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中山

【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张家边:天地远行客 相思情未了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637.jpg


秋日清晨,阳光明媚中又增添些许含蓄,照在人身上热烈有之,却不似盛夏般过火。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张家边继光路侧,一幢粉白砖墙中西合璧小楼静静矗立,引得人不免多看两眼。走进去就会发现,小楼里大有乾坤,几乎藏着一部火炬开发区侨胞的奋斗史,向外星光熠熠,向内血脉相连。小楼为中山火炬开发区侨胞之家,由方玉霞等香港乡亲于1993年捐建的树人书室改造而来,已成为当地海内外侨胞的精神家园。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642.jpg

专家和工作人员参观“侨胞之家”。记者 文智诚  摄


作为火炬开发区最重要的侨村之一,张家边从前就担起了整个区域的“代言”角色,当地的刊物以张家边命名,人们赶大集要去张家边的大庙,出洋的侨胞回来要建设张家边。百年光阴,匆匆流过,这个最早凝聚了一方百姓烟火气的村落,如今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速度,奏出城市化进程中一道奋进的进行曲——成为中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之地。在此过程中,远居于世界各地的张家边侨胞侨亲与家乡守望相助,从未失去对彼此的支持与关注。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650.jpg

航拍张家边。记者 文智诚  摄


· 侨村寻迹 ·

继光路有华侨走过的“身影”

张家边人吴添渭与前述小楼关系密切,作为火炬开发区侨刊《东镇侨刊》的主编,他在这幢小楼及其前身工作了25年之久,经手《东镇侨刊》150期,主编了浓缩地区数百年历史的《中山火炬开发区侨史》及《张家边村(侨)史》。对于吴添渭来说,火炬开发区曾经的绝对中心“张家边”的每一段历史和侨史,都活在他的脚下和口中。

带着我们走出小楼,吴添渭娓娓道来:“大概很少人知道,火炬区侨胞之家所处的继光路纪念的人物也叫黄继光,对,就是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名同姓。”据村史记载,黄继光是张家边三村人,家中亲人均出洋讨生活,剩下他一人。亲人常寄回丰厚钱资,他得以衣食无忧。后黄继光不幸离世,村人无法寻到他的亲人,只好用所余钱资修建了一条村道,命名“继光路”,以表纪念。近百年过去了,经过多轮修缮改扩建,如今的继光路成为张家边重要的交通干道,为来来往往的人们提供通行之便。

像这样与华侨有关或由华侨直接出资兴建的建筑在张家边有许多。约在清末民初时,为了保护好不容易赚回的资产,张家边华侨纷纷归乡兴建碉楼。中山港海边的涌口碉楼,张家边村尾的闸门碉楼和已经拆毁的多座碉楼,当时都派青壮乡丁荷枪驻守,起着瞭望、监视、预警、预防和报时的作用。据出版于2014年的村史记录,张家边的碉楼,因修建房屋,部分被拆毁,现存大约38座。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654.jpg

张凤岗纪念亭。记者 文智诚  摄


沿着继光路东行,在蚝棚头大街,吴添渭带我们来到一座“张凤岗纪念亭”。时光倒流约800年,张家边村正是由张凤岗在此创立。张家边原是涌头滩尾之地,盛产蚝,张凤岗一族及陆续来这里定居的人都在这一带围垦种地,捕鱼虾和搭草棚养蚝为生,“蚝棚头”就此成为人们口中的聚集地。蚝棚头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张家边一村(张家边第一小区)。


海边村落孕育典型沙田文化

“沿飞鹅岭东行有三个山峰,一个是陇头,陇头下曾有一座武侯庙,就是大庙,这一带又叫起凤里,就是今天的张二村。第二个山峰下,便是庵前,以前也叫康乐坊,正街叫庵前大街,这一带是张三村。第三个山峰叫扯旗山,山下的石鼓角一带叫村尾,以前也叫‘仁安里’,就是今天的张四村。”

循着吴添渭如数家珍的路线信步走去,几条前后衔接的街道在面前徐徐展开。背靠后门架山的张家边公园热热闹闹,老年健儿正在乒乓球台边挥汗如雨。庵前街商铺林立,街上人流熙熙攘攘。由张家边电影院改建而来的火炬区综合文化中心穿插其中,安安静静地迎来送往愿意在此驻留一刻的人。街道建筑背后青山依旧,人们安乐常新。“由于张家边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东镇的中心点,是一个大村庄,因此当年成为整个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商贸和农贸的集散地。”中山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玲珊说。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658.jpg

当年的农用工具。记者 文智诚  摄


进入火炬区文化中心,发现新开辟一层民俗馆,展出一大批旧时农具和民俗用具,鱼垒、鱼笼等渔具将张家边曾经的海洋痕迹一展无遗。专研传统音乐的阮允文老师见到我们兴致高昂,现场演唱一首方言民歌《花开又有春风吹》,悠扬的曲调瞬间将我们带到那个久远的年代,男女在捕鱼养蚝辛勤劳作时仍不忘互诉衷肠,追逐生活中最纯真的美好。五邑大学华侨史研究专家张国雄说,从民俗馆、民歌以及村庄的发展史可以明显看到,张家边是一个从海边生长起来的村落,具有典型的珠三角沙田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富含的外向性是华侨文化繁盛的基底。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701.jpg

