家。虽然学校有饭堂,但由于家境不好,麦惠兰从来就没有过吃饭堂的经历,饿着肚等到晚上回家才吃饭。两年后麦惠兰考上了大名鼎鼎的杨仙逸中学读初中。
在麦惠兰的记忆中,读初中时,家里的状况有所转好。可以带些米到学校附近的同学家里搭食,解决午餐问题。
但同时,麦惠兰家的十几亩田地在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中被重新分配给了农民。
1953年初中毕业后没再读书,麦惠兰急着拿到毕业证书后,出来做工帮补家计。
初出茅庐的年青人既没有熟人介绍工作,也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无从入手。后来听说县里要开展扫盲工作,麦惠兰十分高兴,自认为作为一位当时为数不多的名校初中毕业生,怎么样都算是一位“知识青年”,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于是,麦惠兰结伴一位同学直接就跑到石岐镇教育办公室去找工作。刚好,那时正是中山需要大量老师的时候。麦惠兰她们幸运地被录用了,直接派工做水上船民的扫盲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中山正在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为了适应形势发展,教育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地转变和提升。其中,刚好在1953年开始了全县范围内的扫盲运动。当时县里成立了扫盲工作办公室,从部分小学中抽调一部分老师,又从社会上招收一批知识分子组成扫盲师资队伍。麦惠兰碰上了好运气,成为了扫盲师资队伍中的一员。
脱盲的标准是要掌握1000个常用汉字,基本能够阅读最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最通用的便条、收据。据说,当时全县青壮年中大概有一半是文盲或半文盲的。可想而知,扫盲的工作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年轻的麦惠兰干劲十足,不怕苦不怕累,也很有耐心,虽然扫盲班上课都是在晚上进行,但麦惠兰依然很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年之后,教育局把麦惠兰调到水上小学日校当老师。麦惠兰工作道路也由此定下了起点。后来,麦惠兰又到辗转到了四邑小学、工业学校、烟墩中心小学、岐江中小学、朝阳小学等多所学校当老师、当行政、当校长。
1956年,中山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肃反运动”的指示,开展审干肃反运动。从各战线抽调干部参加办公室工作,各区各战线也相应成立核心小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干部,审查点干部的历史、家庭成分、社会关系、政治态度和现实表现方面,以全而了解干部,弄清每个干部的政治面目,清除混入党内机关的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堕落分子,以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8月份,在水上小学工作了两年的麦惠兰也被抽到石岐肃反审干办公室工作,主要是负责翻查核实教育战线干部的档案。
两年半后的1959年1月,肃反审干办公室工作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教育局把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麦惠兰调回到了教育线,并直接任命为石岐区工业小学校长。
麦惠兰在工业小学当了6年校长。1965年,一场灾难性的台风,猛烈吹袭中山。包括学校在内的很多建筑物被吹倒掀翻。其中的烟墩小学损毁严重,以致于不能再用于上课,必须重建。
学校要重建,但学生上课的问题总得解决好。此时,重托又放到了麦惠兰的身上。区教育办派麦惠兰当烟墩小学的校长,负责组织学校重建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办一边千方百计筹钱建校,麦惠兰一边千方百计组织学生、教师在附近找地方上课。师生们先后分别在仁山公园、西山寺、烟墩山等多个地方露天上课,确保学生的学习没有拉下。同时,为了节省建校资金,麦惠兰还发动教师和高年级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到砖厂拉砖、平整操场、粉刷围墙、做黑板等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师生终于结束了日晒雨淋的日子,重新搬回新的教室上课。
无限迸发的青春火花,尽忠恪守做事,认认真真完成上级任务是麦惠兰在那个时期的特点。1971年县教育局下发学校开展“学工学农”的指示。所谓“学工学农”,就是学校要在教学的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抽出一部分时间学习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
为了落实好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麦惠兰先后召开校委、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会议,做好层层贯彻、层层落实、层层做好思想工作。紧接着,麦惠兰带领几位老师到处寻找地方开办农场,最终选定沙岗村旁边的山脚,开垦学校农场,并安排了学校的钟松坤老师任场长。
钟松坤老师熟悉农业生产,又善于和村民打交道,农场很快就可以运作起来。按照农场土壤的特点,学校在分班分小组种花生、蕃薯和黄豆。从选址到组织师生开垦到播种,不到两个月时间,嫩绿的幼苗盎盎然地长了出来。为了更好的看护好农场,又可以为生产劳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学校还组织人力在农场搭建了茅棚,让师生劳动之余有休息的地方,为师生遮风避雨。同时还请了一位农民在农场值班,保证农作物的收成。
“学工学农”遇到的矛盾是学生的学业受到了影响。麦惠兰使出这样的办法,比较好地兼顾了“学工学农”和学生的学习。所有三年级以上参加“学工学农”的学生,按地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家住得比较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利用劳动之余的时间,进行互帮互促学习。上午在学校上完课后,大家带上书本到农场。有时候,老师就地利用劳动休息时间给学生上课,有时候大家互相讨论学习。更多的时候,带上了书本,方便晚上做作业和自学。
这样的一项举措,既使农场经营得整整有条,很好地执行了“学工学农”的指示,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镇教办在烟墩小学召开了“学工学农”现场会。组织镇上所有的学校现场参观,学习麦惠兰的经验,大力宣传了烟墩小学的好做法。
麦惠兰以其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在各个岗位上都干出了不俗的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认同。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工作一直比较顺”。在烟墩中心小学当10年校长后,又到重点小学朝阳小学当了近5年的校长,在镇教育办公室当4年多的干部,1984年调到市教育局负责职业教育工作,一直到退休。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先后被评为镇业余优秀教师、中山县先进工作者、中山县业余教育一等奖等。
而令麦惠兰一直骄傲和自豪的是弟弟。弟弟在麦家是最能读书的人,高中毕业后,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专业。弟弟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全由麦惠兰一个人负责。麦惠兰当时每个月领到的20多块的工资,寄出了10块给弟弟。就等于麦惠兰凭着自己的努力,省吃俭用,亲手造就了当时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但由于麦家曾有十几亩田地,被划为小土地成份,所以麦的弟弟毕业没当成建筑师,而留在了广州当老师。
近年,麦惠兰的弟弟妹妹都陆陆续续地退休,共享天伦。
1953年麦惠兰(前排右二)读初中时参加团支部活动
1978麦惠兰(二排左一)出佛山地区重点小学校长会议
1980年麦惠兰(三排中)带领师生参加活动
1982年麦惠兰参加教师运动会获女子1500米第二名
1987年麦惠兰在教育局与各单位联系通话
麦惠兰(右一)与妈妈、弟妹、弟媳妇合影
上一条记录:归来的赤子 ——记印尼归侨容余扶下一条记录:非洲客之归 ——记马达加斯加归侨岑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