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情动态 >> 正文  


南方日报速读 | 厚植“根魂梦” 侨助“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7日  来源:南方日报

健全“文化出海”政策体系


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合作


中山市立足于乡愁最深处的乡村


用3年时间走访50个侨村


向海外华侨华人寄出云上“家书”


引起广泛共鸣


19.jpeg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意见》提出,服务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做优“机遇广东”“魅力广东”等品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拥有100多万侨胞的中山市,是广东做好新时代侨文章、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自2022年起,中山市借助“侨学媒”力量,用3年时间发起“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大型人文采访活动,系统走访全市23个镇街50个侨村,向海内外推出成体系、有温度、有厚度的侨村风貌宣传,在学界和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引起广泛关注。


12月6日,“实践服务‘根魂梦’话语 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侨村行主题交流会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高校、历史学会、媒体等各界代表齐聚研讨侨助“百千万工程”的新实践。


 老侨乡有了新赋能。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张应龙是中山“侨村行”的全程参与者。他发现,除了老侨村正吸引大量外来创业者回乡创业发展外,一些新兴的社区如港口镇的新港社区,也集聚了一批青年创新创业群体,成为“都市新侨乡”的样本。“侨乡的侨务资源不一定是‘原生’的,还可以有‘移植’的。”他表示,中山侨村都有自身的特色,都在尝试用新方式写好时代答卷。而了解和掌握这些侨情变化,对于制定更加科学准确的侨务政策,更接地气地开展侨务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刘义强认为,中山“侨村行”不仅挖掘出侨乡深厚的“地方性”文化底蕴,还深刻揭示出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启示与借鉴意义,这既是对侨乡独特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文明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与前瞻。他指出,侨乡研究运用中国独特的理论与话语体系,深入阐释全球文明融合的内在逻辑与进程,为全球文明对话注入新活力。


 通过深入调研侨村的特色华侨文化,中山“侨村行”探索出“侨力兴村”新思路。中山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志巍介绍,中山“侨村行”所关注的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片区,打造了孙文西路步行街“百年侨街”IP,成功创建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同样纳入“侨村行”观察样本的南区街道曹边村,其近百年的侨迹曹边学校获专项补贴得以修缮加固,持续焕发活力。


上一条记录:南方重磅深读 | 中山侨村行:在乡愁最深下一条记录:一家三代情系家国,蔡冠深向中山华侨中学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