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情动态 >> 正文  


海洲村:灯都产源地,原是海中洲|文化兴城侨村行④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11.jpg


“家乡原是海中洲,沉积肥土九百周。问本追源珠玑巷,宗亲走难开缘由。”西江畔,古海乡,一首民谣道出了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及村中姓氏由来,却也道不尽数百年变迁的历史。

旧时海洲分八坊,坊坊人丁兴旺。至今,麒麟坊的青石板巷依然镌刻着昔日繁茂,沿路祠堂历经风雨洗礼,在青砖黛瓦中展露不同时代建筑艺术融合的痕迹。近百年来,一代代海洲青年从这里拜别祖先,远渡重洋开辟新天地。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14.jpg

鸟瞰古镇镇海洲村。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归途万里,他们对家乡和族人的牵挂,通过知识、技术与资金的反哺,转化为海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性力量——

20世纪30年代,从海洲村走出去的古镇镇首个留学生袁开,回到村里建起珠江三角洲第一间小型机榨糖厂,带来民族工业发展的曙光;80年代,到香港探亲的海洲青年带回两盏壁灯,生产出古镇镇第一盏商品灯,自此点亮“中国灯都”之光。

挥手自兹去,征途是故乡。从海洲人走向世界,到推动灯饰产业走向世界,建设家乡的海洲力量,代代传承。如今,从一个侨村走出的世界级产业,正在走向新的征程。


麒麟旧韵源流长


“曹古海”,是今天“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的俗称,代表古镇、海洲、曹步三个古村落。清光绪年间,海洲乡名开始出现,与古镇乡、曹步乡同时并入榄都。

旧时海洲八坊,分别名为沙源、民乐、市边、红庙、教昌、北海、麒麟、显龙,后又分出华光,袁、魏、欧、张等大姓宗族在此生息繁衍。2002年,上述9个自然村合并为海洲村,“海洲”之名演绎了这片土地从海上沙洲到建村立坊的历史长卷。


麒麟坊是这段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一个自然村,拥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广府旧民居和中西式老房子约百座。


沿着麒麟中心大街上磨砺百年的青石板向东,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祠堂——魏氏宗祠,静卧在溪边垂垂杨柳旁。三叠式马头墙、青黛的鸳瓦、飞翘的檐角、高低错落的兽脊斗拱……这些色彩和符号,都是魏氏宗祠给海洲人留下的审美记忆,是村中引以为傲的历史沉积。

与魏氏宗祠一墙之隔,是海洲历史名人——魏邦平的故居。1883年,魏邦平生于海洲乡麒麟坊,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13岁随父赴日本。古镇镇志记载,清末时事日非,魏邦平留下“昂然七尺躯,不能作国家干城,非夫也”的豪言,投身军旅,一生经历了从旅日学生、清朝武举人到革命军政府陆军司令的多重身份转变。民国时期,为纪念魏邦平,海洲、古镇、曹步三乡曾一度合并命名为“邦平乡”。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17.jpg

魏邦平故居。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史料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洋潮”在“曹古海”大规模兴起,村民经由港澳,以合约雇用形式或亲友援引形式出洋,这便是近代古镇乡亲连群出洋、旅居港澳地区的源由起始。后来,海洲侨胞和港澳乡亲回乡探亲,带回丰厚的钱财物资接济家乡,为当时海洲村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18.jpg

魏氏宗祠。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同一时期,一批青年学子在乡贤的资助下,也走向了外出求学的道路。1919年,海洲学子袁开中学毕业,萌生“农业救国”的宏愿,意欲出国留学。魏邦平得知后,牵头发动乡亲襄助,筹集了学费路费。1920年,袁开乘船赴德国留学,成为“曹古海”历史上第一个留学生。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精神,袁开攻读八年终获博士学位。

“开眼看世界”的时代,海洲人将豪情洒向江河湖海。20世纪30年代,国内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曹古海”地区多有侨胞、同胞回乡办厂、开设公司。袁开也学成回国,立志把新的知识与技术带回家乡。


工业之光自此亮


从海洲走出去的古镇镇首个留学生,开启了海洲村第一场现代工业之旅。

1931年,袁开返乡开办惠农农场,将所学付诸实践,1933年在海洲村建起珠江三角洲第一间小型机榨糖厂,成为珠江三角洲推广发展高产蔗和创设小型机械制糖的先驱。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20.png

海洲村国营糖厂旧址。海洲村宣传办供图


此后,海洲村先后建起7家糖厂,“实业兴村”名声外显。史料显示,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海洲村就拥有了医院、茶楼、学校等城镇配套设施,而且拥有自己的渡口和“火轮船”——有个村民耳熟能详的典故,当时许多前往澳门谋生的过路客,远眺夜晚海洲村的亮光,还以为已经到了澳门。