五邑大学华侨史研究专家张国雄认为,张家边具有典型的珠三角沙田文化特征。记者 文智诚 摄


张家边村确是侨胞众多、历史悠久的侨乡,早在十九世纪初便有村人移居海外,足迹遍布加拿大、古巴、秘鲁、美国本土及夏威夷、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等地。如今张家边的海外乡亲分布于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绝大部分在居住国和地区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据2014版村史记录,张家边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已达3300多人。而同期张家边村总户数仅3986户,常住人口1.1万多人,暂住人口约5万人,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704.jpg

张家边东镇大街。记者 文智诚  摄


走出这条繁荣的老街,过了东镇大道,张家边的面貌则呈现另外一番新气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工厂星罗棋布,高新技术产业正一日千里地奔跑着,侨乡张家边以海外乡亲和本地居民没有预想到的加速度发生了深刻的蜕变。


· 侨情绵延 ·

捐建侨胞名字刻在课室门口

走近张家边村尾,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隔着马路同时呈现眼前,红白相间的教学楼整齐排列,校门简约不失端庄。吴添渭和一小颇有渊源,他在这里上小学,后又在这里当了25年语文老师,如今崭新的学校确是他当年的母校,只是那时这所学校还叫“张家边小学”。

1917年,张家边旅美华侨马润良首先倡议兴建学校,众侨胞和当地热心人士筹集资金在仁安里也就是张家边四村购地约四亩,兴建仁安学校,为当地适龄孩子提供基础教育。同期当地还兴建有集贤学校、二村起凤学校、三村康乐学校以及一所高等小学。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708.jpg

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记者 文智诚 摄


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张家边旅加拿大华侨谭德彰时刻惦念家乡教育,很快与其他侨胞、村内热心人士集资在新址建成新型课室,吸引学生踊跃报读,在当地传为佳话。后乡政府拨款扩建,将原有5所学校合并,命名为“张家边小学”,担起当地小学教育重任。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学校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霜已显残破,校方发动海内外侨胞捐资建校,张家边侨胞热烈响应,很快筹得100多万元人民币,在原址扩建5幢教学楼,建成当时中山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新建学校校门上书“张家边村小学”,捐资华侨的名字被刻在捐建课室门前的花岗石上,永作留念。

如今,经过部分拆旧和重建,火炬开发区一小已成为一所软硬件完备的现代化学校,但原有捐建教室的侨胞名字依然被镌刻在教室门上方,表达乡民不忘侨胞造福桑梓的情谊。

坐落在张家边四村的张家边幼儿园,同样是由张家边村投资和发动海内外乡亲捐资建设。根据记录,当时侨胞捐资46万元,村委会拨款36万元。如今的张家边幼儿园已成为现代化幼教机构。而距离张家边幼儿园不到1公里处,坐落着张家边二村旅美华侨高宝兴投资的中山市高宝兴幼儿园。这所外墙色调明快、建筑设计活泼的幼儿园备受年轻家长喜爱。

与华侨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吴添渭说,华侨一代走出国门很多都只能干粗重活儿,吃了许多苦,所以对自己的二代和家乡孩子的教育非常舍得投入,捐建学校是这些华侨一代和接受父辈思想的后代们最愿意为家乡做的事情,也是他们与家乡血脉相连最直接的通道。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711.jpg

1930年发行的《中山东镇半月报》。记者 文智诚 摄


侨史侨刊情牵侨胞

资助侨刊也是张家边侨胞愿意与家乡发生深度关联的事情。在火炬开发区侨胞之家,珍藏着一张1930年发行的《中山东镇半月报》和1940年发行的《张家边乡月刊》,其中《张家边乡月刊》便是如今《东镇侨刊》的前身。从1998年就开始担任《东镇侨刊》主编的吴添渭,与侨胞形同亲人。他说侨刊是海外侨亲思乡与联络的信息通道,也是他们表达乡愁的精神园地。在虎年春节前后出版的一期《东镇侨刊》上可以看到,张家边华侨与这本刊物互动颇多。张家边旅美华侨吴耀庭与夫人华裔女作家伍可娉拍摄照片向家乡人民拜年,张家边旅美侨胞高宝兴、高华焜和陈展明向当期刊物捐赠资金。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714.jpg

侨刊侨史。记者 文智诚 摄


“张家边社区每年都会举办归侨侨眷、港澳同胞新春座谈会,加强彼此联系,增进侨情乡情。每年组织归侨侨眷参加区慈善万人行,让他们体验中山的博爱精神,增强归属感。还发动侨胞支持文化惠民,如旅澳洲归侨吴干尧为张家边曲艺社捐建了一个排练点,社成员闲时在此排练节目,经常为本村群众演出。”张家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金名介绍,近年来,张家边把社区作为侨务工作主阵地,积极促进社会治理与侨务工作相结合、凝聚侨心和发挥侨力相结合,做实、做强、做新侨务工作的“神经末梢”,让侨务工作接地气、惠民生,形成“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做贡献”的良性互动新局面。


