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宇航员的先行者张福林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6日 作者: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来源: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华裔宇航员的先行者张福林
张福林
2007年4月张福林在上海交大讲课时展示他在太空拍摄的照片。
张福林在外太空拍摄的地球。
1992年张福林载誉回老家石岐探亲。
■ 刘居上
由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正在绕月飞行,终有一天,中国的宇航员会踏上月球的土地。但读者们是否知道,早在1986年就有一位中国血统的宇航员登上了太空,他就是祖籍中山市石岐员峰村的张福林。
在美国《发现》杂志2003年11月刊评出的第十四届太空科学技术创新奖的6位获奖者当中,排名第一的是就是这位著名的宇航员兼火箭科学家。
纸板箱改装成“太空飞船”
张福林祖籍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员峰村。曾祖父本姓陈,到他祖父赴哥斯达黎加谋生时,由于在那里并无直系亲属,找不到理由移民,结果沿用当时香山华侨最常采用的老办法,即设法向华侨购买一张别人虚报得来的出世纸,以进入该国。张福林祖父买来的出世纸用的是张文廷的名字,因此出国后他只能从此就使用这个名字。不过,他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仍然关注,资料表明,当孙中山在海外宣传革命时,他也是众多的支持者之一。
张福林于1950年出生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地亚哥,从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他在家里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亲自动手解剖小动物,设计玩具火箭,俨然是一位小科学家的模样。
中学毕业后,张福林在银行找了一个储蓄员的差事,做了9个月。他逢人便说,自己打算去美国当一名火箭科学家和宇航员,但每个人对他的说法都嗤之以鼻。1967年,张福林写了几封信给美国的NASA,其中一封寄给了沃纳·冯·布朗博士。布朗在回信中建议他先在科学或工程领域找一份工作。张福林事后说,信的内容其实不重要,回信本身就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世界首位华裔宇航员
1968年8月,张福林带着自己的50美元存款,还有他父亲资助的刚够买一张飞机票的钱,离开了哥斯达黎加。对张福林来说,美国是片陌生的土地。他甚至不会讲英语,因此他不得不首先学习英语,同时想办法上大学。一年后,张福林幸运地获得了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进入该校攻读机械工程学。他的确幸运,因为他的国籍哥斯达黎加与美国的波多黎各少数族裔的英文写法与发音非常类似。张福林所获奖学金原本只面向美国公民,张福林实际上没有领取资格。学校后来意识到这个错误,并通报康涅狄格州议会。州议会最终网开一面,张福林的奖学金保住了。
就在这一年,"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张目睹了整个过程,但宇航员这个职业似乎突然变得遥远了,因为,登月成功后,美国的太空计划似乎已告一段落,上千的宇航工程师正在被解雇。但这反而激发了张福林的另一种热情科学研究。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等离子物理和核工程专业,同时开始研究远程太空探索所必须的核能。1977年,张福林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应用等离子物理和聚变技术的博士学位,并终于成为美国公民,在麻省理工学院德雷珀实验室从事核聚变物理研究。然而,更重要的是,NASA再次宣布为航天计划招募新人。于是他开始提出申请。头一次,因为他当时还未加入美国籍,被拒绝了。第二次,他的申请被接受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召他去看新研制的一种电池及其测试过程。这是NASA破天荒地第一次考虑接纳一位移民做宇航员。随后的几个月,一直是焦急的等待。1980年喜讯终于降临。那天,他接到一个电话:“
1981年8月,张福林成为美国宇航局第一位华裔职业宇航员。
2007年4月,张福林以民间交流的方式,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作关于宇航和火星探索的专题演讲。近年来,他一直在休斯顿约翰逊太空中心领导一个科研小组,研究利用氢气产生驱动火箭升空的巨大热量,技术已在国际领先,期望将来用于执行飞向火星的太空使命。
张福林曾经说过:人类一定会实现奔向火星的载人飞行的。他希望自己还能被选中执行这项历史使命。医生越老越值钱,宇航员也同样如此,“因为,年龄越大越优秀嘛。”
载誉回老家石岐探亲
张福林曾于1992年载誉回老家石岐探亲,并将自己在太空拍摄的照片送给乡亲,以作留念。
有人问张福林在太空的感觉,他说:“当你进入太空时,很快就会感到自己飘浮起来,此时你会想做两件事。首先,你想解开系在身上的皮带,自由自在地飘浮。因为,即使进行过零重力环境训练,但只要没进入过太空,你永远不会确切地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其次,透过舷窗向外张望。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总会有种莫名的感动。迄今为止,我已经飞行过很多次了,这种感觉始终如一。”
上一条记录:梁欣基:绘画目的是典型地表现生活下一条记录:“只要两岸一天不统一,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