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景

桥头村:当年出洋谋生岐关道 今朝回乡创业“侨”头堡|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⑬


640.jpg


长板桥头村树密,碧流萦绕万山青。


驾车驶离中山市城区约20公里,依山傍水间,藏着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侨村——“桥头村”。这里既是全市最早的古村落之一,也是中山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倚山环水间,接古通今的岐澳古道穿堂而过。一格又一格石板路串联起侨房林立的人瑞里、香火不断的郑氏宗祠、唤起乡亲味蕾的濑粉茶果铺。千年古村的沧桑与厚重尽显眼前。


从桥头古牌坊向外踱步,驻足老榕树下,恍如隔世。犹闻岐关公路桥头乡站旁,四乡八里的远洋游子,熙熙攘攘,涌入通往澳门的柴油客车。


640 (1).jpg


桥头村牌坊。南方+ 叶志文 拍摄


1927年,这里曾是广东唯一获得专营权的民办公路。近百年来,这条由华侨郑芷湘等6人发起,牵动百余位乡亲参与修筑的岐关公路,跨越莽莽五桂山,一头连着中山老城区石岐,一头是开埠极早、连通世界的澳门,成为了香山人必经的民间商贸通道。


无数渴望出洋打拼的乡亲经此出海,走向世界。百年间,数千位华侨又将西方之所见所学悉数带回,在千年侨村,开风气之先。



古屋青瓦千年村



山清水秀的千年桥头,静静地躺在山间,每个角落都浸润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北宋天圣年间,惠州路判郑菊叟从榕树埔迁此定居,取名桥头,至今已逾千年历史。


丁口繁衍,村落渐扩,千年古村逐步演变成“两里二坊一新村”之规模,囊括人瑞里、人和里、南宁坊、山罗坊和桥头新村。


640 (2).jpg


桥头村全貌。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秋风萧瑟,步入村口不远处,8座郑氏宗祠错落有致,映入眼帘。青砖墙、麻石脚,一座砖木结构的桥西郑公祠,建于清代道光十八年,距今已有183年历史,却仍然香火不断。郑氏子孙来来往往,时而闲坐于祠堂纳凉。


640 (3).jpg


桥头村桥西郑公祠。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斗转星移,这里的古屋青瓦、祠堂庙宇、驿站牌坊,留存不衰,镌刻了桥头村千年风物与人文脉络的历史痕迹。


沿着村道蜿蜒前行,通高5米的清代门匾,阳刻楷书“人瑞里”三字,意在纪念长居于此且97岁高寿的清代八品官郑彦文,顾名思义“人瑞之地”。跨过这道施有精美灰塑装饰的清代闸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落,见证记载着千年的朝代更替与时代变迁,从青砖黛瓦的祖屋寺庙到民国时期的侨房洋楼,再到如今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人瑞里”讲述了千年桥头的时代故事。


640 (4).jpg


桥头学校。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禾田里,风吹稻浪。摇曳的稻浪里,矗立着一座民国侨房里的桥头学校。上世纪30年代,多名桥头村华侨为解决当地小孩读书问题,举力集资建设了这座桥头学校。这栋黄色洋式风格的教学楼,内有中庭,雕栏画栋,有着“外洋内中”的民国风格,如今看上去依然气势宏伟。从北宋时期的郑氏宗祠到明清时期“人瑞里”牌坊,再到民国时期的侨房洋楼,桥头村内不断迭代演变史、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落,撑起了一条延续千年的古村文脉,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讲述了海内外乡亲的血脉之情,成为华侨华人心怀桑梓的历史见证。



连通岐澳百年梦



“我父亲郑文联就在岐关公司澳门总站做站长,每天往返石岐和澳门,送出一批又一批出海做侨商的乡亲。”如今,年近70岁的桥头村村民郑炳照一边翻开《岐关路复议》,一边回忆,“父亲曾经说过,郑芷湘是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侨胞。那个年代,建设一条跨山越海的公路极其不易。”


追溯历史,修建连接岐澳的公路,确实是一场属于香山人的百年梦。


旧时的中山(香山)交通十分闭塞,不似如今这般四通八达。澳门至石岐没有直通公路。虽有岐澳古道的“南干大道”,但因崎岖不平,人力小推车运送货物往返花费时间多。


1924年,原籍为桥头村的华侨郑芷湘,从英国留学回国,任“两广”盐运署署长。见家乡交通不畅阻塞商机,她就任不久就辞归故里,为筹建公路奔走。1927年6月,郑芷湘与黄昌垣、郑礼卿、吴梅一等6人牵头,以募集民间股本集资的方式筹建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路权和经营权的民营车路公司——中山县岐关车路有限公司,主营汽车运输。


