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全文公布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8日  来源:中山发布

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

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在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年12月26日)

郭文海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和“1+1+9”工作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发愤图强,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三重冲击”,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3400亿元,经济止跌企稳,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质效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五年增加37.2%,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8.6%。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增至1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获批省大型产业集聚区。成功举办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提速,引进光子科学中心和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建成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达2300家,居全省第5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增至50个。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顺利完成监察体制改革和市镇两级机构改革。翠亨新区统筹南朗、火炬开发区统筹民众、小榄与东升合并“两统筹一合并”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跻身珠三角第一梯队。深中通道加快建设,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药品进口口岸。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5,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低。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教育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68所,新增公办学位4.8万个。建成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金字山公园等一批项目,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中山贡献”。


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第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第十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山纪念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达标率、优秀率双100%。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中山建设扎实推进,民主法治不断加强。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高质量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六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获评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第四次捧回“长安杯”。尤其是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团结带领全市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科学果断决策,有效处置了今年“5·21”“7·22”两次疫情突袭,受到省委省政府表扬。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贯彻执行省委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各领域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高质量完成村级换届工作。模范机关建设大力推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不断巩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成效显著,政治生态好转。


这些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省委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家团结一致、克难奋进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四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家,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纵向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横向对比,清醒认识到大家普遍反映的,当前制约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逐步掉队。GDP总量先后被周边城市反超,从长期位居全省第5位降到了第9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工业投资总量连续多年在珠三角九市垫底。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镇街财力弱化和不均衡问题突出。


二是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全市开展监测的1028条河涌中劣V类的有459条,占比高达44.6%,其中黑臭377条;全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缺口达1575公里,被中央环保督察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三是土地瓶颈突出。工业用地碎片化严重,全市33.7万亩工业用地中,近七成地块面积小于10亩/宗;利用低效,可以开展“三旧”改造的26.8万亩用地,平均容积率仅为0.91,“散乱污”企业集聚。房地产占比过高,严重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制造业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挑起大梁;大企业、大项目缺乏。


五是交通不畅。交通规划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外部与周边兄弟城市联通不畅;内部道路主框架未形成,市域瓶颈路多,市区与镇街之间、镇街与镇街之间不能快速通达,交通发展任务繁重。


六是营商环境不优。企业反映我们有些干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项目落地慢。


七是民生短板明显。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紧张、分布不均,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缺口大,难以满足广大市民需求。农村发展亟待加强,农村面貌亟待改善。


八是干部作风不实。这问题那问题,归根结底是干部队伍作风问题。许多群众企业家反映,有的干部重说轻干,表态时说一套,工作时做一套;有的干部过去乱作为,现在不作为,不做事不犯错,给自己上“双保险”;有的干部工作按部就班,满足于小日子过得舒服;有的干部思想不解放,视野不开,跟不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硬骨头”。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中山父老乡亲高度负责、对中山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掩盖、不埋怨、不回避、不推脱,不在矛盾和问题面前却步、不作为,敢于、善于直面问题,敢于、善于挑战不可能,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坚决啃下“硬骨头”,推动中山发展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创中山发展新辉煌。



二、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今年是我们党的百年华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对标对表,按照总书记、党中央指明的方向、确定的路线开展工作。要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坚决落实好省委“1+1+9”工作部署和省委的工作指示要求,不断深化对中山市情镇情村情的认识,找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项一项化解突破。要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功夫,深刻吸取广州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的教训,不做虚功,杜绝留痕留迹不留心、学用两张皮。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不接地气、乱作为等歪风邪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要传承发扬“十个坚持”历史经验,走对走实走好中山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三、知重负重、坚定信心、感恩奋进,以再创业的激情、赶考的姿态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讨论时,殷殷嘱托要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这是总书记对中山发展山高水长的极大关怀厚爱,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2018年以来,李希书记先后6次到中山调研考察,今年以来,李希书记更是先后3次到中山。每一次都给中山加油鼓劲、把脉问诊、关心指导,特别是赋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的定位。我们要知重负重、坚定信心、感恩奋进,坚决扛起历史使命,扎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开创新局面,我们拥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中山是开风气之先的好地方。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振兴中华的希望;郑观应先生等杰出乡贤“睁眼看世界”,引领风气之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罗三妹山发出了“不走回头路”的时代强音,激励中山人民沿着改革开放的大道奋勇前进,创造了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等多个“全国第一”,“威力”“小霸王”等“中山造”畅销天下,古镇灯饰等“一镇一品”特色鲜明,成就了中山“广东四小虎”的赫赫威名。百年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已融入中山人的血脉,成为鲜明的城市品格。这是我们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开创新局面,我们拥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优秀的干部群众企业家队伍。今日中山,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企业家队伍勇立潮头,有视野、有胆识、有能力、有家国情怀;广大干部群众有血性、不服输,始终憋着一股干劲。全市上下强烈地希望把中山发展好建设好。这是我们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底气所在。


