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要闻 >> 正文  


中国人不仅搞得成,而且搞得好!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侨联、共青团中央、时代楷模发布厅等

12月11日是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就在12月10日上午


长征系列火箭


完成了第400次飞行!


中国航天人在由大向强的征程中


用行动续写着“外国人能搞的


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故事!



1955年


陈赓大将问当时刚刚回国的钱学森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的钱学森


回答很干脆


“中国人怎么不行呢?


外国人能搞的


中国人难道不能搞?


难道比他们矮一截?” 


陈赓高兴极了


“就要你这句话!”



数十年过去了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导航卫星


从“神舟”载人飞船到“嫦娥”月球探测器


从北斗组网到登陆火星


从“天宫”空间实验室到中国空间站


中国航天人用行动印证了他的话


中国人不仅能搞得成


还能搞得好!



怀揣报国之志


赴美求学



110年前的今天


1911年12月11日


钱学森在上海出生


读中学时,他就立志


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


1929年,他考入交通大学


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


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


他是这批留学生中


唯一考到航空系的学生



640.jpg

钱学森启程赴美留学时在邮轮上的留影



在麻省理工学院


钱学森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


航空工程专业硕士阶段的全部课程


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


然而,因为身为中国人


他被禁止进入美国的飞机制造厂


25岁的钱学森决定离开麻省理工学院


他来到加州理工学院


登门拜访心目中的导师冯•卡门


并顺利拜入其门下



冯·卡门从未掩饰对这位中国学生的赏识


他在后来出版的自传中表示


有这个很有想象力


数学资质极高的学生做自己的助手


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赐恩物


“人们都说,似乎是我发现了钱学森


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



640 (1).jpg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钱学森



1940年


钱学森加入了


加州理工学院最前沿的火箭小组


从此,钱学森的研究重心


从航空开始转向火箭


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制定


战后飞机和火箭导弹发展的规划


——《迈向新高度》


这一项目云集数十位美国顶尖科学家


13卷报告中


有5卷由钱学森参与编撰


并执笔最重要的部分


到了1947年


36岁的钱学森已经是


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


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美国科学界最明亮的新星之一




然而,回国报效


始终是钱学森


深藏于内心的人生归属


他曾回忆说


“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


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


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


在美国期间


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没有


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


他们感到奇怪


其实没什么奇怪的


因为我是中国人


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北方当局”来信


打动钱学森



1949年5月


钱学森收到在香港大学任教的


共产党员曹日昌的一封信


邀请他回中国


领导航空工业的建设


信中的“北方工业主管人”


正是中国共产党


640 (2).jpg

曹日昌写给钱学森的信



其实早在两年前


钱学森就接到过一份


来自国民政府的回国邀请


然而当时他看到的


却是一副民不聊生的景象


当他的导师叶企孙教授问他


你愿意不愿意当这个交大的校长啊?


他愤愤说了一句


“我不愿意为这个政府粉饰太平”


  

640.png

在美国时期的钱学森



也正是这一时期


钱学森确信了中国的未来


回到美国后,他很快便辞去了


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成员


和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的职务


逐渐脱离美国军方身份


为回国创造条件 


然而,这个计划


却并未像钱学森所预料的


那么顺利和美好



一次礼貌辞行


却招来牢狱之灾



1950年的美国


正被“麦卡锡主义”的恐怖氛围笼罩


反共、排外运动正愈演愈烈


钱学森推荐的研究员威因鲍姆


被查出是美国共产党


当局立刻吊销了钱学森


从事机密研究工作的安全执照


并不准钱学森参与


任何涉及军事机密的研究


钱学森不屑于解释和争辩


早已下定决心回国的他


将家中一切打包了八只大木箱


送到海关准备起运



8月23日,钱学森只身前往华盛顿


向美国海军部副部长


丹尼尔•金贝尔正式辞行


金贝尔力劝钱学森留在美国


甚至充满暗示地表示,要他三思而行


当他一离开,金贝尔就致电司法部


“钱学森这个人知道的东西太多


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回国”


