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 >> 正文 |
白溪村:侨心何所向,情牵鹿鸣岭|文化兴城侨村行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2日 来源:南方日报
鹿鸣岭下陶泥白,白坭坑水自成溪。这或许是中山有史料记载以来,发现有最古老人类文明遗迹的地区之一:早在万年前,这里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中山市板芙镇白溪村,考古人员曾在此发现2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
鸟瞰白溪村。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万年时光,被镌刻于方寸之间,穿行于历史之中。在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曾经有一群白溪青年辞故土而渡重洋,在外谋生又反哺家乡。这里,留下了侨胞兴办的学校,留下了港澳同胞投资的全镇首个工业区,留下了上世纪90年代初全村接上自来水管、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的记忆……
如今,当学校传出稚子一阵阵朗朗书声,当鹿鸣岭下建起一座座工厂,古老侨乡依然记着游子的归乡路。从白溪走向世界,又从世界走向白溪,沧海桑田,这片孕育文明与繁盛的土地乘着时代的风云,见证过往、诠释生命,依然焕发活力。
鹿鸣岭下存“四古”
地处鹿鸣岭西南麓,白坭坑涌溪流蜿蜒。位于中山市板芙镇的白溪村,因出产可制作陶瓷的白色泥料,又有白坭坑涌流经,故初称白坭坑村,现名白溪村。
白溪村位于板芙镇东南部,东靠五桂山生态保护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先有白坭坑,后有香山城(石岐)。”白溪村流传的一句老话,道出了其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在白坭坑(今白溪)活动,但大量移居此一带是在明晚期至清代。据《中山市板芙镇志》,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杨姓族人从新会县迁居该地开村。据说村民聚居点历经4次搬迁,先从水碓搬至牛黄宫,再搬至瓦窑头,后搬至白坭坑。此四地均在该村境内。
数百年来,叶姓、张姓、王姓、汤姓、李姓等姓氏族人陆续迁入;数百年来,沧海桑田,村史迭代,时至今日,白溪村分为8个自然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105国道贯通全村,白溪横跨多处交通要道。
“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的白溪村,留存着许多古迹。”白溪村党总支部委员李新华介绍,最为村民津津乐道的,是鹿鸣岭下村辖区内的“四古”:古沙丘(新石器时代古沙丘遗址)、古墓(明代何峻冈墓)、古窑(清代古瓦窑头遗址)、古樟等古迹。其中古墓和古窑,为村里两处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古瓦窑遗址。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据古墓旁的碑文记载,古墓主人为何述铉,字峻冈,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东阁大学士何吾驺之父。古墓依山势成梯形分四层建筑,每层墓地两侧檐墙角上都饰有石雕麒麟,麒麟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洗礼,依旧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而古窑窑址位于白溪村鹿鸣湖内,建于晚清。白溪村有溪水且多白陶土,适合做陶瓷。得天独厚的环境,催生了古窑。该窑主要用来烧制民房用瓦。“站在窑前,可以想象到当年居民忙碌制陶的场景。这也是中山市现存较少的窑址之一。”李新华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名迹,村里也出过名人。1939年,虎爪村(现白溪所在地)有户人家诞下一名男婴,他就是中国民航第一批直升机飞行员(当时全国只有4名)、中国民航第一个直升机教员叶观维。1946年,叶观维就在当时村里的沙冈小学(现深湾小学)读书。
鹿鸣岭下,岐江河旁,数百年来,像叶观维这样的青年,不断走出白溪村谋生、逐梦,又有一批批游子回到故土,建设家乡。
开放发展育翘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洋潮”在中山大规模兴起,白溪村民多由亲友介绍出洋,或旅居港澳地区。
身在大洋彼岸,从白溪村走出去的华侨和港澳乡亲不断往祖国、家乡捐款捐物,为当时白溪的教育、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比如为解决村里儿童就学难题,让更多白溪后人就近读书,从白溪村走出去的华侨们积极捐款修建学校,其中以谭锐英等为代表的华侨最为积极。在海外乡亲们的支持下,1947年,占地500平方米的白溪学校,在村里白坭坑白溪一队保管仓的位置拔地而起。今年85岁的村民李永安,还记得当时学校的校貌:“校门口有个大大的牌坊,上面写着‘白溪学校’四个字。”
这也是当时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多年来,白溪学校几经停办、重办、易址,后因优化教育合并到现在的深湾小学。校址几经变迁,但捐款名单中,华侨和港澳乡亲的力量始终追随左右。在侨胞们的资助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拥有了更加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
