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④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编者按
12月3日,2023年华人华侨(中山)征文系列比赛颁奖仪式在中山纪念中学隆重举行,为进一步加强赛事文化交流,近期,中山侨联微信公众号将推出“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系列,展现选手风采。第四期展示的是小学生作文一等奖。
小学生作文一等奖(总赛区)
《隆都传情》
作者:王一鸣
就读学校:中山市沙溪镇龙瑞小学
指导老师:林丽奋
在珠三角洲西南部,珠江的出海口,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小镇——中山市的沙溪镇,那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从小在这里长大!
沙溪镇古称“隆都”,至今仍保留着隆都传统饮食,如:隆都九大簋、隆都芦兜粽、栾樨饼、隆都年糕、田艾包、煎堆、木薯煎堆、冰凌糖水、粥品……这些数不胜数的美食,总能让人垂涎欲滴。在中山,人们提起沙溪,第一个印象就是传统美食:过年炊年糕压岁、农历四月八做栾樨饼、五月端午包芦兜粽、年末开始制作三稔包……这些传统习俗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
在我印象中,最有特色的沙溪“四月八”浴佛节的传统节日,有着四百年多年的历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到了这一天,沙溪镇的圣狮村、象角村就会联合举办巡游活动。它们龙狮凤舞,载歌载舞,有挑花篮、各种各样的飘色等,现场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幼儿园的时候,到了传统节日的“四月八”这一天,老师会让我们带好饼模到幼儿园里学习做栾樨饼,原来栾樨饼是一种用叫做栾樨的植物叶子做原料,这种植物老师说有祛风除湿的功效。首先,我们把栾樨的叶子打成汁和片糖一起煮成糖水,然后慢慢加热糖水放入粘米粉、澄米粉,搅拌均匀后上锅蒸十五分钟,反复压扁揉成一个面团,用饼模压成饼,再蒸二十分钟,放凉了就可以吃了。这种墨绿色的饼,看起来黑乎乎的,但是入口却是甜甜的、糯糯的,非常Q弹,还有一种很特殊的香味,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老师告诉我们说,每年到四月八这天,沙溪人都要吃栾樨饼,还要用栾樨饼贡神呢。
沙溪镇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在八百多年前已经有史迹可寻。因此,沙溪不仅美食多,文物古迹也不少,如:龙瑞“探花及第”牌坊、“文昌塔”、“碉楼”;虎逊“岩石碑”;圣狮“期颐偕老”牌坊、“升平人瑞”牌坊;豪吐“龙山书院”等。圣狮村还荣获珠三角最美乡村之称,那里风景秀美,有许多的古旧建筑,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省侨界人文社区。因为圣狮村里有很多华侨,妈妈说圣狮村目前旅居在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大约有4500人,他们在以前的年代离乡背井的出外谋生,一代又一代,到了清朝后期,他们纷纷回国支持家乡发展,在圣狮村留下了一栋栋中西合璧的“侨房”。每年到了“沙溪四月八”这一天,也会有许多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排除千里迢迢这个困难回来家乡参加这一个活动,他们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资助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对远在海外的华侨来说,家乡话、家乡美食就是和家乡连接的纽带,无论在哪里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沙溪因为有了这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华侨同胞们变得更加的美丽和繁荣。
我爱我的第二故乡,文化之乡——中山市沙溪镇。
《家乡的渡口》
作者:梁心怡
就读学校:中山市民众街道接源小学
指导老师:彭王添
渡口,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说它陌生,是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没见过渡口的场景,说它熟悉,是因为自我记事起,就常常听到家人们说起渡口往日的种种盛况和而今的荒芜消失。我在他们的唏嘘叹息中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的缅怀之情。在家里老人们的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渡口,这个名字也随着我的长大而慢慢印进了我的心海。我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念头也在生长着。
