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640.jpg


编者按


12月3日,2023年华人华侨(中山)征文系列比赛颁奖仪式在中山纪念中学隆重举行,为进一步加强赛事文化交流,近期,中山侨联微信公众号将推出“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系列,展现选手风采。第七期展示的是小学生作文总赛区二等奖。


小学生作文二等奖(总赛区)


《故乡的八角树》

作者:潘国斌

投稿单位:中山市黄圃华洋学校

指导教师:李秋妹


想到故乡,我就想起奶奶在后山种的那棵八角树。在我上学的这几年里,几乎所有关于故乡的回忆都可以用八角树来代替。所以,想到爷爷奶奶时,总是会有树的影子浮现在脑海里。


八角树是我爷爷和奶奶年轻时种下来的,算起来大约有40年了。虽然会有些动物把树压弯,但是它生命力很顽强,仍然伸展着枝叶为我们乘凉。它的身躯无比粗糙,但它却在每年春季.秋季里为我们结出又肥又厚的八角。


在我小时候,故乡的大人们不知道用什么炒菜、烹饪最香,于是,奶奶把种的八角奉献给了大家,因此,乡亲们很喜爱我的奶奶。


八角用来做菜味道是极美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用石子砸八角,一个个八角从树上落下来,我们把它们捡起来,擦擦八角身上沾的泥土,之后满心欢喜地拿着八角回家让奶奶给我们做八角红烧肉。


过年前我们都会把成熟的八角全打下来。盼到“打八角”的那一天到来,我们会全家出动一起去“打树”,我和姐姐负责提竹篮来捡八角,爸爸负责拿竹竿敲打八角,爷爷站在一边指挥,而奶奶和妈妈则会在八角树边上的菜地里摘菜。


当然,我和姐姐怎么会甘心一直做个“捡八角”的“小蜜蜂”呢?在经过我和姐姐的死缠烂打,爸爸就会同意我和姐姐参与到打八角的阵营中。我喜欢用石子砸八角,我从地上捡起一些大小合适的小石头,向着一个个八角砸过去,可第一次砸了个空,第二次我眯着眼睛瞄准八角,把石头砸过去,八角终于落了下来,我高兴极!像是做成了一件什么大事,爷爷和爸爸瞧我满脸得意的样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没理会他们,继续砸,越砸越有手感,八角一个接一个纷纷掉下来,有些砸到了我们的头上,有一些砸在石头上,发出响声,好像是在奏乐。我和姐姐抢着、笑着、捡着满地奏乐的八角,那一刻后山有满地的八角,也充满了欢声笑语。满后山的笑声把放养在后山的鸡群都惊得飞起来,落在树枝上打鸣,这样幸福的时刻烙印在了我的心底里。


在收完八角回家的路上,乡亲们会过来问我们要一些,他们有想用钱、水果、猪肉等东西来换,爷爷说:“好东西就要一起分享,不需要拿东西来换。”爷爷的话深深地记在了我的脑海里。八角拿回家后,手巧的妈妈会用八角做出好几道美味的菜,我们都很喜欢吃。


到了我上小学的年纪,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中山上学,这里没有八角树,但妈妈偶尔会从市场买些八角回来做菜吃,但不管妈妈下多少颗八角,我总觉得买的八角比不上家乡的八角。


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八角树不仅长在了故乡的后山,也长在了我的心里,无论我去到那里,我都永远记得故乡的八角树。



《向祖父致敬》

作者:刘心妍

就读学校:中山市沙溪镇龙瑞小学

指导教师:高洁珊


清明节到了,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与父亲撑着雨伞走到祖父的墓前,双手将一束康乃馨献上。亲朋好友也扫起了墓。在我的印象里,祖父于我5岁时便去世了,所以他在我的脑海中十分模糊。过了一会儿,父亲坐在石椅旁,对我说:“你想不想知道祖父的过去?”我疑惑极了,问:“什么过去?”父亲笑了笑,陷入了回忆。


