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显在1922年出生在日本横滨,虽然他不是在中山出生,但是他的祖籍来自中山石岐员峰村,他遵父命回国念书,曾就读于家乡的员峰小学和县立中学。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位为家中长子,其父是吴文陆先生,其母是叶惠英女士。
九一八事件爆发的时候,1932年吴桂显随父亲回到家乡中山,这是他第一次回到故乡,当时在中山跟兄弟姐妹一住就住了10年了,跟住又回去日本照顾父亲,打理饭店生意,蒸蒸日上,但是他还是心心念念挂着中山的建设。
1972年,中日建交,吴桂显终于又有机会回来中山了,当时回来看到家乡教育建设如此落后,简陋,他意识到祖国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1982年底,他返乡考察时,看到郊区中学(北区中学)没有图书室,就主动提出要捐献图书室并赞助图书,后来还捐款16万人民币建了一座三层高的科学馆,并以其父的名字命名为“吴文陆科学馆”。
1984年,他看到郊区中学的体育设施落后,捐了10多万建成了一座体育馆,以他的母亲命名为‘’叶慧英体育馆‘,还购买了一大批体育器材。
1979—1987年捐资建郊区中学(现北区中学)吴文陆科学馆、叶惠英体育馆。
1988年捐资建中山大学孙文学院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为支持家乡兴办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4年更名中山学院)。
为了建大学,毅然卖掉在东京的一块地皮。卖地手续繁琐,资金不能一下子到位,而孙文学院又急需资金上马,便设法到银行贷款,第一时间把资金送回中山,自己却因此需支付贷款利息。1989年仲秋,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当时他为了筹集款,踩着单车奔波劳累,为了中山可以有自己的大学费尽心思。
吴桂显先生捐款建成的教学大楼、实验楼(今1号楼)和图书馆(今吴文陆图书馆)总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大大提升了孙文学院的办学条件。
三项工程建设接近尾声时,吴桂显先生又先后陆续出资从日本进口一批先进的电脑设备及化学实验仪器。孙文学院正式开学后,他又想方设法从日本聘请一批有经验的退休教师到学校来任教。后来,他还出钱在日本购买了一批电脑、放像机、摄像机等教学仪器捐赠给予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
1989年吴桂显先生捐建的1号教学大楼(含实验楼)落成
1989年吴桂显先生捐建的吴文陆图书馆落成
多年来,他为了家乡教育建设,捐款达到3700多万港元,并设立吴桂显教育基金会,从1992年开始,吴桂显夫妇在中山建立了吴桂显教育基金。24年来共奖教奖学达8000多人次。但他们自己却是生活节俭,直至2001年吴桂显去世,一家人依然居住在一间老平房,用的还是14寸黑白电视机。
1992年3月,吴桂显先生携家人来访学院
吴桂显先生(左三)向中山市捐赠1200万港元建设孙文学院捐赠仪式
吴桂显先生(右一)在学校奠基典礼上
在中山还有很多这样对教育奉献很大的华侨,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些中山名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吴桂显先生先后为家乡捐资合计达4000万元,兴办大量教育设施。吴桂显常说:“人活着要有追求目标和理想才会有劲,才不会老。”微言大义中,他把振兴家乡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