——开创新局面,我们拥有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当前,我们中山正面临“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深中通道是我们中山拥抱深圳、香港的黄金大道,是我们中山新一轮大发展的光明大道,是我们中山进一步开放的康庄大道。我们中山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处于深港、广佛、珠澳三大极点之间和横琴、前海“半小时通勤圈”,周边紧绕着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以及维多利亚港、南沙港、盐田港、蛇口港、高栏港五大国际港口,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战略支撑地位、枢纽功能呼之欲出。这是我们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绝无仅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重大机遇面前,我们务必以再创业的激情、赶考的姿态,抢抓不放,奋起直追,赢得主动,赢得中山更加美好未来!



今后五年,我们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总书记对中山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省委的工作指示要求,以及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推动产业发展更加高质、城乡品质更加优良、生态环境更加友好、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社会治理更加高效、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要做到“六个必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抢抓机遇,传承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必须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最大限度保障工业用地空间;必须发自内心呵护企业家、高效服务企业,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中山干部群众期盼做的事。


各位代表、同志们,目标就是方向,使命就是担当。中山发展的美好愿景,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绝不是按部就班、闲庭漫步就能实现的,绝不是一团和气、不温不火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和血性,以超常规之举开创中山工作新局面,不负嘱托、不负未来、不负先贤、不负中山人民!



四、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奋力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


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我们要敢于先行先试、抢抓先机、赢得主动。


抢抓深中通道历史机遇,主动学习拥抱深港,强化“东承”功能。深中通道让中山与深圳紧密相连、融为一体,香港也近在咫尺。我们要凝心聚力、坚定不移向东发展,积极主动争取深圳香港支持,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桥头堡,引领带动全市全面学习拥抱深港,深度对接珠江东岸。


高能级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翠亨新区。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打造面向未来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区、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支持翠亨新区申报国家级平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发展、营商环境等领域大胆改革、先行先试。马鞍岛片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功能,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争取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吸引优质总部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建设成为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南朗片区要打造一批高端主题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机器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科技型、创新型高端制造业,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打造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高地。加快完善高端教育、医疗、酒店、会议中心、体育休闲、公园绿地、人才住房等公共服务配套,努力将翠亨新区建设成为中山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聚集、营商环境、城市配套、体制机制、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的高地,成为大湾区创新人才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突出火炬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进一步优化提升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发展定位、产业方向、功能布局,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坚持“高”“新”产业定位,聚焦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光电信息、检验检测、数字创意等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引育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培育更多创新标杆企业。联合深圳共建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协同布局深圳链主企业及上下游资源,打造万亩级深中合作创新区。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升功能品质。


多领域全方位学习拥抱深港。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我们要动员全市干部群众企业家全面学习深圳思想观念,千差万差,思想观念之差,思想观念之差乃成败之差。我们要以开放视野、务实作风着力推动“六个协同”。推动规划协同,全面对接深港都市圈规划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规划,探索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有序衔接。推动创新协同,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构建“广深港澳研发+中山孵化产业化”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协同,对接深圳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对接香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做实做好深中产业拓展走廊。推动营商环境协同,对标学习深圳营商环境政策,对标学习复制前海改革创新经验,对标打造同城一体化营商环境。推动交通协同,加强轨道交通、水上交通、公共交通谋划,构建多层次更便捷的深中交通通勤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协同,深化教育、医疗、文化、人才服务等领域合作。


