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影像中藏着一个澳洲家族的中国乡村故事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8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日暮乡关何处是
81岁的澳洲人Mel终于找到心灵的皈依
十一月初的广东中山,虽是深秋,却不见萧瑟,阳光正好。
在81岁的澳洲人Mel Chong看来,老家的温度与悉尼差不多。他穿着短袖T恤,径直从南半球飞到了南中国,随行的还有三位老友,他们都想来看看Mel的家乡。
里溪一景。余兆宇摄
Mel只会说英文,不懂中国字。为他指引“乡关何处”的,只有一个家人手写的中文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区里溪乡月角村。的士司机看了,心领神会,把他们送到今天的“广东农村改革先行地” 里溪村。
漂亮的小公园、整洁的水泥路、新建的乡间别墅、典雅的香山书房……Mel对眼前的一切惊叹不已。这是他第四次回乡。第一次是1984年,接着是1989年,还有一次是在2000年的春节。“与我第一次到访时相比,里溪的变化实在惊人。” Mel对闻讯赶来的本报记者感叹。他打开手机,展示了一张1984年回乡拍摄的照片:乡民们簇拥着他的父亲蔡金照,前排的孩子都打着赤脚,脚上沾满泥土。
1984年,第一次回乡的Mel帮父亲与村民拍摄合影。
1976年,中山板芙里溪村率先在全国实行“联产到劳”,小村庄的命运齿轮由此转动。四十多年过去,里溪已成为中山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
“生活好了,人都变得开朗了!” 在里溪的“网红”古树——屋仔树下,我们遇见了Mel的堂弟蔡石轩。他说,隔老远就认出了这位多年不见的洋亲戚。两人语言不通,此前在中国、澳洲的几次交流,全靠表情与动作。这一次,通过记者翻译,他们终于实现了实时对话。
“My grandfather’s name is Charles Duck Chong(我的祖父名叫蔡德昌).” Mel一边诉说身世,一边打开手机,相册里保存有一家人跨越百年的寻乡影像。
Mel的父亲蔡金照(左)与祖父蔡德昌在澳洲。
兵荒马乱的1911年,蔡金照首次回乡
19世纪70年代,Mel的祖父蔡德昌与许多中山男青年一样,漂洋过海前往澳洲谋生。当地官员在为中国移民登记入境信息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因为彼此语言不通,他们只能靠发音来猜测对方的名字。于是,一位官员大笔一挥,想当然地以英语思维为蔡德昌写下名字。从此,他的中文名“德昌”,成了家族在澳洲的姓“ Duck Chong”;中文姓“蔡”,则被英文名“查尔斯(Charles)”所取代。
在中山老家的蔡石轩给Mel翻出族谱,上面记载有Mel祖父的信息:德昌公生于咸丰辛亥年七月三十日子时,是永贵公的长子。如此算来,德昌出生于1851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他刚好六十岁。
晚年的蔡德昌抱着大孙子。
“1911年,我的祖父德昌派妻子带着最小的四个孩子,其中就包括我父亲,返回中国老家,他们在里溪生活了大概一年。”Mel一直不明白祖父的用意,为何要大费周折,让亲人冒险回到兵荒马乱的老家生活?蔡德昌于1937年逝世,他的墓碑上刻着故乡的名字:中山月角。
Mel的家族影像中有几张珍贵照片,那是1911年,还是孩子的父亲与家人为申请回中国,在澳洲办理证件时拍摄的。其中一张是女孩与男孩的合影。Mel不太确定他是否就是父亲,或是父亲的弟弟?因为那男孩看上去似乎没到十岁。但从情感上来说,Mel希望他就是父亲。
1911年,蔡德昌子女回中国前在澳洲拍摄的照片。
“我父亲对家乡的认识,仅限于一个十一岁左右的小男孩的记忆。”Mel说,父亲蔡金照,英文名Robert,出生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州的Tingha。在他初回中国时,满清政府尚未倒台,家乡的孩子都笑话他没有辫子,没想到很快大家都剪了辫子; “听我父亲说,当时到处都是土匪,烧杀抢掠,他很害怕,常常向庙里的菩萨祈祷,希望能早日返回澳洲,与家人团聚。”
蔡金照小儿子Mel的命运“逆袭”
其实,少年时代的蔡金照与家人们在澳洲的生活也非常清贫。他的父亲蔡德昌,挖锡矿、种烟草,赚的都是辛苦钱,他与妻子陈金屏生了9个孩子。为帮补家用,返回澳洲后不久,13岁的蔡金照便辍学去打工,他在几间杂货铺工作一段时间后,1922年,他加入了救世军——属于国际基督教教会的慈善组织。在那里,他认识了未来的妻子,来自另一个文化背景的Coral。他们生养了六个混血儿。
蔡金照曾在澳洲中山华商刘作舟的杂货店里工作过一段时间。
Mel是他们最小的儿子。他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了比祖、父辈更高一层的阶级跨越,在许多同龄人眼中,算是一名“成功人士”: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凤毛麟角,他16岁即被悉尼大学录取,修读经济、法律、会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银行白领,后转行做IBM程序员,接着又一次华丽转身,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他25岁自己当老板,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50岁就提前退休。但此后的他也没闲着,在监狱做义工,去非洲捐学校……
Mel和非洲的孩子们。
Mel在非洲捐建的学校。
“假如一个人的人生很幸运,那么他应该与更多人分享这份幸运。” Mel淡然道。他本人生活简朴,此次回乡,他的行李仅仅是一个3公斤左右的小包,里面装着两套换洗衣服,钱包、手机和平板电脑。“ 智者懂得有所放弃,我知道中国哲学里有一位老子,喜欢骑牛慢走,崇尚大道至简。” 他的想法与老子不谋而合。
2000年,Mel在父亲去世以后,与家人再回里溪。他在中国亲友指导下,尝试演奏二胡。
事实上,Mel并没有主动提及他的“威水史”,都是一旁的亲友透露给记者的。Mel坦言,自己没有在华人社区或回家乡做慈善。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在族群中自我标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难以名状的疏离感。
一周岁的Mel
“在华人眼里,我总是被当作‘老外’,而白人又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
身为混血儿的Mel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无法从父母的任何一方获得完全的文化归属感。或许是为了能让子女更彻底融入澳洲社会,他的父亲并不经常在家说中文,非华裔的母亲也不会做中国菜。他的第一顿中餐,还是在上大学以后,跟班上的香港留学生交往时品尝的。现在,他用筷子的动作已非常娴熟。
青年时代的Mel
“不管澳洲的,还是中国的,都是我的亲人”
1984年,眼见新中国的“大门”重新敞开,加上儿子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年逾八旬的父亲蔡金照决心带Mel回老家看看,深度感受中国。
Mel在1984年回乡时拍摄的中山人家。
1989年,Mel拍摄的中山河岸。
时隔七十多载,好似换了人间。当时在里溪寻访亲友的蔡金照发现,家乡人的口音竟然不同了,“仅有一名老人听得懂我父亲说的家乡话。” 这次回乡,让Mel触动颇深。五年后的1989年,他又带着父亲蔡金照回到里溪,此行多了Mel的红发妻子与两个金发女儿。
1989年,Mel的父亲蔡金照第三次回里溪,在古榕树下留影。
1989年的里溪古井。