我的家在沿江村,渡口就落在这村子里。当地人习惯把渡口叫做渡头或码头。听爸爸说,以前,这里的渡口是中山东北部的交通咽喉,横门水道分隔着南北,从南面城里到北面的乡镇,又或是北面的民三联围的乡亲要到城里,只要是走陆路的,无论是乘坐公共汽车的,还是骑自行车的,或是走路的,都要在渡口等候着过海。乘车的,要下车搭乘平板船也叫渡车船将车和人运送到对面,乘客是不用交钱的,有时,也有骑自行车或走路的人图方便,跟着上船,但如果被船员发现了,要不被赶回岸上,要不就是要交渡船费。如果你是走路或者是骑自行车的,那搭乘的是渡船。渡船就这样,南来北往地接来送去,有到城里开会的公务人员,有到城里读书的学生,有道城里上班的工人,有到城里走亲戚的有闲人,有到城里送货贩卖的生意人。一船船的乘客,一船船的货物产品,一趟一趟带着生活的希望散向四方。年复一年,渡船也由小船换成了大船,由人工棹浆摇橹变成机动船,由以渡人为主变成了人车对半。渡船在变,渡口的周边也在变,原来四野是农田,现在已很难再找到农田的痕迹,一座座的厂房,一排排的民房,宽敞的公路,还有那不断的车流,绘画着新的生活。这个见证了家乡的变化,装载着乡亲们在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的渡口,就这样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星期六的晚上,爸爸陪着我,沿江堤而行,说要带我去看看渡口。夏日的余热夹杂着初秋味道的海风,闷热中裹夹着清爽,行人如鲫。地面上、摊档后面,是闪烁的霓虹灯。夜市的摊贩在星光下吆喝着,与四周行人吵杂声,在摊位上喝着啤酒的顾客的高谈阔论声,唱卡拉OK的歌声,混在一起,即使是与繁华的菜市场又或是吸引四方客的西湖湖畔相比也不多让。烧烤档散发出来的油炸味道既勾起了想吃的人的食欲,又给路过者带来了难以忍受的气味。我好奇地问,爸爸,这里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呢?爸爸对我说,以前这里也就是一条普通的江河大堤,除了附近要到水田里干活的农民,很少有人来的,自从修建了大桥,后来张家围水闸重修后,这大堤就变得繁忙起来。现在的人们生活安定,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因此,这沿江大堤已成了人们晚上锻炼、散步休闲的打卡点。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来做生意。现在这里都成了抖音网红点了,周边的群众都会慕名而来。我问爸爸,你之前说的渡口在哪里呢?怎么没看见的。爸爸指着灯火闪耀的中山港大桥,语气带着点消沉,说,渡口就在这大桥下面,距离桥头大约有两百米。后来随着大桥建成开通,渡车船在二十多年前就停了,渡船也因搭乘的人越来越少,七八年前就停运了,现在我们出行不是乘坐公交就是自己开车的,有了桥,生活方便极了。我有点可惜地说,现在看不到渡口啦。爸爸用力拉了一下我的手,指着一处灯火明亮的地方,说,渡口依然在,但现在变成了小码头,附近工厂的货物大都是在这里装卸的。以前,如果遇上暴风雨,渡船停摆,那真的是交通中断了,现在人们就再也没有这个担心啦,爸爸感慨地说。
我站在这处渡口码头边上,仔细寻找,期望着能找到爸爸口中的昔日繁华的痕迹。码头依旧在,大半的埠级已被涨潮的海水遮盖着。海面一片平静,偶尔会有轮船经过,泛起的波浪拍打着码头,响起哗啦啦的海浪声,如同剧院里的轻音乐响起,让人沉浸。码头埠级边上长着几株杂草,在晚风吹过中摇晃着,与旁边破旧的两层房子和被封闭的大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盛况。我看着这一切,人都看呆了,这处见证了风雨变换的人来人往、热闹繁忙的地方,最后还是落寂了,变得无人问津。这时,里面走出了一位陌生人,我说:“你好,我可以问一下这里发生了什么吗?”陌生人说:“这里是码头,这房子是原来的渡口所,曾经这个渡口来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那些外出追梦的人们都是从这里搭乘渡船过的海;那些从外面来的人也是搭乘我们的渡船过海回的家,无论到了哪里,他的根依然在这里,所以,即使是半夜里,我们的渡船也会为有需要回家的人摆渡的。”
我年纪虽小,但我明白,树叶掉落了,春天一到,它还会开出新绿,因为树根深埋地里。正如我家附近的渡口,虽然沉静了,但它依然是人们眷恋家乡的渡口。
《我的故乡记忆》
作者:潘 岩
就读学校: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指导老师:叶秀英
中山是我的故乡。
记忆的中山味
有一些味道总会留有余香,在不经意间它们才下舌尖,却上心头。如家乡的烧鹅便是我的最爱,当它被人用带钩的长杆从装有“火”的长桶勾出来时,它已变得通体油光发亮、红彤彤的了!一口咬下去,浓浓的汤汁便从那韧性十足的肉里溜了出来,在嘴里“滑冰”,紧接着一大块肉也蹦了进来。我细细的品味,哇!那汤汁是那么甜而不腻,那肉是那么的有嚼劲!