以前,祖父的年代还处于战争时期,村内十分紧张,连干活、吃饭、睡觉都不安稳,生怕日军突然袭击,所以搞得人们诚惶诚恐,民不聊生。当时年仅十八岁的祖父明白,这样下去,大家会因心理作用而越来越害怕,只待在家中,不肯出来,那这样谁种粮食?谁养牲畜?这与等死有什么区别?于是,祖父用力敲响村里的铃铛,让大家聚集于村口。他站在石头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人们,声音响彻整个村子:“大家听我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你们整天那么害怕日军来扫荡村子,活都不干,就全跑屋子里,庄稼都枯死了,以后谁来种?这跟自投罗网有何区别?乡亲们,我们必须得有足够的食物才能去和日军对抗啊!”人们恍然大悟。没过几天,村里再度热闹起来,所有人都养起牲畜和种起了麦子,经过祖父的发言,已经没有人惧怕日军了,一个个都热血沸腾,把它看成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祖父真厉害!”我不禁感叹道。父亲眼中也是满满的崇拜:“不止呢,后来也是他组织乡亲们一起在屋子里挖一个地洞,里面用来藏放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平时则用家里的米缸遮住,如同什么也没发生。日军入侵时,只用钻进入地洞中就能躲过一劫。”父亲眼中的崇拜转化成了敬佩,又说了下去。


“在祖父二十二岁时,村里突然下了好几场雨,庄稼淹没了,食物的来源也断了,只剩下人们自家养的牲畜,可是牲口再怎么繁殖也赶不上人们饥饿的速度,渐渐地,人们养的牲口所剩无几了。更糟糕的是,不知是谁把日军朝这边来的消息传开了,村民顿时绝望了,地洞的食物都快没了,不被日军打死,都会饿死。祖父很苦恼,村支书告诉他日军特意挑了这个时间来,因为他们明白村民一定躲在了某个地方不出来,但现在庄稼没了,牲口也快没了,要如何撑下去呢?听后,村支书以为他会绝望,但没曾想祖父突然兴奋起来,让大家把为数不多的食物大部分给了一位小孩,把他喂得白白胖胖,在日军到来那一天,祖父让小孩在‘玩耍’时‘不小心’碰上日军,日军看见一个小孩都如此肥胖,以为村里有许多食物,大失所望,扫荡了一天就回去了。”


我听后,不禁觉得祖父太聪明了,然后望向身后连绵起伏的青山和蔚蓝的天空,问:“爸爸,祖父为何葬在这?”


爸爸边眺望远方边说:“你祖父一辈子都没出过村,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你祖父葬在这里不就能看见村子内外的美丽的风景吗?”


我笑了,祖父,以后,我来替您看这个世界吧,带您看看今日中国的大好河山、国泰民安。您的这段历史,我会一直记得,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向您致敬!



《寻“根”之旅》

作者:郑文超

就读学校:中山市沙溪镇龙瑞小学

指导教师:胡健云


一个周末的早上,妈妈说要带我和妹妹去三乡“探亲寻根”。我一脸茫然地问道:“妈妈,我们不是新中山人吗?我们有亲戚在中山吗?”妈妈一脸笑嘻嘻的,却没有回答。我揣着一肚子的问号,牵着睡眼依旧惺忪的妹妹,坐上妈妈的“小毛驴”出发啦!


周末的清晨,路上的车辆很少,连太阳都懒洋洋得藏在矗立在双向六车道博爱路两旁的高楼间,时不时睁开眼睛透过车窗照射着我们。约莫半个小时,妈妈开心得喊着“宝贝们,欢迎来到雍陌!”


“雍陌?三乡雍陌?妈妈,是不是位于岐澳古道南干线上因郑姓先祖郑子纲为人孝悌、行善积德,乡人以其号雍陌命名的那个?”“妈妈,是不是雍陌村民很多都姓郑,跟我们一样说闽南话的?”“妈妈,是不是郑观应故居在这里……”我一听到这个地名,激动不已,接连不断的问题如连珠炮般一个接一个。原来前几天不经意间跟妈妈说想去参观郑观应故居的想法,妈妈竟然放在心上。


一下车,刻着“雍陌”两字的三进门石牌映入眼帘。我们走在干干净净的青砖路上,道路尽管只有允许一辆车通过的宽度,但却不觉得狭窄。建在小路两面的房屋,大大小小,高矮不一,风格各异,但却是整整齐齐的,像站立的主人们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路上行走的路人时不时在互相打着招呼,嬉戏打闹的孩子们在我们身边穿梭,两边的店铺也时不时传出来一段段一曲曲优美音乐,食物的香味也时不时淘气的闯到我们的鼻子。而我们被这眼前宁静温馨的场景迷住了,东瞅瞅、西看看,还时不时吞咽口水。