随后,一份不准回国的指令


把钱学森留在了洛杉矶



640 (3).jpg

1950年 钱学森的八箱行李被美国海关扣押



作为当时世界顶尖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百分之九十的工作


属于军事机密


美国军方担心


一旦钱学森回到红色中国


他的技术和知识会为头号对手苏联所用


而在美国当局看来


钱学森一个人就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


因为他掌握着火箭武器的重大秘密



钱学森送到海关的八只木箱


也被联邦调查局以


涉及美国机密文件为由扣押


并以企图运输秘密科学文件罪


将钱学森拘禁到特米诺岛



但后来的调查显示


钱学森丝毫没有


带走美国军事科学机密的企图


那些被没收查扣的文件


不过是私人书籍、笔记和数学对数表



与此同时


非人道的折磨正等待着钱学森


调查人员把他关在一个单间


不允许他和任何人说话


房间里的灯


到晚上每三分钟就亮一次


……



钱学森被拘禁的消息


很快经《纽约时报》传开


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李•杜布里奇


和导师冯•卡门等人凑齐了1.5万美元


终于在13天后将钱学森保释出狱


然而经过这13天的牢狱折磨


钱学森体重掉了13磅


甚至一度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出狱后的钱学森


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


他进入被限制自由、监听


与跟踪的软禁生涯之中


甚至每个月都要到


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报到”



软禁生涯并未


动摇归国意志



在漫漫无期的软禁岁月中


钱学森并没有沉沦虚度


他辞去大多数职务,埋头写作


连续四个月每月完成一篇论文


著出40万字的经典著作《工程控制论》



正是在新的研究领域中


钱学森找到了最大的心灵慰藉


而归国报效的意志


始终不灭、与日俱增


终于在一本《人民画报》中


钱学森看到了希望



1955年夏


北京举行盛大的游行集会活动


欢庆五一劳动节


通过《人民画报》


钱学森看到了庆典盛况


并惊喜地发现站在毛泽东身边的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


正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老师


也是钱家多年的老友



钱学森很快给陈叔通写了一封信


“被美国政府拘留今已五年


无一日一时一刻


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


他在信中用最直接的方式


表达了他当前的困境和对归国的期待




640 (4).jpg

钱学森被美国软禁期间写给北京的“求援信”



这封信辗转了大半个地球


终于送达北京


陈叔通当即把信呈送周恩来的手中


外交部马上给正在日内瓦


参加中美大使级谈判的王炳南发电报


让他向美方要求释放钱学森



在谈判桌上


当美国代表坚称


没有愿意回国的中国公民被扣留时


钱学森的信成为了最有力的回击


最终,在中国政府


提前释放11名被俘美军间谍


和钱学森亲笔信的力证下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意钱学森回国


周恩来后来评价


换回来一个钱学森,也值!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回国的邮轮


这段长达五年的归国旅途


终于划上了句号




人民对我工作表示满意


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回国后,钱学森和钱伟长


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956年初,钱学森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


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


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


——航空工业委员会


并任命他为委员



也在这一年,钱学森受命


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在钱学森具体领导下


中国研制成功第一枚导弹


随后


他主持中国“两弹结合”的


相关试验工作


1966年


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仅用十多年时间


中国国防尖端技术


就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达到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所具备的实力



钱学森晚年依然牵挂


中国航天事业


在82岁高龄时


他在信中说道


“21世纪的中国人


一定要在空天飞机上


显一显身手


这是一件国家大事!”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


飞行590秒时


杨利伟摆脱了地球引力


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


第一位中国人



640 (5).jpg

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



此时的钱学森已经92岁高龄


身体的原因让他只能在床榻上


和亿万中国人一起注视着


“神舟五号”遨游太空


正是在1967年


钱学森在一封来信上的修改


将宇宙空间技术正式定名为“航天”



640 (6).jpg

完成太空首飞任务的杨利伟专程向钱学森报到



2008年9月27日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进行中国第一次出舱行走


在地球上


亿万人注视着翟志刚


手中的那面五星红旗


在这里面有一双


老航天人的眼睛


沧桑却依然明亮


“神舟七号”


成为钱学森一生中


看到的最后一次中国载人航天任务




2009年10月31日


这位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科学巨擘


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


溘然长逝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在毕生实践着科学报国的历程中


钱学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洁


展现出一位科学大师的高尚风范


他说“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


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


如果人民最后


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


表示满意的话


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对于人们称他为“导弹之父” 


他曾多次强调


“导弹卫星工作是‘大科学’


是千百万人大力协同才搞得出来


光算科技负责人就有几百


哪有什么‘之父’?


我只不过是党所领导的


有千万科技工作者参加的


伟大科研工程中的一粒小芝麻


算不上什么


一切成就归于党


归于集体!”



“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钱学森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爱国


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向钱老致敬!


上一条记录:84年,从未忘记!海内外华侨华人共寄哀思下一条记录:《人民日报》刊发中国侨联党组署名文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