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中山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4日  来源:中山日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特别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山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改两稳三确保”的工作重点,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严峻形势的挑战,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实干的精神、坚定的信心,加快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加强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促进依法行政与社会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基本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2847元
  同比增长8.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2.4 亿元,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903.7亿元,增长15%。
  困难和问题
  传统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培育;
    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生产总值、出口等指标增速未能实现年度预期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呈固化趋势,新旧矛盾相互交织;
    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并存,制约项目落地的短板没有根本性改变;
    城镇化未能同工业化很好地融合互动,新型城镇化、新型专业镇建设任重道远;
    基础建设和城市管理滞后,交通、环境、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工作,与百姓的期盼仍有差距;
    一些公职人员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有待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需要加强等。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公布行政权责“三张清单”,取消、调整各类权限173项,赋予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小榄镇、三乡镇更大权限。
    ●启动“三规合一”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项目投资审批体制改革,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市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行政村综合服务大厅实现全覆盖。
    ●整合优化12345服务平台,完成网上办事大厅中山分厅镇区站建设。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95万户。
    ●实施定向财力转移支付改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16家市属国企开展股权招商,中山公用成功引进复星高科参股。
    ●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扎实推进。
    ●基本建成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交易平台,完成资产交易1770宗。
    ●教育综合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9所普通高中收归市级统筹办学。
    ●中山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获得国务院批复,神湾港获准设立国内首个对外开放游艇码头。
    ●海峡两岸中山论坛落户中山。
    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加强
    ●翠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与澳门共建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深中通道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立项,我市极力争取的A3方案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工可报告专家评审会。
  ●105国道跨线桥全线通车,广珠中线二期、纵四线等工程顺利推进,沙港公路开工建设,19条重点断头路基本打通,129条农村公路完成硬底化,危桥改造基本完成。
    ●处置闲置土地1.8万亩。“三旧”改造向纵深推进,新增实施改造土地面积2223亩。
    ●投入16亿元开展1267 项秀美村庄项目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完成中心城区核心区主干道雨污分流主体工程,12 个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加快推进。
    ●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建设和扩容项目稳步实施。
    ●建成北台、金钟山等8 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启动紫马岭公园、彩虹绿洲公园改造建设。
    ●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4.2万辆。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近年新高。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成功入选人民网“全国民生典范城市”。
    ●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47元,增长8.6%。
    ●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考核排全省第二。
    ●城镇社会保险参保919.1万人次。
    ●低保标准提高到533元,发放低保资金4423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基本建成保障房1584套,改造250 户双低家庭危房和140 户优抚对象危房。
    ●4000 名异地务工人员获积分入户资格,1.2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获入读公办学校资格。
    ●办理老人免费乘车卡3.4万张,建成8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成为全省第三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本科录取率排全省第一。
    ●建成53 个社区体育公园、40个自然村健身苑点。
    ●首条快速公交示范线投入运营,新增公共自行车6000辆。
    ●市、镇、市场三级食品检测体系加快建设,所有镇区建成食品综合快检中心。
    ●对口帮扶和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创新
    ●积分制管理项目获全国地方政府创新奖,673 名异地务工人员被聘为村(居)特别委员,40个异地商会成立“新中山人服务中心”。
    ●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成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市。建成286 个社区综合服务大厅,社区建设“2+8+N”模式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创建“无三害”城市取得明显成效,禁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开展涉枪涉车等“六大战役”严打了犯罪,“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创建达标率100%,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村居全覆盖,刑事发案下降近两成。
    ●形成“1+30”人才政策体系,人才集聚效应明显。
    ●所有镇区设立法律服务大厅,“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面铺开。
    ●信访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越级上访大幅下降。
  ●矛盾化解取得积极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上一条记录:2015:狠抓落实优化发展保障民生下一条记录: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为实体经济发展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