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界人物 >> 正文  


在水一方再续木偶情缘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6日 作者: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来源: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在水一方再续木偶情缘

郑珠老人在市侨联向记者讲述木偶故事。

 

出生三乡的郑珠一生痴情木偶事业,定居香港后将手托木偶艺术发扬光大

  

作者/侨联宣 中山日报记者吴娟罗纯

早就听闻关于小雅山房中山木偶的传说了,并且隐约知道有一个郑姓老人执着于木偶艺术的故事。前不久,在市侨联干部的牵线搭桥下,记者终于与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有了一面之晤———1月9日,在市侨联《中山侨联》通讯编辑室,记者见到了郑老。平底鞋、帆布裤、夹克衫,这位80岁的老人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

  郑老多次回三乡,寻访小雅山房三乡木偶剧团的乐友们,回顾并记录当年三乡木偶的辉煌历史,为木偶这一民间艺术的保留而努力。他说:木偶和人们的命运一样,世事难料,唯有祝福手托木偶永无祸劫,代代兴旺。这位出生在三乡,在小雅山房和三乡木偶的熏陶下长大的老人,几经波折,始终都离不开木偶,他牵着木偶,同时,被木偶的线系着,这一系就是一辈子。

关于小雅山房的记忆

  一提到木偶,郑老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而这故事,却要从小雅山房说起。因为,山房中人正是木偶剧团的发起人,此后,木偶剧团演出,也总是找山房伴奏。

  100年前,从义勇消防队聚集乡亲救火的信号,到工余音乐社为例行的巡游而设的锣鼓柜,再到小雅山房音乐社,正如千百年来传唱的《诗经》中部分小雅一样,由其源自民间,生动活泼,因而辉煌了半个世纪。

  1935年,小雅山房参加香港英皇银禧大典,在一片金色的乐器中,头架二弦高高举起,在空中交互穿插,忽上忽下;月琴、三弦时而放在胸前,忽又放在背腰或草帽头顶弹奏;动作锣鼓有板有眼,增味不少……虽则是乐团,却如同旧时精彩的大戏,众多百姓被演出吸引。中山籍著名民乐家吕文成跟随小雅山房乐队,一走就是几条马路。有时走得太近,三弦在转动时撞在吕文成身上,吕文成总是微笑着致歉。

  战争年代吞噬了艺术的土壤,小雅山房的乐手们放下了手中的乐器和厨刀,拿起了步枪、大刀出发,英勇抗日。解放后,1953年石桥村文娱组成立,这是小雅山房复活的希望,然而,文革的到来让这一希望成为泡影。2004年,一位已经失明的乐友对郑老说,他曾在梦中重办小雅山房。

  郑老的父亲,二弦手郑惠壁正是当年去香港的带队队长。从小耳濡目染,小雅山房在郑老的记忆中扎根。为了寻找昔日的足迹,他在香港各个图书馆查找当年的记录,找到了一辑大巡游的照片和那时的音乐,虽然照片已经失色,音乐无法播放,但是在郑老的眼中,这些,都是小雅山房珍贵而难忘的回忆。

在中山木偶剧团的日子

  窗外车水马龙,嘈杂的声音不时传来,一旁的绿色植物正茂密地生长着,郑老对此浑然不觉,他拿出仅剩的几张50年代的剧照,开始充满热情地叙述,他的手在空中比划,好像在操纵着一只只木偶……

  也是100多年前,一名被三乡郑族人称作假老郑的雷州男子郑开源来到此处。他擅刻木偶,又会演木偶戏。被深深吸引了的三乡人开始学习表演木偶,并配上粤曲伴奏。乌石村村民郑金宵成立了中山市历史上第一个木偶剧团,并代代相传,到20世纪初的郑宁,已是第四代。

  《狮子采青》,这个将中山传统民俗融入到木偶表演中的节目,这个在1938年美国三藩市商业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节目,这个1953年参加广东省第一届民艺会上获奖的节目,这个由人操控木偶,由木偶舞动狮子的创新之举,便是郑宁琢磨出来的。不仅如此,郑宁还根据游乐场演出的形式,打破了旧习惯,改革木偶剧的内容、形式和技巧,在广州文化公园做季度长期演出,市民趋之若鹜,外国游人也纷纷前往观看。

  同样是1953年,中山民艺木偶粤剧队成立,借乌石村文娱组排练场排练,在石岐仁山广场的首场演出,打破了男人唱花旦的传统做法,首次由文娱组花旦来唱女声,并使用扩音器,别开生面,吸引了千人群众。日后,改名为中山木偶粤剧团下乡演出的全部道具使用6辆自行车运输,常常是石岐演出散场后,连夜行路到小榄镇,广场上人头攒动,满是群众。说到当时的盛况,郑老拿出一张照片:年轻的郑老身后一群人围在广州文化公园礼堂门口。郑老自豪地解释:里面都挤满了人,这些人进不去,围在外面张望呢。

  在木偶剧成立之初便担任剧务的郑老,一直负责演出的灯光布置、道具制作等,偶尔才客串表演。当时,剧团对舞台进行了诸多改革:台前景、台中景、海底景配合千变万化的闪电、幻灯和录音效果,很早就进入电器化,下乡用的发电机要五十匹。文革后,剧团解散,三十年后,中山的木偶只能在香港博物馆里看到。

三乡木偶依稀可见的身影

  曾经是剧团内独挡一面的郑伯在长江乐园负责电器维修,直至退休,1989年,他定居香港,在与中山一水之隔的地方,重续木偶前缘。

  他告诉记者,1985年,香港华山传统木偶粤剧团成立,由前中山木偶剧团团员陈锦涛统筹,是一个以表演短径杖头木偶为主的粤剧团。在这个剧团的演出中,我们或许还能找到当年三乡木偶的一丝影子。

  作为香港沙田木偶艺术培训中心的指导员,郑老偶尔也登台演出。80岁的郑老在退休后学会操作电脑,亲自动手打字,印发了一本根据香邑小雅山房忆录而成的粤剧掌板,无师自通的《锣鼓经》,出版了《锣鼓经》及和妻子合演的《中国传统木偶粤剧表演》两张VCD。在2006年木偶艺术训练班的新年表演中,郑老凭借记忆演出了当年中山木偶剧团最辉煌的剧目:《狮子采青》。

  在叙述中,郑老一直强调:谁说木偶剧不能生存,不能维持生计,你看看,以前木偶剧团都生存得很好。

  

相关链接

木偶流浪记

作者/乌鸦

  木偶从泉州流浪到三乡再流浪到香港,历经了100多年,曾经辉煌过,灿烂过,却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最终,生命的色彩,一点一点剥落。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流行文化盛行,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不容置疑地霸占了我们的生活,留给木偶的空间狭小得可怜;木偶剧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断裂,以往的生机荡然无存,没有了内生的生长源泉,自然失去了外部的生命力。如今,和郑伯学木偶剧的大多数也是老年人,带着对儿时的美好记忆,重温旧梦。

  然而,我还记得木偶的神奇给孩童时期的我带来的幻想和梦境,我相信木偶的奇遇依然满足今天孩童的好奇心,关键是,创新在何处。从三乡木偶的历史看到,每次的传播、辉煌都离不开艺人融入的新的血液;无论是从泉州传入中山,还是从中山走向世界,木偶都融入了当时当地的新鲜元素,反映了中山人民的包容、开放和创新的品质,因而才能流传百年。

  我被郑老对木偶的执著所感动,感动之余,还是担心:木偶,你的明天会怎样?

上一条记录:中山乡亲程志华登录盛世国典下一条记录:孙中山先生生平(1866~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