兴奋之余,我还兴致勃勃地给妈妈和妹妹当起了小导游。我告诉她们,雍陌村除了跟我们同姓的,还有黄、欧、谭、李、陈等28个姓,汉族人讲闽南方言。村里有很多南洋风格的建筑,现存有500多座,其中有著名的郑观应故居、西堡郑氏家族宅居古建筑群、郑家大院、黄家大屋和旧洋楼等。村里宗祠有10座,除了郑雍陌公祠、西栅郑公祠和鹤洲祖祠外,其他的都不作为宗祠使用。站在郑雍陌公祠,摸着蚝壳做的外墙,我还悄悄告诉妈妈,在正门一侧高出地面的平台,竟然叫钓鱼台。这些建筑有很长的历史,曾经也许破烂不堪,但是经过国家乡村振兴斥资修复,修旧如旧。


走进郑观应故居,一块长2.35米、宽0.65米石匾镶嵌在门框上,石匾上刻着“秀峰家塾”四字。我特别自豪地告诉妈妈,郑观应故居是郑观应和兄弟为纪念父亲郑文瑞去世10周年而修建的,郑观应是中国立宪提法的第一人,作为与郑观应父亲同文字辈的我,特别自豪。我也要好好学习,掌握一身本领报效祖国。


妈妈被我的一番豪言壮语逗乐了,她温柔地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宝贝,妈妈希望你们能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周恩来爷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更希望你们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自豪!”


时间飞快,很快就到返程时间,我跟妹妹玩得兴高采烈,不舍得离开。妈妈说:“现在交通这么便利,一个油门就可以‘回乡探亲’!”


望着秀美乡村——雍陌村渐渐远去,寻“根”之旅虽结束,但我的寻“梦”之旅已开启……





《拳拳赤子心 悠悠桑梓情》

作者:刘翰聪

就读学校:中山市沙溪镇龙瑞小学


指导教师:刘月初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今天,我们家迎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他是我的表叔。表叔小时候就跟随家人移民到美国定居,三十年来只回过几次国,上一次回国大概在九年前,妈妈说那时候我才刚会走路,自然对表叔没有印象。


面对这位陌生的表叔,我心里紧张死了:一会要讲什么好呢?讲英语,我才会几句;讲普通话,又怕表叔听不懂。最后我有点拘束地跟他打了个招呼:“hello!”。表叔可能察觉到我的小尴尬,热情地过来搂着我的肩膀,并且用家乡话说:“真乖!我们讲隆都话,我们现在一家人在美国,除了讲英语,普通话,粤语,我还要求在全家人在家里一定要讲隆都话,我们隆都人不管去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家乡话,这才是我们的第一母语。”听到表叔的家乡话,我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并且主动请缨充当表叔的“小导游”,带表叔回到村子里走一走。


我们的故乡旧称隆都,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个著名的侨乡,这里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表叔说不管离开多少年,他依然忘不了浓浓的乡情,但是祖国发展日新月异,故乡的乡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如果没有我带着,怕是回祖屋的路都找不到。其实何止是表叔,就连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也明显感觉到村里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妈妈说这是得益于党的乡村振兴计划和美丽乡村建设。


“表叔,你记得前面那家小卖部吗?爸爸说那家小卖部已经经营了几十年,你们小时候也经常去那里买酱油,还打翻过酱油!”我指着巷子尽头的小卖部对表叔说。表叔默默一笑,何止打翻过酱油?以前路不好走,还要拿个碗去买酱醋,碗也打烂过,酱醋也洒过,钱也掉过几回,回家没少挨骂。“那我可比你幸运多了!”我兴奋地跟表叔分享着我的童年趣事:一年级的时候,妈妈让我去小卖部买一瓶酱油,当我买完走出小卖部时,脚不小心踩到泥坑摔了一跤,酱油也被打烂了。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老板娘奶奶把我扶起来,告诉我不用担心,她来收拾就好了,又重新给我一瓶酱油,没有重复收钱,并且叮嘱我好好走路,石子路滑,不要再摔倒了。小时候村里的路很多都是石子路,泥沙路,下雨后还有一个个水坑,我还学佩奇跳水坑呢。后来,村里面进行改造,道路都铺上了水泥,投放了共享电单车,妈妈经常扫码租用共享电单车载着我在周边观光:沿着环村路,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四季美景各不同;村内,水泥道路纵横交错,宽敞的马路取代了过去的乡村小道,路两旁的洁白墙壁上画满了各式壁画来展现传统文化和科教宣传,公园和庭院新增了很多康体设施丰富了村民的文体生活。记忆中,我只有过一次打翻酱油的经历,因为没多久,村里面的电子支付和送货上门服务已经很普及了。家里面购物,可以足不出户,妈妈直接在手机下单,由跑腿或者骑手送货到家门口,而我只需要在家门口等取货就可以了。表叔惊叹,故乡的电子支付和电商发展让生活更安全和便捷了。


