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中山隆都同善堂
TUNG SEN ASS’N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9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旅美中山隆都同善堂之成立与发展,因年湮代远,册籍失存,老一辈的都侨,不是作古也已日渐次第凋谢。几经堂所热心人士多次筹谋编写善堂史记,唯因资料不全,且早年乡亲聚会的会议记录又遭三藩市大地震所毁。现在只能从健在之老一辈都侨的追忆中,及早期年报记录的零星资料,加以综合整理编写而成,旨在虔表先侨创业之艰辛,承先启后于来者,将本善堂发扬光大,继续努力,以慰先侨在天之灵。
一、同善堂孕育之初
回溯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前,即十九世纪末,隆都人移民美西者寥寥可数,随着美洲大陆兴建铁路、开掘金山之热潮兴起,隆都先侨便冒着生命危险,以近乎卖猪仔的方式,离乡别井,飘洋过海,几经艰辛抵达三藩市,转赴各埠谋生。
随着美国移民条例较为放宽,各昆仲相继而来者有所增加。只因散居各地,为生活各自劳碌奔波,无从联络,幸得当时之热心父老,为了团结乡亲、联络乡谊,积极提倡并发动组织分散的都侨,不定期聚会于昃臣街七百余号乡亲所开设之“方坚记客店”内。由于隆都话有异于其他中山方言,大家有缘聚合一起,闲话家常,互通讯息,倍觉亲切,乡谊更笃。
1906年三藩市遭遇大地震,瞬间顿成废墟,遍地颓垣败瓦,华埠亦难幸免。乡亲聚会无着,一些热心昆仲眼看世情如斯,乃多次召开都侨大会,讨论购地新建会所大楼事宜,以求一劳永逸,百年大计,长治久安。热心先贤刘殿生、蔡锦阶、刘航、蔡敬初、刘卓棠等诸君的全力奔走呼吁,倡议组织百子会,当向广大都侨乡亲募捐及无息借款购建楼业。倡议一起,博得深明大义的广泛昆仲大力支持,四方响应(尤以当时刘姓的族亲更为踊跃参与)。率于1907年以5500元购得唐人埠士德顿街1129号现址地面,由图经公司以9500元包工包料负责承建。1908年会所大楼落成,新建筑物高三层,成为隆都乡亲的新会址。堂所设在三楼,前座及地下出租经商户为会计师楼与杂货店之用,并于1908年向加省政府注册,正式成为非牟利团体,名为旅美中山隆都同善堂。
二、同善义举·喜获嘉奖
该善堂为求同族相亲、同气相投、同声相应、同义相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尽管在当时还没有完善的会址,但自有互相同善的组织以来,为宗亲谋福利,为社会家乡作贡献之宗旨早已确立与传扬。如在清朝末年,周崧先生原籍隆都龙头环乡人,少怀大志,当对乡人表示:“今后吾若得志,当先振兴教育,为国树人”当他赴美经商成巨富后,即委托周合先生为代表,带款回乡主持建校奠基事宜。不久,壮观的周崧学校便很快落成,为教育邑侨子弟造福千秋万代而誉满中外。该校首创子弟入学不收分文,获当时教育部一等奖。
接着陈宽、李焯楠、李少侬等也解囊捐资兴建学校。有些乡贤则为学校添置桌椅,于家乡设立图书馆和开办夜校。这些善心都侨为家乡捐资办学,发展教育,培养人材及修桥铺路等仁风义举,历年不辍。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3年)三月荣获光绪皇帝特派两广总督岑春瑄、兵部侍郎张人骏为钦差大臣,赏赐本堂红牌金字匾额一幅,上书“乐善好施”赵体金字,成为难得之珍品。现高悬于会所礼堂上,保存完好,作为历史的见证与策励后人。
该堂为鼓励在美都侨学子勤奋向学,为华人增光,特设立奖学基金,每年拨出数万元奖励成绩优秀子弟,令家长与学子得到极大鼓舞。
三、满目青山夕照明
老年都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为社会进步、为下一代成长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当他们步入老年时,理应受到尊重和安置。刘发源、方景云、高汉、刘森榕、胡赞臣、招翅、蔡述朝、陈树鹏等多位先侨大义倡议,奔走发动,通过都侨大会一致同意购置山坟福地。当日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经多方设法,终于在1936年为我善堂投得4.9英亩山地于圣马刁郡,为现今之同善堂坟场墓地,价银为4900余元。但购地后,资金仍严重不足。幸蒙周崧先生慨允捐助购置坟场价银半数,其余半数因时值不景,经济萧条,发动捐款无多。因此面对一座野草丛生的山岗,在修建中难免因陋就简。遂于1945至1947年,第二次发动坟场捐款,再事重修,并得刘祖田先生捐出巨款支持,才有今日之规模。前贤的辛劳,终于为全体都侨显示一幅“满目青山夕照明”的百年乐土、身后无忧的幸福远景。以后,每到春雨秋菊之时,同善堂都按例举行隆重的春秋省墓。
建成的坟场依山面洋,古木参天,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六十多年来已有成千位先侨长眠此地,供后代慎终追远,缅怀先贤,以慰在天之灵
上一条记录:三藩市中山刘族建福宗亲会下一条记录:三藩市中山南塘同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