除了美味的烧鹅,腊肠也是我的最爱。黄圃腊味也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的。黄圃人家家户户都会做腊味,各家都有各家的法宝,我们家数奶奶手艺最地道。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知道了腊肠的做法。先把一些肥瘦相间的肉,用两把刀使劲切,直到切成小肉末了才可以停。然后把一根猪肠的端用麻绳绑住,再把小肉末灌进去,最后按每根香肠的20厘米的长度把麻绳绑在一定的位置上,然后晒干,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经过冬至的暖阳的曝晒,带有阳光味道又含有冬日温情的腊肠就做成了。一口咬下去,腊肠香味会在你的口中四溢起来,嚼劲十足,你只要轻轻一咬,它那红色的汤汁顺着肉的饱满、一股一股的冒了出来。
记忆中的路
在中山市黄圃公园中有一条古道。我喜欢这一条古道,因为它是那么的宁静,路旁的花草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各种小动物安闲的聚集在这里。每每从这走过都能听见鸟叫虫鸣,能够深深地体会一把“鸟鸣山更幽”意境,与喧闹、繁忙的街道相比,这里令人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这条古道名叫三十六级古石径。之所以叫做三十六级古石径,是因为古道自雁塔山西麓的北约通津牌坊起步,沿着高低起伏的花岗岩石阶拾级而上(上三十六级),一路蜿蜒盘旋至雁塔山山顶,在顺坡而下途经饭盖岗,最后通往雁塔山东麓的鳌山村古石码头遗址(下三十六级)。三十六级古石径全长400余米,宽1.1米,路面由三列长方形花岗岩,极少部分红褐色砂岩石铺就而成。有些石板上还凿有菱状条纹,能防滑,便于人与马安全通行。
如今这条昔日里热热闹闹的路,似乎早已被人遗忘,被那不断流逝的时间,几乎冲刷得一干二净。政府为了提高人们的娱乐健身项目,又因为这里曾是昔日繁盛的宋代码头遗址的必经之地,重新规划,就有了今日幽静、历史长流的古石径。让在这里的人们在茶余饭后能有一处闲话家常的“妙处”。
记忆中的中山的风俗
在中山市黄圃镇有一个热闹、童趣、充满想象的风俗——飘色。在每年三四月间,就会举行飘色。飘色一开始,大街上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几辆圆盘形的小推车缓缓驶来,圆盘上是一、两根两米多高的盘龙柱,柱子上有的站了三四个小孩,有的却只站了一小孩。他们威风凛凛站在上面。你瞧,最上面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身缠混天凌!似乎会一飞冲天。“哪吒”下一辆车上站着机智勇敢的石猴“孙悟空”,他头戴紫金冠,身穿金铠甲,脚着穿云靴,手里挥着金箍棒!真是活灵活现!......
在每年的五六月间,中山各个镇区还会举行赛龙舟。每次举行赛龙舟,河边的围栏都会被挤得满满的,你若是来晚了,可就没位了哟!
比赛开始了!四条龙舟上的大鼓同时响起,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船上的队员们随着鼓声奋力划桨!只见一粒粒豆大的汗珠,从他们脸上“啪嗒、啪嗒”的滴落,他们却擦都不擦,由着汗水打湿他们的衣服。他们的动作是那么干脆利落,那么整齐化一!比赛十分激烈。有时这条龙舟快,有时那条龙舟快。四条龙舟像四条奋力遨游水龙,你争我赶,互不相让,它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为了超越对方,拿下第一!不论自己是在前,还是后都永不放弃!
赛龙舟是为了记念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屈原,纪念他忧国忧民、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从赛龙舟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运动健儿们,坚持不懈、永争第一的运动精神!
我怀念故乡回味无穷的小吃,怀念故乡历经百年的古迹,怀念故乡代代相传的风俗。然而回味故乡记忆,又何尝不是一份长在骨子里割舍不了的浓浓的乡情呢!
