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山隆都从善堂
LUNG DOO BENEVOLENT SOCIETY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30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中山隆都先辈一百多年前,离乡别井,乘木帆船,万里远航,来到檀香山谋生。当时多为种植劳工,也有分营各业。他们萍水相逢亦不忘团结,互相照应。1891年,由刘颖芳、郑凤歧、林合、陈滚、李棣、周润泉、杨年、杨诵、刘尧、刘炳林、张金韶、萧恩、阮祖、萧敏、李杞、王泽隆、刘森、阮林胜、林启志、李炳志、杨沛雄、冯美、彭林、余揖、李照等25人,创设同乡会团体,命名“隆都从善堂”,以团结同乡,爱护桑梓,共谋社会福利为宗旨。但因草创伊始,仅有组织的名义,尚无能力购置会所。因此,开始四年间,作为集会的地方,始则在火车头李记的鸭寮,次则在问拿居街郑福的万隆铺,又或在京街刘炳林的昌记号。
1895年4月10日,由隆都先辈郑凤歧、杨沛雄、林合、刘尧4位代理买受固溃区亚鸦喇巷木楼一所,空地一段,时值价银1500元,均为都人所捐献。次年,经过同乡李弼等人义务修茸,将木楼房舍改作议事的厅堂。此为该堂原始的会址。
1902年,该堂购得华埠记立忌街夹贺梯炉街空地一段。1903年建两层木楼一座,出赁收租。
1904年12月主席余泉用“隆都从善堂”名义,在政府立案取得许可证。翌年元月,檀督嘉打批准该堂立案为一慈善组织,发给执照。至1955年由萧润星经手再领得民政长官发给立案准照,承认为永久性的慈善团体。
1913年,发动都侨捐助建筑费重建亚鸦喇巷会馆。翌年在会馆右鄰另建新舍一座,取名“太平房”,以供鄰埠侨胞到埠探访时用,以及用作年老无依的同乡居息的地方。1917年11月,承购该堂右鄰空地一大段,并用作建筑两层木楼,共有30间住房出赁收租。
1953年8月,购该埠央街夹基奥莫古街地段,面积为13700方呎,内有大小楼房4座,可作出赁批租。1964年,委派林薇初律师及杨献墀等与日商拿加索尼公司订立批约,批期55年,并将其改建为三层商业楼一座,总面积共7000方呎,建成后按月交租与该堂收益。(按:该处物业至1992年岁入租金近10万元),此决议为该堂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效益。
1962年主席张照球主持把60年历史的贺梯炉北街木楼,改建水泥钢筋楼房。于1963年11月完成工程,上层为会馆,下层为商铺出租。
1964年檀市政府收购该堂在亚鸦喇巷的物业以改建屋村,补回地价20万元。1965年2月14日,迁到贺梯炉北街159号新楼为馆址。
1965年2月,该堂联同中山学校、明伦学校、国民党、良都会馆、致公总堂等六个侨团合作投资建设“文化广场”。1974年12月28日,该堂将会馆迁往文化广场第二座三楼302室。后来因文化广场经营不善,亏欠巨债,被台湾松鹤公司所收购。1976年底迁回贺梯炉北街的馆址,以迄于今。
该堂成立110多年来,对社会各项公益及国内外同胞梓里的福利贡献甚巨,主要有:建“太平房”,以作年老无依的同乡居息的地方,又供邻埠侨胞探访时用;订立协助运送骸骨回国之规则,为客死他乡的同乡殓运回国;购买救国公债,捐款祖国抗战,救助伤员,赈济难民;资助华文学校及家乡学校建设;
赠医施药,捐助家乡建成医院;捐款赈灾;资助当地慈善团体及祖国、港澳地区慈善机构;鼓励隆都子弟学习;定期到巴啰啰华侨老人院慰问老人。
该堂以联络乡情,敦睦乡谊,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深得各界人士的支持。每年元旦就职及春宴,各主要社团均派代表莅临祝贺。夏威夷大学,太平洋大学和日本大学生,每年都分批到该堂参观访问,了解该堂历史及中国文化。该堂与家乡及海内外中山社团联系密切。
该堂现有会员4000人,会馆地处华埠,交通方便,为乡亲叙会及购物歇息之所。置有产业,经济充裕,该堂会务活跃
上一条记录:檀香山刘氏宗亲会下一条记录:檀香山隆都港头同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