加快“南联”步伐。大力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动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药品进口口岸作用,探索“澳门药批+中山制造”等模式。依托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聚焦生命健康、金融科技、数字创意、跨境商贸、文化交流等领域,共建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珠海在城乡规划、基础配套、环境美化等方面协同联动,共建“珠中澳”优质生活圈。特别要用好长达54公里的滨海岸线资源,与珠海共建具有浓郁风情的湾西情侣路。


深化“北融”发展。主动对接广州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充分利用好南沙港铁路枢纽作用,加快南沙港铁路客货运站场建设,打造连接中欧班列的现代综合物流中心,以及“一带一路”陆路货运重要节点。加强与佛山产业链协作,推动北部片区与顺德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具活力的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发挥“西接”作用。加快与江门及粤西城市在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携手做实粤港澳大湾区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


五、坚持科学治水,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直面水污染问题,坚持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坚持治、养结合,打一场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努力实现江河安澜、秀水长清,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坚决扛起水污染治理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按照“三通三控一平台”总体思路,推动管网畅通、河清岸通、水系连通,严控工业、生活、面源三大污染,建设“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确保治水治根。统筹制定治理方案,实施“一流域一策”“一河一策”,开展多途径、最严格的工程质量、资金绩效监管,决不允许出现腐败工程、烂尾工程、无效工程,确保治一条成一条,打造一批水清岸美的样板工程。发动全民治水,形成“水治理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确保按时完成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目标。


全力构筑“山、水、林、田、湖、海”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屏障。充分利用五桂山丰富的自然生态禀赋,建设好中山国家森林公园,把五桂山全域打造成为“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湾区绿谷”。深化大气、土壤污染防治。高质量规划建设滨海、滨江生态岸线。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各位代表,同志们!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信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中山必将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绿色必将成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六、坚持工业立市,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土地瓶颈已严重制约了我们中山工业发展,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难,招商项目落地难,难在工业用地空间不足。空间在哪儿?就在26.8万亩村镇低效工业园。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事关产业空间、生态环境、城镇形态、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如果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推不动,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整理出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深中通道将成为“深中过道”,机遇将成为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我们要站在中山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坚定地闯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更好更实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之路。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连片改造,打造一批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由市镇统筹,定产业主题方向、定规划建设标准、定企业准入标准。


二是坚持以“工改工”为主。从规划上最大限度保护和拓展制造业用地空间,严格控制工业用地转商业商住用地。建立工业用地综合评价体系和准入标准,防止新出让工业用地再次碎片化。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对权属村集体和私人(企)的低效工业用地及厂房制定针对性改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改造积极性。对6万亩村集体低效工业园,鼓励使用政府挂账收储、改造权公开交易等改造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改造积极性。对20万亩私人(企)低效工业厂房,以合作共赢为导向,鼓励通过多宗归一改造、政府(社会资本)统租统管等方式聚零为整、连片改造。鼓励各镇街结合实际探索更多改造路径和模式,形成沙场赛马、万马奔腾的竞跑局面。


四是坚持蹄疾步稳,在深入细致工作中稳中求进推动改造。坚持用心用情用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最大限度争取群众、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妥善腾挪安置好规上企业、产业链配套及成长型优质企业,引导鼓励优质企业将搬迁腾挪的过程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坚决依法果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和不符合准入标准的落后产能企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破解土地瓶颈时不我待、刻不容缓。但确实很艰难,我们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唱响《敢问路在何方》,以路在咱们自己脚下的果敢,稳中求进,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七、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巍巍五桂、泱泱岐水,孕育了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杨殷、四大百货创始人马应彪、粤乐宗师吕文成等一大批闪耀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的乡贤俊彦,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美食文化。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文化兴城五年计划,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全面提升中山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


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孙中山文化资源是人文湾区建设的“富矿”,是中山文化最闪亮的名片。要提升孙中山故里旅游区5A景区建设水平,打造孙中山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让孙中山先生的宝贵精神看得见、摸得着、深入人心。办好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功能作用,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中山积极贡献,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提供交流交往平台,最广泛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以桂山岐水为纽带,推动孙中山故居、郑观应故居、杨殷故居、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岐澳古道等活化升级,串珠成链打造环五桂山文化带;谋划打造岐江河“百里芳华”和红色中山、侨乡中山、创意中山、味道中山等特色文旅路线,加快推进中山欢乐海岸、榄菊湾区博物馆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创建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引进培育一批高端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创人才,打造名人大家工作坊,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文艺精品,讲好“中山故事”。