小学生作文一等奖(海外赛区)
《思念的故乡——中国福建》
作者:张芷菱
就读学校: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小学
指导老师:冯秋镓
中国, 这一大片疆土,孕育了无数的人才, 造就无数的奇迹,是外公心中的强国,也是他思思念念的祖籍国。
在我记忆中,外公曾提及他的祖籍——福建。高祖父早期从泉州市的安溪县来到南洋, 也就是如今的马来西亚落脚, 从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高祖父在这片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从事最艰苦的工作 - 割胶工人,一步一脚印地把子孙拉拔成人,多少与中国人身上与生俱来的那份坚持、刻苦耐劳、坚韧的决心脱不了关系。每当听到外公津津乐道地叙述着中国祖辈的打拼精神和爱国情操,他脸上总是泛起笑容,为自己是炎黄子弟而感到自豪。
外公思念故乡的情怀,从他看报章、听新闻的表情就可看出。那一份热忱非笔墨所能形容。外公提及,在南洋(大马①)生活的福建祖辈们不分彼此地帮助和提携乡亲,在新村里互相照应。此外,乡亲们合力筹款争取办校,让炎黄子弟们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福建,顾名思义“福气的地方”。“大马”与中国福建,虽隔着南中国海, 但外曾祖父也排除万难,在“大马”开放签证到中国的那一年, 兴致勃勃地搭上飞机, 飞往故乡的领土,回乡的情怀不言而喻。外公提到,外曾祖父因患有哮喘病,就在那一次的回乡寻亲时就长眠于福建,这冥冥中也了了他老人家的心愿。
外公思念的故乡,也许也只能在平日生活中慢慢回味。幸运的是,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我们的家庭中,血脉里细水长流。外公特别注重中华文化的节日, 每一次的大日子如农历新年、清明节祭祖、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都会认真地度过,生怕过一年,少一年。
外公坚持让我们三兄妹报读华校,平日里还会读报纸给我们听,讲讲中国的时事。外公坚信,了解祖国文化与发展,不但可以培养我们坚持不懈的态度,还能领悟到做人处事的道理,提升个人修养与内涵,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外公与祖国那份看似远却非远,似近非近的距离被科技拉近了。外公年纪大了,不宜出远门,唯有通过各媒体与购物平台来满足他思乡情怀。阿姨知道外公特爱蜜饯,所以总爱上淘宝选购福建当地出产的蜜饯来满足外公。外公一口一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一脸的满足来自于购物平台的伟大。
外公思念故乡的情怀感染了我,他所说的每一句乡情乡语在我心里扎了根, 也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故乡种子。我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让我和家人有机会踏上外公的祖籍国乡土,回味一下他的故乡味道,替他吃上一口美味的笋干料理、蚵煎,还有甘甜入心扉的蜜饯,替他登上他心心念念的万里长城和紫禁城他满足他那多年来的夙愿。
外公,您就好好地呆在极乐世界祝福我,保佑我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有能力带着您老人家的照片踏上您所思念的故乡——中国福建。
注:①大马:“大马”为马来西亚人对“马来西亚”的别称。
《我的故乡记忆》
作者:关而晴
就读学校: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小学
指导老师:杨采娟
中国的上海是我的故乡。它也是我亲切又不陌生的家。在我的记忆中,上海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是非常热情及乐于助人,这儿也有许多让人感叹不已的景色,有高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台,有世界第三高楼环球金融中心,还有人民广场、世界公园、东方绿珠、欢乐谷等很多又好看,又好玩的地方。
上海有许多非常好吃的美食,如:南翔小笼包、南汇的桃子、崇明的毛蟹等等,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糕点和小吃,让人回味无穷。终而言之,在上海这个城市,就不必担心没有好吃的东西吃,好吃的东西在上海多不胜数。上海也有许多看似奇怪或可爱的美食,深深吸引住了人们的目光,让人垂涎三尺。
我非常欣赏上海这美丽的景色或夜景,因为江畔迷人的夜景,沿岸华丽的灯饰,水面隐约的倒影,微风拂过,泛起阵阵涟漪,好像有规律的节拍器,和我的脸蛋一样乐得不能控制我的笑脸,脸上渐渐有了一个淡淡的微笑,心里不禁感叹,上海真美啊!