包括白溪学校在内,来自华侨和港澳乡亲的捐资助学接力,从教育领域向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拓展。例如,2003年落户的港资企业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成长为白溪村乃至板芙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代表,更成为全市服装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典型。
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11年,我们公司出口美国市场牛仔裤在同行业中,已经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国内的牛仔裤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庄璟珩介绍,产品以高端国际品牌牛仔裤为主,主要出口欧美国家等地,并销往世界各地,2023年企业实现产值7.6亿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白溪村吸引了包括益达公司等在内的一批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到村里投资兴业,不仅奠定了村中的现代工业基础,还成为行业的翘楚。如于1998年成立的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产品销量连续十多年在中国油墨行业排名第一,同样是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不仅极大地带动了白溪村的经济发展,更为村内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强大助力。每年重阳佳节到来之际,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英商马田纺织品(中国-中山)有限公司等港资企业,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白溪村开展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此外,益达公司每年还会为村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
除了港资企业,白溪村还涌现出一批热心侨胞和港澳乡亲。这其中,香港中山板芙联谊会会董林绍球等人为村里通自来水前后奔走筹划的事迹,至今为村民津津乐道。
1979年后,林绍球到香港谋生。在外拼搏多年,林绍球仍记挂着家乡的发展,尤其在外看到现代化设施后,更加坚定要建设家乡、回馈乡亲的想法。后来,林绍球参与了包括打通全村自来水管网、帮扶困难老人等公益事业,为白溪村人铭记。“球叔很热心,这些年白溪村很多活动都是通过他帮忙联系香港同胞提供的资源。”退休村干部麦惠平印象深刻。
从教育事业到工业发展,从公共服务设施到关爱老年人活动,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阶段,白溪村的华侨和港澳乡亲,依然投身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浪潮中。03
东风又绿鹿鸣湖
105国道贯通全村,白溪村坐拥交通优势。深中通道开通后,在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今的白溪村再次迎来新机遇——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入驻,原有的优势文旅项目焕发生机。
村景正在变美。如今,白溪的村道两侧、村民的房前屋后,多处地方都见缝插针建设了美丽庭院,人居环境、“三线”整治工作也卓有成效。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侨房碉楼建筑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小华山”“心形湖”等新型景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打卡”。
除了营造网红“打卡点”,白溪村还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以鹿鸣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的文旅项目,迎来焕新机遇。早在2005年,总面积1280多亩鹿鸣湖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曾一度成为全市乃至珠三角重要文旅休闲项目,创下开业8个月接待10多万人次游客的纪录。
鹿鸣湖生态旅游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与此同时,白溪村的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也迎来新进展——板芙镇国际无人机(大湾区)智能生产基地首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预计2025年春节后陆续交付使用。昔日低端的锌铁棚厂房焕然一新,未来,这里将建成集“产、学、研、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无人机(装备)全产业链生态智造基地。截至2024年8月,已有约60家深圳的企业表示有意进驻该园区。一些专精特新企业,也有意向将制造总部落户园区。
“进行改造升级后,我们村集体物业租金大约比以前增加3倍左右,相当于去年一整年的收入了。”白溪村党总支书记谭凤池表示,为推动乡村振兴,白溪村积极发动侨胞和港澳乡亲的力量,用好新一轮开放发展机遇,通过多种渠道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的侨动力,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创业。
上一条记录:深湾村:古村映侨迹,山水寄乡思|文化兴城下一条记录:坦洲村社区:山水连岐澳,侨心济沧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