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不用带病历医生照样知病史
●我市40家医疗机构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预约挂号平台已实现预约21万人次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30日 作者:记者谢琼 通讯员黄海航 来源:中山日报
苏华赞医院医生可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查询患者信息,为诊病作参考。
记者夏升权摄
记者日前从市卫计局获悉,今年,我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健康惠民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实现了全市4 家三甲医院、18 家镇区医院和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截至2016年8月15日,预约挂号平台已累计提供号源59万人次,实现预约21万人次。其中,每月市中医院有近2万人次通过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号源池预约成功,占平台预约人次50%以上。
■社区居民享受信息共享便利
8月22日上午,在石岐区苏华赞医院门诊部,张阿姨带着1岁多的侄孙来就诊。儿科主任医师唐文新调出了信息平台的就诊史,一一进行了询问。
“小朋友的过敏史你清楚么?之前有在其他医院就诊过是吧。”唐文新查阅信息平台发现,患儿此前曾在博爱医院、市人民医院就诊过。
“有些患者家属讲不清楚患儿的就诊史和用药忌讳,但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我们可以掌握到患儿的信息。”唐文新向记者展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查阅到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住院、门诊、用药、检验结果等资料。“有了这样一个系统,我们可以更充分了解患者的就诊病史。”
“小朋友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情。我也没办法经常记住孩子的就诊情况。”张阿姨说,她从广州来帮侄女带小孩。平时侄女忙,都是她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有了这个信息平台,我们看病也不需要带既往的病历,确实方便了许多。”
市卫计局副局长伍中庆介绍,截至今年8月15日,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共采集数据9400万条,其中,住院记录3800万条,门诊记录4900万条,检查检验记录690万条;医生坐诊时调阅健康档案4万多次。
记者了解到,随着全市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工作的推进,不仅是大型三甲医院,各镇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病人也能够享受到信息共享带来的便利,为今后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9月起可开通健康档案查询功能
2015年底,中山市预约挂号平台开始启用,市民可以通过网站预约中山市四家三甲医院的医生;2016年 2 月中旬,“健康中山”APP和 “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微信公众号再次升级,市民预约医生更便捷。
伍中庆介绍说,下一阶段,随着全市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工作的推进,中山市也将同步建立全市各级医院统一的预约挂号号源。市民不仅能够通过网站、手机移动端应用和电话等多种方式实现预约挂号,而且还能通过预约挂号服务热线体验到贴心的服务。
2016年7月,全市诊疗一卡通工程正式启动。一卡通工程的建设方案,分为系统建设、试点医院试运行和全市推广几个阶段。目前,坦洲医院的“一卡通”和诊间支付改造工作已接近完成,计划9月正式上线。与此同时,市卫计局已与社保局确定了社保卡和身份证共享工作,下一步将尽快实现社保卡持有人就诊信息全市共享,市民持卡可实名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就医、缴费。
从今年9月份起,市民可持诊疗卡、社保卡和身份证等资料,在各大医院服务窗口,开通信息平台的健康档案查询功能。开通之后,市民通过手机APP“健康中山”即可查询到自己的健康档案和检查报告等。
记者手记
将健康工程打造成利民工程
出门消费,带上手机刷一刷付款,已是当下的时尚。带着手机到医院就诊,是否有朝一日可以刷一刷看病呢?
全市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工作的推进,让广大市民便捷就医的心愿,正在一步步实现。
记者采访获悉,看病就诊走向“信息化”,市民们都觉得特别高兴。
从医院的无纸化办公,到预约挂号,再到电子健康档案的完善,即将启动的诊间支付平台的开发,持卡实名就医、缴费等指日可待。在卫计系统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市民们正在逐步告别排长队候诊等种种让人烦躁的就医行为。
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方便的不仅是市民,也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途径。我们期待着,更多医疗便民利好措施的推出,将健康工程打造成利民工程。
上一条记录:澳门中山青年商会拟10月成立下一条记录:长江路南外环匝道桥计划明年完成、翠亨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