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好山好水孕育中山“城市原点”

烟墩山:香山建县(市)863年沧桑巨变的见证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3日 作者:晏飞 通讯员侯凤明 张嵩 来源:中山日报

    烟墩山、岐江河见证了中山老城区巨变。图/石岐区办事处提供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山多石,水分歧,石岐之所以得名,山就是烟墩山,水就是岐江河。又因为石岐是香山最早的县署所在地,是城建的发源地,是香山文化的集中代表,所以,好山好水孕育的石岐被称为中山的 “城市原点”。
    陈天觉成为香山建县第一人。南宋时期,香山还是汪洋大海中的几个孤岛,本属东莞县管辖的一个镇,名叫香山镇。当时香山镇要向朝廷交纳贡税,都要经过海路运往东莞,经常遭到海盗的抢掠,所以香山镇寨官陈天觉建议把香山镇升格为县。这项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香山建县。《中山市志》说香山县城“因布铁砂于地筑城,而号称铁城”,以寨官暂代县令职务的陈天觉决定在烟墩山以东,直到今天孙文中路西段、民生北路、拱辰路一带之间的土地上兴建县城。县署则修建于仁山脚下 (今孙中山纪念堂公园内)。
    沿着孙文西路步行街一路向东,从写有“中山公园”字样的牌坊向烟墩山顶拾级而上。春风用她透明的巨掌,轻抚满眼苍翠,空气中裹挟着花草树木的清香。
    烟墩山是中山城区的制高点。这里原是一个海中孤岛,附近渔民出海捕鱼,早出晚归,晚上因恶劣天气难辨回家的路,于是在岛上点燃火堆引路,点火燃烧时常伴有大量浓烟,烟墩山便因此而得名。还有一个说法,这里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
    据 《石岐历史文化——岐海九曲》记载,鸦片战争的前哨战是在香山打响的。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将总督行辕设在县城的丰山书院(曾经的中山一中初中部南校舍,如今为中山电大校舍)。1840年8月19日下午,香山水师在澳门关闸附近水域痛击英军。1841年3月13日(农历2月21日),英军由侵华头目义律率领,由磨刀门水道进入香山县境,攻陷沙涌炮台。当日,在渡头村(现属南区)爆发了一场香山民众奋勇抗击英国侵略军入侵的战斗,14位村民壮烈牺牲。匆忙撤退的英国军舰在岐江张溪段搁浅,敌我双方形成对峙,村民们收集煤油、柴火,准备发动火攻,英军乱作一团。不料潮水回涨,英舰浮了起来,英军才仓皇逃出珠江口。
    落后就要挨打,这些发生在家门口的苦难史,成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香山人奋起抗争、上下求索、挽救民族危亡的直接动力。
    烟墩山上有一座著名的铁炮,位于阜峰文塔的西南侧,铸于清代。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其军事功能已被报时和商业功能取代,后来还蹦出一句流行语:石岐好好耍,天天有炮打。话说1934年11月1日,当时的石岐商会组织发起每天正午12时准时鸣放一响午炮,所以俗称“晏昼炮”。当时放午炮,一个重要目的是扩大石岐商界的影响力,达到粤商偏好的“一炮而红”、“一鸣天下响”的目的。石岐烧午炮的习俗,到1958年才暂时停歇。
    2008年,石岐区举办首届中山(石岐)休闲旅游文化节,尘封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放“晏昼炮”习俗重出江湖,不过,原来的烟墩山铁炮被现代化大炮取代。轰隆的“晏昼炮”炮声,勾起老中山人的美好记忆,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观看。
    石岐区党工委副书记徐成彬介绍,烟墩山如今成为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区还计划在烟墩山铁炮古迹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炮”文化,如增加新的炮型,建设“炮”文化长廊,收集、整理炮在保家卫国中建立功勋的相关资料、图片,重点介绍我国发明、发展、使用“炮”的演变历程,包括清朝的猪仔炮、战争年代各种炮及当代的导弹技术等,借助文化节更好地打响“晏昼炮”,让这张“文化名片”更加靓丽。
    阜峰文笔是中山十景之一,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它就被列为香山八景之一。阜峰文笔就是指烟墩山项上的阜峰文塔,它建于明代万历36年 (公元1608年),距今400多年,是一座七层八角的砖砌花塔,塔高24.5米,传说是为了改变当时香山县的贫穷面貌而建的。在顶层倚栏眺望,中山城区风光尽收眼底,使人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每当夜幕降临,古塔熠熠生辉,距城区十多公里可见。此塔一向被视为中山的象征,不少商品以此为商标图案。
    中山“城市原点”上的烟墩山见证了香山建县 (市)863年的沧桑巨变:1152年,香山建县;1925年,改称中山县;1983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县级);1988年,国务院批准中山升格为地级市。
    

 

上一条记录: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昨落幕下一条记录:全民修身知行合一至善西区——西区举行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