《中山市交通志》记载,岐关公路建设总投资30.16万元(毫银),全段有钢筋混凝土桥52座,木桥39座,涵洞272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公司成立之初,郑芷湘等6人只能承担出资1200元,而民间集股筹集的金额不到预计的三分之一。


作为公司总司理,郑芷湘决议大胆创新4种募股方式集资模式,即以名人入股作为号召提振信心、设置优先股吸引投资、设立“农田股”推动入股、以高利率吸引各方投资。新颖的集资模式,吸引不少周边县人士、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侨胞入股。《中山市交通志》记载,至1934年,共募得股金合计103.731万元,从资金层面保证了岐关公路的顺利兴建。


从集资募股到全线通车,岐关公路的修筑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农民“抗筑风潮”不断。郑芷湘提出设置“农田股”,筑路所征农田可折价入股,既解决征地问题,又筹集到资金,一举两得。如今,走进中山市档案馆,仍能看到中山县岐关车路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仍珍藏于其中。


1936年,牵动了百余位乡亲参与修筑的岐关公路全线通车,成为当时全国唯一获得专营权的民办公路。公路东西两线营运合计设38个站,其中就有桥头乡站。


90余年过去了,昔日岐关公路沿线已然大变样。站在桥头村古牌坊,郑炳照对面的榕树说,“那就是桥头乡站。”郑炳照说,“当时,全村过半数的青壮年都进入岐关公司任职。从车队跟班、司机、站长,一家公路公司养活了桥头村。”


在澳门,昔日的岐关大厦留住了门牌,却已改造成为住宅楼。90余年,由岐关公司演变而来的岐关车路有限公司却存留至今,100多台客车仍然夜以继日地往返省内外城市。在拱北口岸负二层,岐关车站候车室达800多平方米。每半小时,就有一趟开往广州暨南大学、花园酒店的班车。


过去,这条汇聚侨情的岐关公路宛如一条珠链,穿过蜿蜒起伏的五桂山,一端连接国际化城市澳门,另一端连接当时全国第一大县中山模范县,中间串联起桥头村等村落,成为岐澳两地居民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的通道。某种程度而言,“岐关公路”为香山人走向世界搭建了重要的通道。




新侨返乡又哺村


640 (5).jpg


桥头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山光水色不仅醉人心脾,更成为本土青年创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几年前,本土青年蓝卡娜在桥头村连片的稻田边,盖起了玻璃书屋。盛夏,玻璃窗外满眼青翠;入秋,风吹田埂稻浪翻滚。窗外的乡村美景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前来看书、喝咖啡、品茶、学瑜伽的消费者,更让玻璃书屋成了中山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本土青年的创业故事形成了引力,吸引了不少港澳青年在村头巷尾开设咖啡厅、餐饮店。“桥头村毗邻港澳,过去不少村民都到港澳发展了。如今,全村旅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超2600人,其中华人华侨约1000人,港澳同胞约1500余人。”三乡镇桥头村党支部副书记郑志勇说,从捐款捐物到投资建设家乡,港澳乡亲一直是支持桥头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从海外留学回乡的侨界青年越来越多。在三乡镇青年企业家协会,170多名会员中,有40多人都属于港澳青年或侨界青年。”三乡镇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桥头香山书房负责人蓝卡娜说,这些年轻人回乡创业,有的尝试发展露营基地、咖啡书屋等新业态,有的专注于餐饮、制造业、房产等传统行业,可谓百花齐放。


“境外人口达到2600余人,比本村常住人口还多。桥头村是名副其实的重点侨村。从历史来看,华侨捐资新建全村唯一的桥头小学,还牵头创办了岐关公司,修建了全国唯一获得专营权的民办公路。这些都是桥头村过去用上百年积淀起来的丰富侨乡资源。” 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应龙表示,这些侨乡资源、侨文化就像一条纽带,在新时期,牵动带动一批海外侨胞、侨界青年回乡发展,重新反哺乡村。


桥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家龙表示,作为国家级文旅服务融合试点,桥头村以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形成了玻璃书屋、南支渠景观路、艺术馆、桥头学校洋楼、小琅环公园等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景点布局与田野观光、乡村游线路。“下一步,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本土青年、港澳青年回乡参与建设民宿餐饮等服务业态,让来到桥头村的游客不仅有得看、有得玩,还能吃得好、住得好,从而更愿意留下来。”


640 (6).jpg


稻田旁的香山书房。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几年不见,桥头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今年7月,哥斯达黎加侨胞郑永全带着一双儿女,回到桥头村休假。看见稻田香山书房络绎不绝的人流、正在新建的民宿新楼、不断美化的村容村貌,他不禁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