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中山

张国雄: 想方设法把“侨”的文脉延续下去

“虎逊村浓缩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侨乡村落的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看过了虎逊村内数百栋保存良好的侨房,也走过了村里置办的工业区和美食街,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有新的思考。


640.jpg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乡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后,华侨华人对家乡的支持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了。”张国雄提出,华侨华人早期“三来一补”的产业投资方式,到后来基本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在教育、敬老、卫生等公共领域的支持。“比如有像高冠廉这样的香港乡亲,在自己坚持支持家乡发展的同时,还带动更多侨胞乡亲一起参与进来,这是非常值得延续下去的传统。”


640 (1).jpg


虎逊村秀山牌坊。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张国雄看来,港澳及海外乡亲对虎逊村精神文化需求正在提升,例如康公诞蕴含着的华侨华人对家乡的精神信仰,促使他们定期返乡。“可能早期虎逊村希望华侨华人回来投资、办实业,而现在村子更希望华侨华人把村容村貌的改变、美食街的开发、活动的开展、侨房和侨捐项目的保护等等信息传递出去,让同胞们对家乡形成一种精神寄托。”


640 (2).jpg


虎逊村村貌。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同时,大批侨领留下的侨捐项目,既是虎逊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虎逊村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靠近中心城区的侨村逐渐被纳入城区,侨的元素该怎么保留?”张国雄认为,历史上与华侨华人相关的一批侨房、牌坊、庙宇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联系当今华侨华人的重要资源。“传统的农村演变为城中村,如何把‘侨’的文脉延续下去,如何把侨资源保护好、成为联系华侨华人的纽带,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