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 >> 正文  


新港社区:都市新侨乡,筑梦大湾区|文化兴城侨村行⑥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4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19.png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从高空俯瞰中山市港口镇,万千灯火汇聚处,有一个“黄金十字”——在港口大道和世纪东路交叉处,集聚了保利国际广场、万民汇MO CITY、上乘VPARK等现代商圈,是港口之“芯”所在地,也是该镇现代服务业的“大动脉”。

这里坐落着港口镇最年轻的社区:成立于2021年的新港社区,不足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全镇一半人口、近六成的经营主体。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23.jpg

新港社区成立于2021年,不足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全镇一半人口、近六成的经营主体。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里也是港口镇最具侨乡印记的社区:港澳乡亲投资建设的商业高楼矗立中心,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蓬勃发展,新侨的力量于此汇聚。

三江汇聚,淤浅成陆。受旧时从石岐到广州必经重要港口辐射,新港社区这片土地自带浓厚的开放基因。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新港社区演变出独特的侨乡特质——都市侨乡。

依托良好的营商环境、蓬勃的创业生态,新港社区吸引众多港澳青年于此生根发展,写出新的精彩侨故事。码头深处现繁华

成立于2021年的新港社区,由港口、民主、群众三个社区的部分区域叠加演变而来。虽然是全镇最年轻的社区,但翻开港口镇志,一段600多年的历史,也与新港社区密切相关——

新港社区起源地之一的民主社区,原为公庙村,是港口镇最早一批村落之一。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1368),公庙村已有人聚居。与之相邻的港口社区,与镇名同源,明宣德年间(1426—1435)形成聚落,清末发展成圩。当时,石岐至广州必经的重要港口坐落于此,故得名“港口”。


在香山和世界之间,港口是“人聚货畅”的重要支点。有港口的地方,就意味着有兼容并包、开放发展的气象。到清乾隆元年(1736),梁、黄、苏等姓人由顺德县桂洲迁居至港口一带的羊蹄沙,成为后来的群众社区。

港兴通天下。时至今日,漫步在港口沥边东长堤,依然可以感受到历史上“港口八景”之一的“长堤漫步”之繁盛,仿佛穿越一条时光长廊:南段,“竹围蘑菇街”建有蘑菇亭、观景台等,风景宜人;中段,旧粮所码头上数尊青壮年铜像依然耸立,或搬运麻袋、或忙碌卸货,那喧嚣的客货运场景,似乎还萦绕在耳;北段,港口圩镇中心旧址龙舟看台依旧,每逢赛龙舟时节便有“起龙”仪式,追溯百年前龙舟竞渡之盛景。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26.jpg

旧粮所码头上数尊青壮年铜像依然耸立。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百年古渡头,辞旧见新景。从历史深处走来,新港社区被纳入中山新城市客厅——岐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契机下,越来越多的新侨、港澳乡亲、大湾区人来到新港社区逐梦,位于枫逸大厦的港口镇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应运而建。

 从港口出发闯世界,再从世界回归港口建设家乡。带着让更多新侨、大湾区青年实现创业梦的蓝图,香港中山港口同乡联谊会会长吴伟森投资创建了枫逸大厦。通过租金优惠、起步资金扶持等举措,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入驻创新创业基地。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28.jpg

在新港社区,港澳乡亲投资建设的商业高楼矗立中心,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蓬勃发展。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新港社区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大湾区时代开启新的发展序幕


沙田水乡起新城


“看到今天新港社区的枫逸大厦、青玉立坊,商业氛围如此浓厚,我是非常引以为豪的。”站在枫逸大厦远眺,吴伟森分外感慨。

“侨”的力量,深刻地记录了新港社区的年轮。

20世纪90年代,得地利之便,众多港口人奔赴海外和港澳创业,吴伟森就是其中之一。1995年,吴伟森来到香港,干起了贸易进出口生意,将中山生产的风扇灯等机电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事业逐步发展起来之后,吴伟森决定回乡开工厂:“我首选的就是港口。”

从几间锌铁棚厂房起步,吴伟森创建了中山市伟成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伟成工贸”)。当时,厂里招募了200多名工人,解决了一批乡亲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近30家上下游企业在港口萌芽,为港口播下了现代工商业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30.jpg