以文化赋能美丽乡村建设。保护、活化、利用好乡村古建筑、古树、古井、古桥等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咸水歌、菊花会、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吸引八方来宾到翠亨村感悟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到雍陌村品读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到沙涌村感受近代百货先驱马应彪的家国情怀,到大环村欣赏粤乐宗师吕文成的《平湖秋月》《步步高》,传承和弘扬中山历史文化。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唱响时代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继续办好“中山慈善万人行”,深化“志愿中山”实践,全方位构筑精神文明高地,让美丽中山更加文明、文明中山更加美丽。


八、坚定不移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工程,厚植营商文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中山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一面旗。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文化氛围。要坚定不移地全面对标学习深圳等先进地区经验,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让改革再次点燃中山的青春活力、创业激情。


用心用情呵护企业家、高效服务企业。企业家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关心呵护企业家、无私高效服务好企业是我们的天职。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说了算。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就是营商环境改革的发力点。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贴心高效服务,打造全国企业办事最便捷、项目落地最快速的城市之一。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广大干部坦坦荡荡与企业家交往,做到“清”而又“亲”、“清”上加“亲”。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全覆盖挂点联系规上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加快清理我们制定的、经实践检验不利于发展的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势能和企业的动能,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扁平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深化完善市直管镇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市镇事权、财权和人力资源,既让市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充分激发镇街活力。大力推动国企改革,组建投资运营平台,在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中山国企担当。


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力鼓励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深耕拓展国际市场。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加快融入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改革。发展跨境电商,争取中国(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综合保税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


九、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


中山以家电、灯饰、五金、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我们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力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企业研发创新扶持,进一步健全“揭榜挂帅”制度,支持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大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着力引进一批创新团队和人才,争取更多科技成果在中山转化应用。创新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加快组建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推动设计与产业融合,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强身健体、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制定政策,全市至少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一群一策”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企业,引进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转变。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生物医药,充分利用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平台,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与全省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基础较好的产业,大力补链强链延链,培育“链主”,打造若干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四大极具潜力的产业,力争在关键和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充分发挥招商指挥部作用,统筹全市力量面向全国全球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继续做实稳企安商,精心高效服务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这是最好的招商引资。


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出台专门政策,“一企一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向百亿千亿级企业迈进。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扶持发展好中小微企业,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用质量擦亮“中山制造”品牌。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企业家再造工程,培养一大批年轻企业家,扛起中山未来发展的重任。


十、坚定不移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打造内通外联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要致富先修路。要站在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中,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山内通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深中半小时、湾区一小时”通行圈,促进产业、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便捷流通、汇聚,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加快推进“四纵五横”“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建设。加快G105国道改造升级,与北外环路、长江路、博爱路共同组成“快速内环”。加快沙港公路、逸仙路、南外环、西二环等的串联衔接,打造“快速中环”。加快推进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西环高速建设,推动西环高速、东部外环高速,与广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串珠成链,形成“高速外环”。通过构建“四纵五横”“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让所有镇街快速接驳、无缝对接深中通道。


前瞻谋划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等周边城市的轨道交通衔接,积极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全力推进深江铁路、广中珠澳高铁、南珠(中)城际建设,争取深大城际西延线、佛山地铁11号线延伸至中山。高水平推动中山站、中山北站升级改造及中山西站建设,加快启动中山南站等站场规划研究。


加快畅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完善交通建管体制机制,坚决防止“九龙治路”。科学治堵,打造“智慧交通”,打通交通堵点、断头路、瓶颈路,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最大限度提升老百姓出行便利度、舒适度。