在上海这个十全十美的地方里,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东方明珠塔,因为东方明珠塔应该是众人皆知的地方和那两个红宝石般巨大的球体被塔巧妙地托起,美丽极了!除此之外,我认为东方明珠塔的设计师创造性地将中国诗歌和中国音乐地独特魅力与东方美丽的建筑融为一体,非常适合上海。
上海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和历史的地方,那里也有博物馆供人们阅读回从前的历史事件和观赏以前的文物或已整理好的的笔记供人们阅读,沉浸在探索着历史的世界。除此之外,上海也有许多出名的历史人物如:诗人李白,画圣吴道子,医圣张忡景等等在以前时有对中国贡献的人物。我们必须向他们看齐和学习。
中国也有许多一下子就火到了国外的影视作品,让人赞叹不已。如:《长月烬明》《偷偷藏不住》《安乐传》等等。当然,上海也有非常出名且受观众们的看好与好评连连的影视作品如:《情深深雨蒙蒙》《功夫》《新上海滩》等等。
除此之外,每部影视作品都会有主题曲和插曲,就像最近非常火的一部电视剧长月烬明里,就有了13首非常受人们喜爱的歌曲如:《我爱的这个世界》《黑月光》《不逾》《寄长月》《寻常歌》《只你和界》等等非常好听的歌,里面的歌词也是精心编写的词,是非常有意义,非常像《长月烬明》的男女主的故事。
中国也有许多非常厉害且出名的演员如:白鹿、罗云熙、迪丽热巴,成毅等等非常有实力的演员。在上海,具有这些条件的演员有杨颖,郑恺,胡歌等等。我非常敬佩这些演员们,因为他们为了让我们能够通过电视剧给我们快乐和证明自己的实力。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他们可以继续在演戏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把人们不快乐的情绪抛得远远,让我们快快乐乐地一起追剧。
提起了演员,就一定会想起歌手吧?我认为很有实力的歌手一定有周深、邓紫棋、袁维娅、单依纯、华晨宇、毛不易等等。周深是最受欢迎的男歌手,而袁维娅是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上海的歌手有薛之谦、胡彦斌、周冰倩等等。我除了敬佩演员们,我也敬佩这些为了练好自己的嗓子而整日分秒必争练习的歌手们,希望我可以向学习他们的努力及不放弃的精神。
每年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来临时,我会特别羡慕那些运动员,因为他们在没日没夜下地练习而终于可以在战场上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梦想时而为他们感到光荣和骄傲。我非常喜欢跑步,也就是田径,所以我喜欢的上海田径运动员有周余愚、宋佳嫒等。我非常喜欢运动员们为梦想而奋斗,我在心里决定长大后必定要当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人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提了那么多中国和上海的出色事情后,应该还没说道上海的店吧?上海的店有非常多包括:餐厅、小吃店、手工艺品店等等。里头的装修是非常美丽的和会给人一种舒适和开朗的感觉。食物当让是一个字形容啦,棒!当我感觉肚子饿时,我非常喜欢吃一些小吃来填饱肚子,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些小吃的设计,太可爱了,我也依依不舍地把它们吃掉了。
我认为上海这个城市已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的城市了。我希望上海可以在未来继续发展和创建一些建筑物,让人们的生活水准可以提高,每个人都可以安居乐业,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最后,我也希望上海和其他省的人们可以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永远都开开心心。
《爷爷的中华情》
作者:林新妮
就读学校:马来西亚爱华教育体系
指导老师:傅丽莲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远远的故乡在召唤, 满载半世纪漂泊的沧桑,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耳顺之年的爷爷总是喜欢拉着我的小手,一边牵着我散步,一边哼着那故乡的儿歌,当时他的眼眶还泛着泪光。
爷爷出生在中国福建南安,十岁那年跟随他的父母,冒险乘风破浪乘船来到了马来西亚。当初,离乡背井,飘洋过海来到到陌生的地方谋生,这是因为乡下生活贫寒, 就业机会不多,种植的农作物也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影响,所以才逼不得已离开自己的故乡。