新港社区辖区内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伟成工贸在该片区投入了超过20亿元。吴伟森还带动了大量港澳乡亲在港口投资兴业:“30年前,我就开始将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家乡,还带动客商到中山投资。”据其回忆,当时,港口星晨花园成为最大的港澳乡亲居住地,在3000多户住户里占比超95%。

如今,吴伟森的商业版图已经遍布港口乃至中山多个镇街。位于新港社区港福路19号的枫逸大厦,便是由吴伟森投资1.8亿元建设的,2018年投入使用。随后,一栋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一个影响港口镇乃至中山服务业的商圈自此成形。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32.jpg

位于新港社区港福路19号的枫逸大厦,由吴伟森投资1.8亿元建设。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从一个沙田水乡成长为繁华商圈,新港社区城市化浪潮的背后,也是无数华侨华人、港澳乡亲返乡寻找机遇、支持家乡发展的缩影。在新港社区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新一批港澳创新创业青年入驻、生根、发展。

“我把这些年轻人当作自己的儿女,邀请他们到中山来,到处走走看看。”吴伟森说。

建设家乡的愿景,跨越时光接力延续。据统计,入驻基地的创新创业主体,有四成是港澳青年;目前在孵港澳青年项目中,涵盖大数据、生物研发、电商等。基地还为港澳青年提供了400多万元的免息创业贷款,以及一年免租的优惠,让港澳青年愿意来、引得进、留得住。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34.jpg

在新港社区,一栋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一个影响港口镇乃至中山服务业的商圈自此成形。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新港社区党委书记廖诗帆透露,新港社区已成为港口镇商业最集聚、服务业最活跃的社区,常住人口占港口镇50%,分布有5000多个经营主体。“无论是在中山还是在广东,新港都算得上一个超大型的城市社区。”廖诗帆表示。

基于新港社区的特质,港口镇在青玉立坊、侨胞之家建立统一战线服务驿站,搭建沟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归侨侨眷的桥梁,使新港社区成为各种侨资源、侨服务汇聚的中心。

都市侨乡新未来

高度城市化的新港社区,正以优越的城市环境和创业生态,成为港澳青年的“第二故乡”。

在枫逸大厦一层,有一间由香港青年黄嘉豪创立的烤肉店,也是基地孵化的项目之一。黄嘉豪自小在香港长大,在瑞士攻读酒店管理专业回国后,最终选择在中山创业。“新港的整体规划发展、交通基础、城镇面貌等基础都很好,符合我们的预期。”黄嘉豪说。

与枫逸大厦一街之隔的青玉立坊,是中山最新的“网红地标”。今年5月20日,香港演员何俊轩经营的“懒叻食堂”,在这里正式开业。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36.jpg

青玉立坊是中山最新的“网红地标”。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何俊轩犹记得初次来到青玉立坊的情形:老榕树灯光点点、仿若繁星,园区内分布着众多“网红”新式餐饮品牌。“我印象很深刻,这里很漂亮、很有活力、很多年轻人。”他说。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238.jpg

青玉立坊分布有轻餐饮等新业态。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何俊轩当即决定,“要在这里开一间自己的店”。令他惊喜的是,从完成办理居住证、创业拿证、新店开张等流程,他只花了大概一个月时间,这样的“中山速度”让何俊轩惊叹。现在,何俊轩已经成为新港社区的“新居民”。

“这里很有人情味!我刚开业的那一天,其他店铺的老板都来免费帮忙,帮我接单、洗碗、上菜,这让我非常难忘。”何俊轩笑着说,现在懒叻食堂单天就能卖出100多碗叻沙面,他计划三个月内开第二间分店。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新港社区已成为港澳同胞近悦远来的宜居之地。廖诗帆介绍,新港社区还成立了“新港i志愿”平台,通过积分制吸引港澳同胞参与社区基层治理,让志愿服务成为链接港澳同胞与社区的重要纽带,实现从做好“侨服务”到用好“侨力量”的跃升。 去年,新港社区还开通了香港直通巴士,40分钟就有一班来往香港的公交班次,巴士沿途可停靠屯门、荃湾、太子、港岛四个站点,今后还将增设候机楼,让香港同胞的出行更加便利。

“我们相信,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山也可以为青年尤其是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提供另一种选择。”黄嘉豪说,“对于这个选择,我们愿意用时间去验证。”


上一条记录:起凤环社区:凤鸣黄桐林,侨情深几许|文化下一条记录:海洲村:灯都产源地,原是海中洲|文化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