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界人物 >> 正文  


苏仲英和中山育幼院——记马来西亚归侨苏仲英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1日 作者:陈迪秋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IMG_6689(20181024-110105).jpg


  人物简介:苏仲英,1914年在马来亚出生,由陈粹芬领养,初随孙中山姓。1938年与孙乾结婚,婚后随夫转战抗日战场,战后致力服务于中山育幼工作,抚恤战争孤儿。

 

  苏仲英,这位为中山“恤孤”事业作出贡献的马来西归侨,在抗战后甚为中山人民所熟悉。

  苏仲英,她的身份很特别,她首先是孙中山革命伴侣陈粹芬的养女;其次,孙仲英是孙中山先生的侄孙、中山县长孙乾的妻子;最重要的是,她为中山育幼院作出过积极的重要的贡献。


养女 

  苏仲英是陈粹芬和孙中山的养女。陈粹芬,香港出生的福建同安人。1892年,19岁的陈粹芬在香港由革命党人陈少白介绍认识孙中山先生,此后17年,她跟随孙中山革命,颠沛流离,辗转于香港、日本、马来亚、越南、广西等地。她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运枪械送情报,联络革命党,她在前线为起义军煮饭送水。她照顾孙中山起居饮食,她为革命党人做饭、洗衣、站岗……她是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革命的伴侣。是革命党人公认的“孙夫人”,也是孙家人承认的孙家一份子。陈粹芬出生于贫苦家庭,没念过多少书。1912年,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陈粹芬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总统夫人”一职,主动离开了孙中山。1913年,应孙中山大哥孙眉相约,独自先赴马来亚谋求发展商业,不料生意失败,在寂寞无奈的等待孙眉到来中,她领养了树胶园管工苏焕昌的女儿为养女,那就是苏仲英,才几个月大,长得非常可爱。苏焕昌有多个女儿,很爽快就答应了陈粹芬的请求,那时是1914年。她为小女孩改名随孙中山姓,叫孙仲英,又叫孙容。母女俩在马来亚庇能、怡保相依为命生活,大约在1918年或1920年,孙中山派儿子孙科到星马和菲律宾为革命筹款,孙科路过庇能,特地到怡保探望过她母女俩,除给了少量的安家费外,还询问过陈粹芬是否愿意回中国居住,但陈粹芬没有答应。

 

孙乾的妻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科把陈粹芬母女从马来亚接回香港,不久又接回广州与孙科同住在“余庐”,陈粹芬看管着孙科的儿女。此时,孙中山的侄孙孙乾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在广州燕塘军校担任教官,亦住在“余庐”,因此认识了比自己少7岁,称为“姑姑”的孙仲英,两人很快地产生了感情,而且还谈婚论嫁。因为辈份关系,家里人都反对,但没有人真的可以“做主”。不久,孙乾奉召到南京任参谋部上校参谋,后又被送到意大利陆军大学深造。而孙仲英也于1935年,在广州真光女子学校毕业前被送到夏威夷。时空没有隔断两人的爱情,不停的通信,反而加剧了他们帜热的感情。1937年,苏仲英不顾一切,乘船到意大利,和孙乾结婚了,并且在那里结出了他们第一颗爱情种子,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孙仲英把自己的姓改回了生父的姓——苏仲英。

  1939年,夫妻俩从意大利取道马来亚回国,专程到怡保探望生父苏焕昌和家人。孙乾回国后,马上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从担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到第十一集团通信团少将团长、一八七师少将副师长,在粤北、湘赣等地各个战场上与日军拼死作战,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抗战胜利后,孙乾获得了国民政府颁授的忠勤勋章、奖状。

苏仲英不愿离开心爱的丈夫,她宁愿在艰苦与残酷的战场上与丈夫一起战斗,也不愿在稍为和平的后方,焦虑地盼望,等待。她和养母陈粹芬,带着儿子们一起奔赴抗日战场,抗日的烽火验证了他们美丽的爱情。

 

苏仲英和中山育幼院

  战争结束后,孙乾辞去了军职,出任中山县县长。

  1941年,香港沦陷后,中山县政府再从新会迁到鹤山县沙坪。1943年10月,“中山儿童教养院”在鹤山成立,县长张惠长夫人薛锦迴担任荣誉院长。薛氏发动各商号捐粮、衣服、棉被、金钱等救济饥寒交迫的难童,该院先后收容难童600人。抗战胜利后,教养院的200多名难童迁回中山石岐镇,1946年1月12日,在三公祠成立“中山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和难童,为更好管理。薛锦迴把收容所改名为“育幼院”,专门收养难童。

  1946年底,苏仲英随夫回中山履职。翌年1月,县政府接掌县育幼院。由苏仲英接任院长。同年5月、8月、9月,苏仲英连续被选为中山县新生活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县妇女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妇女委员会理事。而筹办“育幼院”是苏仲英最着力的一件工作,她为救助难童竭尽全力,并由此获得了中山人民的赞赏。