经过小卖部深入村子里走,就到了表叔的祖屋,这一片几乎都是华侨的老房子,爸爸带我来过几次,这里变化倒不大,老旧的建筑却蕴藏着无尽的回忆与故事。表叔在祖屋回忆完他的童年,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爸爸带我们到附近一家老字号菜馆吃饭,我们点了:白切鸡,沙溪扣肉,松子鱼,焖洋鸭等。表叔夹起一块沙溪扣肉,小心放入嘴中,细细地咀嚼着,眼里居然盈起了泪花。他深情地说:“春回大地百花开,锦绣中华尽戏台。家乡已不是原来的家乡,可家乡依然是昔日的家乡!家乡在,根还在!看来,我还得常回来看看啊!”


我突然理解了表叔的深情,那是对家乡发展的感概和欢欣,是游子对故乡的悠悠情思,更是血脉相连浓于水的刻骨铭心。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不管过去或将来,故乡的一切都终将扎根在一代代隆都人的心中。



《“筷”乐中国,“筷”乐成长》

作者:许思源

就读学校:中山市沙溪镇龙瑞小学

指导教师:林丽奋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东西,古称箸。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中华儿女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进食工具,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筷子,意味着关爱、传承、团聚……


在我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幼儿园的老师在每天吃早餐、吃午餐、吃下午茶的时候,都会叫我们用筷子。在幼儿园第一次用筷子的时候,我拿着筷子夹菜,一根菜都夹不起来,我东张西望,想看看周围的同学是怎样使用筷子的,也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摆弄筷子,但是连一根菜也夹不起来,我急得都快要哭了。这时,老师走过来了,耐心地说:“孩子,不用急,慢慢学,耐心学,你定能学会的!”老师真厉害,能看得出我的心事。于是,我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终于有一天,我顺利将菜夹到碗里,又顺利地送到嘴巴!顿时,我开心极了,我情不自禁欢呼起来:“我终于学会使用筷子了!”这背后饱含着师长对我无尽的关爱。


一双筷子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平时在家里,我也是用筷子吃饭的。记得又一次,奶奶做了我喜欢吃的可乐鸡翅,望着香喷喷的色香味俱全的鸡翅,还没等大人动筷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妈妈看到了,立马严厉地批评我:“长辈没动筷子之前,晚辈不能动,这是对长辈的尊敬!”平时,妈妈还潜移默化教会我很多餐桌礼仪:夹菜夹上面的,不要用筷子搅动底下的;夹菜时每次少夹一些,离自己远的菜也少夹一些;吃饭时不发出声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这些规矩的陪伴中,我渐渐明白了何为礼仪,餐桌上的筷子礼仪就这样伴随我快乐成长!


在海外,有很多华侨仍然坚持用筷子吃饭。今年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家子和从美国回来的姑婆一家子聚餐。期间,我观察到姑婆一家虽然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三年了,但仍然能讲流利的中文,依然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津津乐道。更让我惊奇的是,跟我年龄相仿的弟弟妹妹也能娴熟地使用筷子。我好奇地问妹妹:“在美国不是用叉子吃东西吗?”妹妹说作为一名中国人,从小爷爷奶奶便教他们用筷子吃饭。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早已深人他们的骨髓,成为他们血液的一部分。


“中华同根,文化同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通过对一双筷子,让人们看到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一双筷子,将海内外游子紧密联系在一起。



往期回顾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①——小学生作文特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②——中学生作文特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③——诗词联特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④——小学生作文一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⑤——中学生作文一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⑥——诗词联一等奖


上一条记录:粤港澳大湾区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在中山下一条记录:情系侨胞,情暖侨心,民众街道开展侨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