十一、坚定不移继续实施好“强中心”工程,引领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中心是引领城市集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一座城市总有一个中心。要继续以“强中心”完善城市功能、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引领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强中心提升城市首位度。高水平研究规划中心城区,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中山医疗、教育、服务业等公共服务配套的高地。加快推动老城区更新、城中村改造,留住城市记忆,留住美丽乡愁,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孙文西路历史街区承载着中山人的辉煌印记,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要高水平规划设计,强化历史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升商业业态,点亮夜间经济,打造成为讲述“老城故事”、寻觅“老城记忆”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广大市民和海外乡亲的心灵守望之地。加快岐江新城建设,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强化高端生产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能力供给,有效疏解老城区功能。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引领镇街结合各自特点建设特色小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结合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谋划推动农村形态风貌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科技农业;积极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股权管理机制。强化村民“自己家园自己建”的意识,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充分彰显望山见水、生态宜居的岭南水乡特色。


以绣花功夫做好精细化管理。实施“美丽中山”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推进智慧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理顺市镇城市管理机制,提升城市智慧、高效、便捷、精准管理水平。用“绣花”般的功夫,把交通堵塞、停车难、城市内涝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


十二、坚定不移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枝一叶总关情,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大力推进富民增收。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坚持就业优先,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拓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支持多渠道就业。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稳步提高困难群体保障水平。做好东西部协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财政再困难,也尽可能不困难教育。要加快补足中小学及幼儿园公办学位缺口,推动“双减”“民转公”政策落地。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市人民医院扩容提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争取承办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托育服务。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山”。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大力推进法治中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用好地方立法权,抓好“八五”普法。提升“大数据+网格化”社会治理水平,努力将矛盾解决在源头、问题化解在基层,全力护航中山高质量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思维,完善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落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公共安全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让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市民更安心。


十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朗朗乾坤、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办好中山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铁腕治政,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中山铁军,为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市委常委班子做起,建设政治坚定、民主集中、团结协作、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掌握领导权、话语权,打赢主动仗,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抓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党组织向“最后一百米”延伸。深化“头雁”工程,实施村(社区)“两委”班子能力素质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完善“大工委”“大党委”工作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持之以恒转作风,建设一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中山铁军。当下中山唯大力转作风,方能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推进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坚持“担当作为者上,重说轻干者让”,把事业、岗位留给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干部,留给真心实意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干部。注重在治水、“工改”、招商、防疫等战场一线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对庸政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坚决处理。推动干部队伍大兴以上率下之风、主动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务实实干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团结奋斗之风、担当作为之风、勤政廉洁之风。市委每年要命名一批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激发全市上下日夜兼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党管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实施“香山英才计划”,充分发挥中山留创园、中山国际人才港等平台作用,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热土。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努力让八方人才在中山顺心创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坚持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治水、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对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的绝不手软。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推动巡察监督、警示教育等常态化制度化,抓早抓小,坚决遏制违法违纪增量。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制定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容错纠错、激励保护政策措施,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最大限度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最大限度保护激发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各位代表,同志们,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为民主党派、港澳台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言献策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武装、老干部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抢抓机遇没有局外人,开创新局没有旁观者!只要全市上下每一个人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出新出彩,每个人都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者,必将汇聚起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山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省委的工作指示要求,坚持思想再解放、作风再转变、改革再出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体现中山担当、作出中山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三通三控一平台”:“三通”即管网畅通、河清岸通、水系连通;“三控”即严控工业污染、严控生活污染、严控面源污染;“一平台”即建设市“智慧水务”平台。


碳达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即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去除量相互抵消。


“组合港”: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服务平台,其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先科技,通过智慧港口、智慧监管、智慧贸易和智慧金融四大服务解决方案,支持大湾区五大直属海关辖区之间贸易各方的互联、互通。

“一港通”:通过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衔接,促成南沙港与其他内河码头之间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一体化操作,优化进出口物流模式。


个转企:推动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小升规:促进小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规改股:引导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改制设立为股份公司。


股上市:支持优质企业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


“八五”普法: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大工委”: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合作共建为基础,构建街道、社区两级大党建网络。


“大党委”:街道“大党委”指吸收街道其他单位党委或不同级的党委到同一个党委任职,组成一个“大党委”;社区“大党委”指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


上一条记录:参加大规模核酸检测时,这几件事要牢记!下一条记录: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强化全局思维奋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