建成的育幼院一角.jpg

建成的育幼院一角

苏仲英在中山县妇女部与同事合影。.jpg

苏仲英在中山县妇女部与同事合影。


  苏仲英接任后,即着手筹建院址,选址在石岐近郊槎桥洛乡“夹杯石”山坡建院,建院费用来源于由宋庆龄以世界儿童基金会名义,向联合国救济总署认领,加上县政府社会福利款和社会人士的捐赠。其时,孙乾县长对育幼院建设十分重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孙县长在悦来街的“张添记”茶楼,自资与社会人士“饮茶”。一杯清茶,一个糯米鸡,或者一碗排骨饭,就是他们茶叙的全部,孙县长藉此动员港澳乡亲或社会人士出钱出力支持育幼院的建设。

  育幼院的第一期工程,先建主楼“沛勋堂”和堂左右两侧的两幢宿舍,教学楼及厨房等生活设施。这是由永安公司郭顺家族捐助10万港元,拨出蓝田公尝和土名大坪园稻田13亩,加上槎桥乡的归侨乐捐的现款和土地来建设的。

  为筹集第二期工程的资金,苏仲英带领育幼院基金委员会的委员,前往黄圃、民众等沙田区募捐了40余万司斤粮食。又在孙县长的支持下向檀香山中山华侨发函募捐,得到檀香山中山同乡会赞助美金1万元。后将其中一宿舍命名为“中山同乡会纪念宿舍”。她还邀请了“小龙剧团”来石岐为建设育幼院义演筹款,共筹得4000美元,她还致函各界人士捐助,得到孙科夫人陈淑英在捐助巨款一笔,石岐商会会长李德联、石岐名人郑道实等,合共捐助国币三千万元。

  1947年,育幼院收养的孤儿增至300多人。寒衣、棉被无着,苏仲英又发动募捐。她以中山县新生活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县妇女委员会理事长名义召开董事会,除向富商和董事募捐外,还委托“新生活”和“妇女会”代为募捐。在发出的27本捐册后的两个月,就捐得3971320元(国币),另一大批其他物资。


孙乾一家.jpg

孙乾苏仲英一家


  时县政府拨出的经费,除支付教师工资,难童伙食、办公经费等,还出现严重缺口,苏仲英又想办法开展“认领孤儿”活动。她一方面发动县内各乡镇公所,每月负责支付稻谷一百司斤作为代养一名儿童,又特别函约国外华侨认养,当时就有15人得到认养,负责费用及衣物。时杨仙逸将军遗孀程度纯校长就领养了一位孤儿。

  为了改善难童的生活,苏仲英还向省救济分署请求拨给食品等物资,计有大米2万余磅,另外还有牛奶、代乳粉、奶粉、罐头等营养品,苏仲英还经常到厨房检查伙食及卫生,又及时发放领得的救济物品,使难童得到温饱。

  苏仲英为考虑300多个难童的出路也极尽办法。育幼院收养的都是在抗日期间流离失所的孤儿难童,长期失去家庭温暖和学校教育。1947年的下半年开始,苏仲英采取了养教相结合办法,以小学的教育形式,把孤儿分成5个班级,授以国文、常识、数学、音乐、体育、工艺等课程,工艺课教以竹器、制鞋、造牙刷、织草席、理发、农艺、理发等,使孤儿长大后有一技之长,可独立谋生。

  除此,苏仲英为中山妇女会等做了不少工作。她举办妇女识字班,开办营养食堂,发动妇女会为育幼院儿缝制衣服,举办耆英会,烹饪班,吸收妇女参加,又成立中山县妇孺工艺品推销社,筹办托儿所,她还资助救济院 、盲人院 、育幼院等。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山海外同志社在石岐烟墩山兴建“中山纪念亭”,苏仲英大力给予资助。1949年2月,纪念亭建成,她主持了剪彩仪式。

  1949年8月,孙乾县长离任去港,苏仲英随夫离开中山。8月14日,育幼院举行欢送大会,育幼院全体董事及当地乡亲、全院师生、员工数百人参加了欢送会,大家对苏院长多年来致力育幼院工作,以及对中山社会公益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微信截图_20181031152529.jpg

苏仲英与育幼院学生合影


  1958年1月5日,苏仲英在香港病逝,享年44岁。遗下养母、丈夫及5个年幼儿子。痛失挚爱,令人无限悲痛。

  1991年,邑人李炽康先生将苏仲英的事迹收集整理编写成《苏仲英小传》刊登于《中山文史》第22辑上。笔者曾多次接待孙乾县长,曾就此文向孙县长查证,孙县长还对文中资料作出更正。又因参与《孙眉传》编写,得到孙必胜先生收藏其母相片多帧,仅借出刊登,以飨读者。中山市侨联、中山华侨历史学会编写《中山归侨故事》,谨参考李先生一文,加上历年收集的资料写成此文,唯望中山归侨对家乡曾作过的、有益的贡献,能鼓舞来者而已。

 


作者为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主编。曾主编出版《中山市华侨志》、《孙中山与香山华侨》等。


上一条记录:【侨界风采 抗疫先锋】高妙葵:在辛苦和感下一条记录:【侨界风采 抗疫先锋】冯培:在一线递交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