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以2分25秒的时长,报道了中山正在推进的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将这场土地瓶颈攻坚战带到了全国人民的面前。随后,报道得到了学习强国、多家央媒和地市级媒体的转载,“学习强国”平台的播放量更是在24小时内就突破了200万次,中山“工改”内容创造了“热搜”级传播效应。
与此同时,参与“工改”攻坚战一年半的中山“工改铁军”受到了极大鼓舞,多位镇街领导和基层工改干部表示,未来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做出更大的成绩,多位参与中山“工改”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扎根中山发展“信心更足了”。
本报记者 李红 余晓霖 实习生 彭美茜
■“路虽远行则将至”
2022年下半年以来,黄圃镇完成了大岑片区连片千亩用地的准备,目前大岑园区的招商新签约亿元项目达到12个,总投资超过25亿元。大岑片区正在成为家电企业创新创业的热土,将加快融入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央媒的集中报道对中山‘工改’是极大的肯定,也是极大的鞭策。”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表示,黄圃镇将继续做好现有项目的推进工作,同时将更多的优质用地匹配实体企业。此外,黄圃镇将继续大力实施亿元企业的安家工程,将本土有增资扩产意愿的家电企业优先匹配优质的用地,让他们能够在这里扎根。
2022年8月,全市首个“单一主体归宗”改造项目——外沙科创园(一期)实现“拿地即动工”,走出一条神湾“工改”特色道路。2023年截至目前,神湾全镇整备土地面积343.62亩、完成“必达”目标的114.5%。神湾镇党委书记林伟强表示:“《新闻联播》的重磅报道,是对我们工作方向和工作成绩的巨大肯定,神湾镇要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神湾镇党委、政府也必须下定决心、迎难而上,继续坚定不移走好工改‘华山一条路’。”
今年以来,三角镇大胆改革创新,最大限度调动企业自改积极性,上半年拆除整备土地面积约507亩,完成全年目标的101.4%。“作为一名‘工改’人,我亲身参与、见证、经历了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看到央视《新闻联播》专门报道中山‘工改’,我倍感振奋。路虽远行则将至,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路途遥远。”三角镇党委副书记(挂职)熊定鹏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深中通道明年通车,深中产业协同、一体化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与时间赛跑,早日改出焕然一新的空间载体、产业形态、发展格局。”
“央视的聚焦是对中山‘工改’的肯定,我身为‘工改’铁军的一员深受鼓舞!”西区街道工改办副主任徐勇军认为,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自“工改”号角吹响以来,他未曾懈怠,日夜兼程地带领街道工改办成员频繁下沉调研,摸清“工改”用地现状、权属单位及改造意愿,主动上门为有初步改造升级意向的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渠道。截至目前,西区街道共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327.82亩,将继续聚焦“拆建招”统筹同步,实现全年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不少于250亩的目标。
■“深受鼓舞,将继续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
7月11日下午2点,三角镇工改专班的黎昭权早早就被企业约去商谈“工改”难题。这位85后年轻干部博士毕业两年,参与“工改”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走访企业次数“不计其数”。他说自己在9日当晚已经看到了新闻联播的报道,心情非常激动,“这再次印证了‘工改’是中山突破土地资源瓶颈,确保制造业用地的必由之路。”他表示自己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工改”散去了过去企业“想改无法改”的阴霾,许多企业都动了起来,“当然,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宣传,我至今记得裕北项目负责人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政策只是文字,是工作人员一次次耐心宣讲让其变得温暖,更坚定我在三角发展的信心’,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工改’政策宣讲工作,让更多企业加入进来。”
上月,小榄镇绩东二社区村企合作“工改”项目三期再次动工,这也是中山市首个“集转国”的“工改”项目。全程推动此项目落地的中山市小榄镇经联社副社长张全辉感慨,“昔日破旧的工业园、锌铁棚厂房正在逐步拆除,一个个全新的工业园区、一座座高标准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中山工改初见成效了!”这位基层“工改”一线的“战士”介绍说,中山通过“一村一策、一企一策、一地一策、腾挪安置、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正在破解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土地碎片化问题。“央视的重磅报道,再次证明了中山是大有可为的,中山经济通过‘工改’再次实现腾飞是值得期待的!”
■“扎根中山发展,信心更足了”
今年5月底,黄圃大岑千亩连片产业园首个项目——中山市雪乐电器有限公司回迁动工。公司副总经理杨巧英坦诚表示,最开始对“工改”不是很理解,“因为牵涉很多具体的问题,我搬到哪里呢,影响订单怎么办,新厂的环保等一大堆配套跟不跟得上呢?”让杨巧英和团队感到暖心也很快转变想法的是,黄圃工改专班全程“贴身”服务,“帮我们找厂房,帮助我们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本来流程应该很长的,有了他们的协助很快解决了。”
雪乐公司回迁至原址在黄圃大岑工改片区买地建设新厂房,“我们在这里20多年了,供应商就在周边,回来发展更有利。原来我们的场地有限,现在建设2栋楼,1栋8层,1栋7层,有了充足的场地,可以开发新产品,投入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幸福连城·黄圃智慧科技生产项目同样今年落户黄圃,公司总经理陈超认为,中山的产业基础、营商环境和政府的服务态度等对自己很有吸引力,这次央视的报道更增强了他在中山发展的信心。
“中山‘工改’的方向是对的,我们企业一定大力支持。”中山市金莱制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陆原艺表示,作为企业自改项目的土地权利人,他切实感受到“工改”带来的好处——不仅能为产业提升和企业发展腾出新空间,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还有助于本土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中山正面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性机遇,而为了抓住机遇,中山决定‘工改’的选择是正确的,探索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扩容发展空间的新路径也意义深远。”中山市西区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西区资产公司”)负责人林德华表示,作为西区街道区属公有企业,西区资产公司将在“工改”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体现国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