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创达人⑤】杨立基:把帮扶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6日 作者:杨彦华 来源:中山+、中山画刊
在中山市三乡镇的广东消费帮扶生活馆,杨立基谈起他们的100多种帮扶消费产品如数家珍,那些产品有的来自于832平台,有的来自于六盘水各地专区,还有的来自于西藏和新疆。他从2020年开始从事消费帮扶生活馆,积累了不少经验。
2010年,杨立基从华侨中学毕业。第二年,他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上学,学的是商科。大学毕业后,他在悉尼干的是建筑装修工作。心性纯洁的他始终记得他初中时在三鑫学校的校训——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人类。他在澳大利亚生活了9年后选择回到中山。
创业时的至暗时刻
2018年回到中山的杨立基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人出资2万元,开始了在石岐街道“伊电园”创业。
杨立基回忆他的艰辛创业史。(摄影丨缪晓剑)
他们看准新零售的风口,和团队成员着力研发智能无人零售柜。有一年半的时间,他们都处于高速运转、高度紧张的状态,产品研发出来了,如何去投产,如何去找市场,如何去找到有兴趣的投资人,都是他们的难题。
那段时间他和团队不仅很久没有工资可领,还很快花光了他们的创业资金,要“活下去”的现实困境时时扫荡过来,让他们不堪重负。他把那一段时期称为人生的“至暗时刻”。
几乎所有人的朋友,还有他的父母都不相信他们会创造奇迹。为了让公司继续下去,他们不得不兼职做其他的职业来填公司的坑。
杨立基因为样子帅气,当时有不少影视公司找上他,每天1000元。他接下了不少广告和宣传片,作为模特时常出演广告的男主。“当时我们的钱都花光了,我们的项目没人看得上,拍广告1000多块钱一天,我觉得很划算。然后就去拍,用拍广告的钱来养公司。”
当时,他用丘吉尔的话来激励自己:“成功不是结束,失败也不是终结,重要的是勇往直前的勇气。”
转机来自于他们加入了中山市侨联下面的一个团体——海创会,一位副会长给他们介绍了广州的一位投资人。这个时候,侨联也看中了他们的项目,并给予了他们很多政策指导。
广州这位投资人看中了他们的项目,约了他们去广州谈项目。“我记得当时我去见投资人进行最后一次洽谈,他投不投钱,就看那一次洽谈了。那时是我和拍档去广州和他谈的。团队的其他人对此寄予了厚望,鼓励我们说‘王室兴败,在此一战’。从那次洽谈之后,我们便走出了至暗时刻。”
从消费帮扶专柜找到方向
在得到转机的那次洽谈中,杨立基从投资人那里了解到,国家正号召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其中利用智能柜、无人售货机等新零售方式将帮扶产品近距离贴近消费者的消费帮扶专柜,便是主要的消费帮扶渠道之一。
“刚回来时,我既不清楚中山的营运资质要求,也不知道具体应该办理哪些相关手续,多亏中山市侨联及时伸出援手。”杨立基回忆道,创业之初,中山市侨联主动多次帮他对接市商务局、市扶贫办等单位,介绍相关流程手续,还为他详细解读中山市消费扶贫行动的相关情况和有关政策,让他从毫无头绪到豁然开朗。
经过深思熟虑,杨立基决定把公司生产的柜体改为消费帮扶柜。有消费帮扶的政策支持,又有投资人的助力,他也意识到消费帮扶有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也想通过这份事业找到更有意义的人生。
杨立基团队的项目在2020年11月成功列入首批“中山市消费扶贫专柜运营主体名单”,实现了创业之路从0到1的跨越。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多次跟随对口扶贫干部去贵州六盘水考察,深入农户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他介绍说,在早期这个项目属于扶贫,后来全面脱贫,现在就属于乡村振兴里面的其中一个板块了。他现在主要还是做中山对口帮扶的贵州六盘水地区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农特产品。
谈到832平台时,他介绍说:“832平台是国家的消费帮扶的线上品牌,我们得在上面去采购了。你得上平台,等于是平台认证的才行。832,是指中国832个贫困县。”
“832平台上面很多商户和我们都有深度合作,我们就帮他们在网上采购,然后运送到我们店里面来,然后由我们统一配送,假如产品出现什么问题,可以立即找我们替换,不需要和平台那边去商量。”
杨立基和他的团队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与火炬开发区、南区街道、三乡镇、黄圃镇等镇街开展了消费帮扶专柜项目合作,还分别在三乡镇和黄圃镇开设广东消费帮扶生活馆,将中山市帮扶对口地区的农副产品进行宣传、销售、配送,拓宽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之路。农特色产品的去处最主要还是供给饭堂、超市及员工的节假日慰问品。消费帮扶专柜在中山现在有将近100台,铺放在医院、工厂、园区。
多渠道把帮扶进行到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不仅是单方面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还要真正‘走进去’助推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刚开始跟六盘水合作的时候,大多是些散户,杨立基发现他们的产品很优质,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对市场推广这一块比较粗放,没有营销观念,大多靠纯手工。就拿他们运来的米来说,没有真空包装。在六盘水那种比种凉爽的地方,米不会变质、长虫,但是到了潮湿的南方,那些米会很快发霉、长虫,而且米也不适合广东人的口味。因此,米运输到广东之后还需要在这边进行精加工。还有他们的产品价格比较贵,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产能还没有跟上。
杨立基介绍帮扶柜。(摄影丨缪晓剑)
“像这样的情况在最初的时候比较普遍,所以,我们还得教会他们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具有吸引力。几年过去了,我们很欣喜地发现,由于我们的介入,他们那里的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也开始了自动生产线。现在我每年还是会去六盘水两到三次,每次去都会待上三四天,主要是跟供应商谈采购策略,还有哪些产品需要优化,哪些产品需要深化。”
杨立基在六盘水还资助了两个贫困生,他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然后再回到大山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对于未来,杨立基想在目前的基础上做成专门的配送公司,因为他已经具备供应链条件。另外,他想投资做一个直播公司,目的是想让他们的产品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这位从澳洲留学生活9年之后回到中山创业的青年,在与贵州六盘水建立了良好的消费帮扶关系,并给那片土地带去新的希望。杨立基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觉悟和坚持很重要:“觉悟其实是一种勇气,一种在黑暗的环境下创造出光明大道的勇气,那种勇气便是觉悟,然后找对方向后,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改变是一点一点达成的,不管是对于创业来说,还是消费帮扶来说。”
上一条记录:【侨创达人④】陈仲华:让智慧渔业长成“独下一条记录:中山:汇聚院士资源打造高端平台 加快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