1989年,年逾八旬的蔡金照和孙女回里溪。
“我还有一个收养的女儿,她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 Mel称,家庭在他心中占据重要位置,不管是澳洲的,还是中国的,都是他亲爱的家人。
“其实,我曾在2017年和2018年访问中国,但因为担心语言交流问题,没有回来中山,而是在西安、成都、九寨沟、兰州等地度过了一段时间。”
Mel与养女 Annelie合影,后者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
但这次,Mel不再“近乡情怯”。“很高兴能在村里遇到这么多年轻人,他们给予我热情的帮助,亲切地唤我为Mel叔,让我感觉,我属于这里。”
2023年,Mel与堂弟蔡石轩(左)。
2000年,Mel与家人第三次回到里溪。
81岁的Mel抬头凝望着160岁的“屋仔树”,它就像是归航者的“灯塔”——每次回乡,他与家人都会在这棵造型奇特的榕树下合影。传说,古树曾经缠绕着一座建筑,建筑随时光流逝而归于尘土,但树留下了屋形的根身。再遇古树,周围不复荒凉,而成为当地文旅的热门打卡点。在它附近,Mel的堂弟一家经营着网红糕点店。秋去秋来,里溪村内精彩活动连绵不断,吸引着八方来客。
12月20日晚,金色大地音乐会“乡村春晚”专场在中山市里溪村民心公园举行。文智诚 缪晓剑 摄
“当你问我,‘自1984年第一次访问里溪以来,你感觉这里的人变化最大的地方是什么’,我认为,不仅是他们的物质成就,还有他们的自豪感。” Mel平时喜欢研读历史。他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逐渐强大,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在不断提升。 他发现,身边很多在澳洲出生的华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在进步,他们不再盲目轻信描黑中国的不实报道,而是希望更客观更全面地去认识今日中国。
“我迫切需要恶补一下‘21世纪中国史’,进一步了解家乡里溪迅速发展背后的故事。”Mel 说,他已计划明年清明再回中山,“我想带着朋友在这里租个房子,小住一段时间。对一名81岁的老人而言,时不待我。”
2023年11月,Mel与堂弟一家在160岁的古榕树下合影。
◆◆◆
81-year-old Australian
Back to His Ancestral Hometown Again
81-year-old Australian Mel Chong came to visit his hometown of Lixi, Zhongshan in November 2023, and shared his family story with us.
In 1870, his grandfather Charles Duck Chong left Zhongshan to go to Australia by himself. At that time, many young men from Zhongshan went to Australia seeking a new life, to make money from gold, but also to get away from the constant fighting, war and breakdown of civil society that was happening because of the decline of the Qing rule.
Charles Duck Chong‘wife Susan in 1911
In 1911, Charles Duck Chong sent his wife and four youngest children back to Lixi to visit his family. They stayed for about 18 months before returning to Australia. One of the children was Mel’s father Robert Duck Chong.
In 1984, soon after China opened up again, when Robert was over 80 years old, he returned to Lixi with Mel. Five years later, they both again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 this time together with Mel’s children and wife. Mel and his family made a third visit in 2000 after the death of his father.
Mel and family in Zhongshan, 2000.
The family’s photos taken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d the oral history passed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show the many changes leading to today's modern China.
Zhongshan Qijiang Bridge, 1989.
In 1976, Lixi Village was among the first to implement the “production-related laborer contract system” in China. Over 40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n, and Lixi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c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xi village, Zhongshan, 2023.
Mel commented that the village changed very much since his first visit in 1984. Now everything is so fresh and clean and the concrete roads and the houses look much better.
Mel's siblings and parents.
This time, he met his cousin Sit Him again. They shared happy memories under the 160-year-old banian tree. Mel said that, as a child of mixed racial marriage, he had difficulty in defining his own cultural identity. However, this time, he learnt more about his hometown and made new friends which made him feel he belonged here. He looks forward to coming back to Lixi next year.
Mel keeps his sense of Chinese culture visible in his Australian house.
上一条记录: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下一条记录:小小“微心愿”,暖暖“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