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灯火可亲 故事暖心

昨晚,三位志愿者在逸仙湖公园分享从事志愿服务的点滴感受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7日 作者:文/记者 陈雪琴 图/记者 王云 来源:中山日报

p1_b.jpg

昨晚,中山志愿精神宣讲活动(石岐专场)在逸仙湖公园举行。


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往往更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温度”。近两日来,一张暴雨中为老人撑伞的照片,让志愿者张艺刷爆中山市民的朋友圈,也让人们感受了中山的“温度”。9月6日晚上,石岐区逸仙湖公园,“最美背影”张艺、“轮椅上的志愿者”李顺来、“好人志愿者”曾旻雨现场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志愿故事。

  ■“最美背影”张艺:文明可以传承和感染

  夜晚的逸仙湖湖畔,微风袭来带着一丝清凉,镁光灯下人影攒动。

  今年28岁的张艺,是一名交通便民服务志愿者,近日一张为老人撑伞的照片,让她刷爆中山市民的朋友圈。暴雨中,身穿红色小马甲、梳着马尾辫的她,撑伞扶送一位老人,雨伞微微向老人身上倾斜,她的衣服、鞋子、帽子早已被雨水打湿。

  “行小善,积大德。”张艺说,父母是湖南的乡村教师,上世纪80年代初物质匮乏,父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元钱,当他得知班上有同学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时,毫不犹豫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支持该贫困生继续学习。

  “这类的事情很多,父亲也一直告诉我,助人为乐不在于事情大小,而在于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文明是可以传承和感染的。”张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老人撑伞也只是一件小事,在她身边还有许多同事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中山本是一座博爱之城,作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是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的成果,每位市民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一份绵薄之力,共同擦亮中山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中山好人”曾旻雨: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做志愿

  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中山,在多年的文明创建熏陶下,每个中山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这座城市绘就文明的底色。2017年获得“中山好人”的曾旻雨,30多年坚持用镜头记录石岐区的人物、风景,用1万余张照片记录中山城市的蜕变。今年疫情发生后,他戴着口罩、拿着相机、穿街过巷,不分昼夜地在中山一些地标性地方蹲点拍摄,记录疫情下的中山。此外,他还通过“曾旻雨好人工作室”,组织开展志愿活动,聚集起中山好人的力量,广泛传播正能量。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拿着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身边许多朋友也都做了志愿者,这条路上我并不孤单,反而越来越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曾旻雨说,前几天他的好人工作室,收到了几十台他人捐赠的收音机,让他分发给有需要的人,这一点一滴的事情都让他觉得中山这座博爱之城越来越有温度了。曾旻雨表示,“做志愿的方式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身体力行践行着志愿服务,帮助他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断将这股文明之风传承下去。”

  ■“轮椅上的志愿者”李顺来:做志愿让我很快乐

  “跟大家一起做公益,我每天都很快乐很充实。”今年近60岁的李顺来说,退休前他是一名爱心铃接线话务员,现在是石岐区凤鸣社区爱心助贫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因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无法独自站立行走,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助人为乐、服务他人。

  善人者,人亦善之。到目前为止,李顺来已经参与志愿服务8年了,8年来他坐在轮椅上,探访残疾人困难家庭、走访陪伴独居长者,每天还在凤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种植“爱心豆苗”,免费赠送给困难家庭和独居、高龄老人。此外,在凤鸣社区爱心志愿服务队期间,他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配合社区硬底化工作,为美化乡村贡献力量。


上一条记录:“你们是中山最美风景线”下一条记录:高层次人才可享“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