开放、勤劳、善闯的海洲传统,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海洲人。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22.jpg

古镇海洲村旺麟桥。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袁开回乡建糖厂、开启海洲工业化征程的故事过去近半个世纪后,又一代海洲青年为海洲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1981年,海洲青年袁达光和几个年轻人商议创业。他们前往香港探亲时,从香港的闪烁霓虹与华美灯饰中得到灵感,回乡后便做出了第一批自制壁灯。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海洲村诞生的“第一盏灯”、第一间厂,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山灯饰产业走向“中国灯都”的第一把“火”。在这个过程中,海外侨胞和港澳乡亲成为海洲产业发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批“投资人”。

“当时的一万块钱,村民自己是拿不出来的,只有靠在海外的家人亲属支持。”袁达光回忆,裕华家用电器厂几个合伙人合股建厂的资金,多数来源于身在海外的家属、侨胞。家家出力,户户凑钱,海洲侨胞和乡亲为古镇灯饰产业发展筹集了第一桶金。

从“家家有华侨”到“户户起作坊”,海洲村成为古镇灯饰工业创立的发源地,催动区域迈向工业化与城镇化,被誉为“电器之乡”。

走在海洲村迎丰路上,一些门楼上仍留存有充满年代感的灯饰店名,依稀可以窥见往日“灯饰一条街”的踪迹。1983年,裕华家用电器厂成立,成为海洲乃至古镇最早的灯饰厂家。

不久后,在海洲村迎丰路上,“宏泰”“高宝”“宏昌”“丽达”“华光”等灯企建立起来,未来的“中国灯饰之都”在第一条灯饰街有了雏形。

很快,这把产业之火很快点燃了全镇,古镇灯饰产业迅速从仿造和组装阶段走向自建厂房和自制配件,产业链快速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古镇的灯饰产品在全国各大灯饰市场销售中占据40%—50%的份额,走上快速发展的阶段。

不仅回乡投资建厂,海洲乡亲也乐于捐资助医。在推动海洲灯饰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洲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海外侨胞和港澳乡亲的倾情相助。


微信图片_20240927235823.jpg

古镇海洲医院。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就在海洲村兴红路上,已经建成近30年的海洲医院(又名“袁瀛杰医院”),至今每天仍接诊近400人次,为海洲村及周边镇街人口提供医疗服务。1992年,旅港澳乡亲袁社堂、袁兆英、袁永安等倡议捐建海洲医院,袁兆英先生以袁瀛杰慈善基金会名义捐款100万港元,袁永安等港澳乡亲、海外侨胞以及香港中山侨商会积极响应,共筹得善款超320万元。3年后,医院落成并交付使用,自此成为海洲村甚至周边区域医疗服务的支撑,服务了一代又一代海洲人。

侨乡遍地新风景

如果说任何一本讨论广东专业镇经济的著作,都不可能跳过古镇镇;那么任何一段对古镇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也不可能跳过海洲村。

从工业化进程到推动现代化医疗教育设施,海洲村每一次飞跃发展的关键节点,都离不开海外和港澳乡亲的力量。


2015年,海洲村跻身“亿元村”,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广东省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海洲村再次迎来新机遇——一场产业和城镇转型升级实践,正改变着这个侨村。

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重塑了海洲村的工业园和生产力。拱北河畔,曾是灯饰配件中小微企业集中地的大华工业区。该片区占地面积约130亩,未来将升级改造成为嘉隆科技园。当前,项目一期已建成高层厂房10栋,一批照明灯饰产业“链主”企业陆续进驻,项目二期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而在河对岸不远处,占地面积约160亩的螺沙工业区“工改”项目汲取大华工业区合作开发项目经验,提出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新模式,项目已于2024年3月清拆动工。这两个“工改”项目拆除整理面积合计近300亩,海洲村以“腾笼换鸟”的形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导入了智慧灯杆、生物医药和芯片制造等高端产业。

近年来,“工改”带来的村集体物业增值,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正向影响,使海洲村村集体收入节节攀高。在乡村振兴方面,海洲村计划打造绿博园文旅夜游示范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持续提升村集体收入。

海洲的变化,侨胞和乡亲们看在眼里。2023年5月中旬,在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近200位海洲旅港乡亲分批到访古镇镇。一次久违的相聚,让旅港乡亲感叹家乡的发展速度:“家乡的发展建设我们一定要出一份力量,会一如既往支持家乡各项事业发展!”


从“海中洲”跨越伶仃洋

跨越百年历史海洲村走向新天地


上一条记录:新港社区:都市新侨乡,筑梦大湾区|文化兴下一条记录:长洲社区:醉龙系侨心,烟雨续新图|文化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