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每天都有人来监工”,百年侨房改建侨史文化馆引来村民热心参与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近日,沙溪镇象角村下街6号的平顶屋老建筑修缮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的老建筑,正通过“修旧如旧”的设计建设方式,让曾经闲置多年的百年老侨房,成为凝聚侨心民心的“连心桥”。村党委书记阮建华说:“几乎每天都有村民自发来到改造现场,察看工程进度、提出意见建议。”


DM_20250812083901_004.JPEG



目前,工程已进入到外墙施工的关键阶段。放眼望去,脚手架林立,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通过广泛宣传,众多群众纷纷响应,愿意捐资捐物,尤其是一些老物件和老相片。大家希望这些承载着记忆的物品,能在侨史文化馆里焕发新的生机。





在村侨史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村民们的热情参与成为一大亮点。不少热心村民自发前来充当“监工”,每日散步路过时总会驻足察看进度。大家深知这座侨房的历史价值,认为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同时,对将其改造成侨史文化馆满怀期待,积极为村委出谋划策:有人坚持“修旧如旧”,避免大规模新建,主张保留原有青砖以留住古朴韵味;有人建议把前面的空地改造成广场公园,方便村民休闲娱乐;还有人关注细节,提出调整庭院凤眼树位置以防破坏地基、将旧厕所改建为杂物房并新建厕所等实用建议。


DM_20250812083901_007.JPEG


DM_20250812083901_005.JPEG


走进施工现场,修缮工作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保留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痕迹基础上,对原有建筑结构进行细致的维护与加固。从天花板到砖墙,从木质门窗到装饰细节,每一处都力求还原其历史原貌。目前,脚手架已全面搭建至建筑各层,为外墙的精细施工提供了坚实支撑。内部修缮同样注重历史元素的保留,木质楼梯、门窗及雕花等细节已完成初步修复,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些传统元素的保留与再现,不仅让老建筑的历史韵味得以延续,也为侨史文化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DM_20250812083901_006.JPEG


随着村侨史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推进,这座承载着村民记忆与梦想的建筑,将成为象角村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村侨史文化馆的早日落成,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新篇章!


上一条记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南区北溪第一书记作曲《下一条记录:8月15日起,2026年普通高校入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