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午后阳光走在祥和宁静的村庄小路上,专家、记者们的眼中透着专注和期待,背包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摄像工具和各种资料,他们正打算前往调查不远处的侨房。自2022年起,像这样的走访,已经进行过无数次。
为了寻访历史深处的侨文化,从2022年起,市侨联广泛发动媒体、学者、基层组织等力量,探访散落在中山各处的五十个侨村,挖掘其文化内涵,撰写出版了54个专版共计35万字,全景描绘了侨乡的历史原貌与新时代的侨村发展。而他们正是这一场人文采访活动背后的践行者,也正是他们,亲手创造了这35万字的“最美乡愁”长卷。这是怎么样的一幅长卷?
2022-2024“侨村行”合辑
一幅真实的长卷
真实,是“侨村行”的首要原则,汇聚“侨学媒”三大力量,联动上下四级侨联组织,共同寻访历史史实,记录和展现真实的侨村之变、侨乡之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由专家、记者及侨联干部组成的工作组坚持到实地去、查原始资料、访历史见证者。
在各村委、镇政府提供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搜集大量相关背景资料,梳理其渊源脉络,就侨村的普遍特性和不同侨村的特殊性,经过多次激烈的讨论和对细节的反复斟酌,制定出全面、深入、具有针对性的走访调查方案。
三年间,他们辗转于全市23个镇街的50个侨村之间,仔细记录各侨村特色的地形地貌、侨房建筑的结构和侨物的特征;深入到古老的侨宅、祠堂和学校等场所,仔细查阅家族族谱、书信和照片等资料;在侨村老人、侨史见证者、资料掌握者和相关人士宗亲后代的讲述中,探寻侨事侨物的祖源、变化和发展历程,感悟建筑风貌、民俗文化、家族历史和人物故事,记录侨人物亲笔语录和珍贵侨迹影像,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侨村老人向专家、记者讲述侨物细节。
专家、记者认真观看侨迹信息。
一幅严谨的长卷
“昨天我查了关于侨房主人的信息,跟前天与村里提供的有所出入。”“那我们今天去市档案馆查查看吧!”为了让信息更准确,还原历史事实,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反复查阅、询问、统计、对比,直到得到最准确的信息。
为了确保走访调查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采访团队与学者、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合作。他们向专家请教侨村当地的历史记载、文化传承等方面问题,积极听取专家们的见解,因地制宜为当地的未来发展规划梳理出宝贵意见。在专家顾问的坚实学术支持下,采访团队在筛选整理走访材料、反复斟酌字句后,最终形成一村一报道的文字材料,总字数达35万,前后发行54个专版,制作39个视频,完成了一次系统而严谨的侨村文化史料调查。
一幅感人的长卷
三十五万长卷,在历史遗迹的记忆中展现人物温度,在一场场接力续耕中体现精神传承。
没有历史遗迹的记忆,文化就没有灵魂。在这五十多个侨村中,文化的灵魂来自于一个个饱含爱国情、积极反哺家乡建设的侨胞人物。走过“中国空军之乡”北台村,碉楼侨房背后蕴藏杨氏一族和热血青年们的爱国往事;回望厚兴村的文脉发展,兴盛的学校背后是郑伟权、黎桂添家族等港澳乡亲和海外华侨积极反哺家乡教育事业的故事;观赏震撼人心的黄圃飘色,欢快主题曲背后洋溢着海外乡亲王氏一族的世代家国情。
杨仙逸家族的照片。缪晓剑 拍摄
黄圃飘色巡游。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前人种树,后人接力。无论是杨仙逸祖孙三代前赴后继为国出战、振兴文教还是郑伟权、郑家安父子两代传承捐资办学,都体现着侨胞们心系家国、胸怀天下的精神内核。
一幅生机的长卷
三十五万长卷,立足当下更聚焦未来,捕捉新时代侨村发展趋向。
侨胞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侨迹瑰宝,每一处侨迹都是一封家书,承载侨胞乡亲们对故乡的记忆和思念,牵引游子心绪。当漂泊海外的乡亲归来寻根,那些历经风雨而不倒的侨房、久经沧桑而不朽的侨迹,便是最真实的故土记忆。
沙边村上街十巷11号碉楼外墙保留着的雕刻作品。余兆宇 拍摄
安堂社区将文化传承嵌入侨房改造、三溪村以多元业态完成蝶变新生、沙涌村凭非遗“马家枪”成功活化侨房……新时代侨村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连接起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抹去历史的尘埃,让内涵丰富的侨文化持续不断焕发生机。
安堂文化馆。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由侨房改造活化的马家枪培训基地。余兆宇 拍摄
三十五万字,五十四个版面,一千多个日夜,跃动着关于亲情、乡情和爱国情的鲜活故事,更激荡着灵魂的共鸣。
一众记者及工作者们严谨地挖掘着侨村历史深处的每一个细节,就像侨胞先辈们在陌生环境中努力扎根一样,工作者们也在这片广袤的侨文化土壤中深耕细作。
跨越时空的对话,在纸页间穿梭,连接起了过去与现在。
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奉献的侨胞先辈们,如今已成为侨工作者心中不灭的灯塔。
在这条侨文化探寻之路上,爱国、爱乡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