· 侨村人物 ·

侨胞人物各具风流

在火炬开发区侨胞之家展览室一长排的名人雅士介绍中,年轻的陈展明显得分外活泼又有几分特立独行。他是吴添渭外甥女的儿子,喊吴添渭舅公。吴添渭说,疫情前,陈展明一家还经常回乡,与亲戚邻居叙叙旧。近些年,陈展明和母亲在美国旧金山打理的金门签语饼店成为了网红打卡点,陈展明也因此成为网络上小有名气的“网红”。在火炬开发区侨联和张家边侨联的组织下,和陈展明一样的侨二代甚至三代四代,疫情前都会不时回国看一看,上次他们一起用毛笔书写“龙”的场景被相机定格下来,挂在了火炬区侨胞之家的墙壁上,为侨亲侨胞对家乡的认可和眷念提供了小小的生动注脚。

如今笑容灿烂的年轻侨胞回到祖国,总会慨叹家乡的新奇与城市的繁华,有的甚至决定留下来发展。而他们的先辈,在几十百余年前曾为了生活,远渡重洋,艰苦奋斗几十年才终有所获。

时针往前拨一百年,马继是张家边较早出国的村民,清末去到加拿大谋生,年老回国定居,期间多次为家乡捐资办学修桥铺路。当年,孙中山先生到温哥华演讲,为革命筹集资金,马继与火炬开发区沙边村孙瑞璘(革命前辈孙康的父亲)一同积极参加捐款,还和致公党会员一起维持秩序。为了聆听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并参与活动,他曾先后从温哥华到美国芝加哥、日本横滨以及香港等地,同广大华侨一起积极筹款支持革命。

那时同样热血的还有张家边一村旅居悉尼的老华侨何惠彰。上世纪30年代初,他与黄公略、何文炯等一班志同道合的同窗学友组织了“留省学会”,并为家乡自费创办了《张家边乡报》,办报宗旨是报道侨情乡情及揭露社会弊端,深受村民喜爱。《张家边乡报》也是今天《东镇侨刊》的最前身。何惠彰向来热爱家乡,不断资助家乡建设,受聘为张家边侨联会顾问和张家边老人福利会名誉会长。


微信图片_20220929091718.jpg

《东镇侨刊》曾获得的荣誉。记者 文智诚 摄


长长的名单上,还有原中华总会馆总董马干才,澳洲中山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孙照钧,兴学育才的马灿彪,对中国甲骨文学有所成的马纪行,热心教育事业的马闰良,以乡情为重的马桂才,热心服务侨团的吴耀庭及其夫人知名华裔女作家伍可娉,全美俊英工商总会总理黄海泉,热心侨团工作的高华焜,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高宝兴……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在专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更在培育二代三代上倾尽全力,终于各有花开,也成为了张家边乡亲们的骄傲。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关心家乡,造福桑梓,步履不停捐建学校医院福利机构,帮家乡修路建桥,多人被聘为张家边社区侨联会顾问和《东镇侨刊》社名誉社长或顾问,与家乡往来密切。

伴随着华侨们叶落归根的乡情,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陈普卡是张家边四村的旅古巴华侨陈杰荣的第二个儿子,在希腊船王的一艘七万吨级远洋货轮上当船长。陈普卡时常惦念家乡的亲人,2001年9月随远洋货轮抵深圳蛇口,辗转回到张家边四村,与84岁的长兄陈焕一相见,圆了半个世纪的寻亲梦。所谓相思情未了,大抵如是。


· 古迹掠影 ·

●张家边村由来: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94年),张凤岗和妻子伦氏从南雄珠玑巷逃荒来到石岐张溪,后到张家边一带捕鱼,并在沙地搭草寮居住。由于这里鱼虾较多,两餐无忧,他俩能够长期住下。以后,陆续有人来这里居住,生息、繁衍,逐步形成了村落。因张凤岗姓张,此处又近海边,故称张家边,这样代代相传直到现在。


●三仙娘炮台:

如今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的三仙娘炮台,是张家边七座炮台中最大的一座,因岁月长久风雨侵蚀,间墙已大部倒塌,幸所有围墙屹立不倒。


●古城墙:

张家边村尾(四村)过栊闸门后面有座古城墙(西门),估计建于清末年间,那时倭寇猖獗,盗匪横行。土城墙用黄泥、沙石、石灰三合土捣砌而成,最初一直筑到山边,当时闸门东西的水田、鱼塘构成一道天然屏障,闸门成为村北的主要出入门户。现今古城墙仍有残垣,不倒的古城墙,记载着张家边勤劳勇敢的祖先为保卫家乡保卫乡亲付出的智慧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