小时候,我最喜欢当爷爷的跟屁虫,跟着爷爷的屁股后面,听爷爷说说他以前的”威水”故事和人生道理。还记得爷爷告诉我,他们刚来到马来西亚的时侯,由于没钱买汽车, 他的爸爸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载着几批布穿梭在大街小巷叫卖。虽然那时侯生活很艰难,但至少三餐足以温饱。他的爸爸深知只有教育才能改变生活,所以他持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供爷爷上学。除此之外, 他的爸爸也会定期将一部分赚来的钱寄回故乡,协助补贴乡下亲人的起居。几年后,爷爷终于完成中学学业,于是他帮助他的爸爸把卖布的生意扩大成批发商,将布批发到个个零售店。那个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改善,爷爷还把一部分赚来的钱寄回中国家乡建房子,好让还留在乡下的亲人有个完整的庇护所。
爷爷总是喜欢一边为我讲故事,一边喝着家乡寄来的“铁观音”来润喉。每一次爷爷都喝得津津有味,让我误以为茶是甜的。有一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开口向爷爷要了一杯, 才喝了一口,“好苦!”我不禁大叫起来。爷爷看着我皱眉头的模样,也大笑起来。爷爷一边笑一边摸着我的头,说起他的至理名言:“茶如人生,苦中有甘,苦尽甘来,甘苦相伴哪!你以后长大就会明白了啊!”我总是似懂非懂地点头。
七岁的某天,一通从中国打来的电话,打破了宁静的下午。原来是中国的叔公打电话来邀请我们到中国参加他儿子,即是堂叔的婚礼。我们听了感到非常的兴奋,终于我们有机会可以回到日盼夜盼的老家了。在婚礼的前两天,我们乘坐国泰航班出发,抵达厦门机场,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身边围绕着的都是黑头发,黄皮肤,操着一口熟悉华语的同胞。忽然心里有着说不出口的感触。坐上堂叔的车子,穿过乡间小路,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老家了!一登入老家,我们觉得受宠若惊,因为迎接我们的是那些听闻已久的长辈们。与长辈们打招呼后,我就跟随父母到老家转了一圈。
老家面积蛮大,里头有个祠堂和两个天井,外形是传统的建筑,里头却非常的时髦,屋子的院子还养了十几来只的鸭子和种植了些莲花,屋子前面还种植了许多蔬菜,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的清新味!每天早晨,我们都被羊叫声唤醒,然后我们就会享用新鲜的牛奶配上油条,此味道毕生难忘!妹妹每天都和院子里鸭子玩捉迷藏,吓得鸭子都躲进了笼子里不敢出来!记忆里,每天早晨还有个卖肉叔叔和一个卖小鸭的叔叔,骑着摩托车逐家逐户叫卖,我觉得很是特别,很想把小鸭子们买下带回马来西亚!如果我是个画家,真想把记忆里的老家画下来!
婚礼的隔天,堂叔便马不停蹄地带我们到处去参观。第一站, 我们来到了乡里的祠堂,祠堂里面存放着我们林家祖宗的神主牌。我们合掌膜拜,祈求祖宗能保佑我们的行程平安顺利! 接着,我们便到乡里唯一一所学校参观。当走到图书馆时竟然在打印机上发现了爷爷及奶奶的姓名。原来这台打印机是他们捐赠给学校的。没想到爷爷虽离开了家乡那么长的时间,但还是心系家乡。过后,堂叔也带我们到村子以外的景点逛逛, 例如:凤山寺、东西塔、清水岩和湄洲妈祖庙等等。我们也尝试了许多道地的美食,如: 蚵仔煎、官桥烧肉粽、牛肉羹、粕丸…….
爷爷虽离世多年了,然而他那份追远的情怀让身为孙女的我帮他延续下去。虽然马来西亚槟城的华裔祭祖时都会以娘惹餐为主,然而,每当我们家祭拜祖宗们时,爸爸都会烹饪道地的中国福建美食来祭拜他们, 如:粕丸、炒薯粉、猪脚炖海参等等,而我和妹妹的名字也是跟着我们家族谱的辈分来命名,好让以后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我们的“根”! 例如:我的名字叫林新妮,我的堂兄弟姐妹姓名中间也是“新”。爷爷的后代们都在华小②求学, 爷爷希望中华文化在我们的家族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源远流长……
注:②华小:马来西亚人对当地华文小学的别称。
往期回顾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①——小学生作文特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②——中学生作文特等奖
2023年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示③——诗词联特等奖
上一条记录:涉侨法规政策 | 教育升学下一条记录:“侨爱路”竣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