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侨路看中山】第24期 首战告捷!横门保卫战打响中山抗日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9日 来源:《广东省革命遗址通览·中山市》、方志广东、中山火炬发布、中山
横门保卫战遗址简介
▲横门保卫战纪念碑
▲关晃明(1919—1939),首位在中山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共产党员。
关晃明1919年出生于香港,就读于香港英皇书院。七七事变后,关晃明怀着满腔热血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中,发动学生参加抗日运动。1938年夏,驻香港地下党组织吸收关晃明为中共党员。
广州沦陷后,香港学生赈济会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中共地方组织的引导下,香港青年学生先后组成四个"回国服务团"。关晃明任第三团副团长。1939年1月13日,关晃明等随团出发,经澳门、江门、鹤山等地到达曲江,参加第四游击区干训班集训,之后被调派到第一游击区(简称“一游”)司令部(驻中山县)政训室所属政治队工作,任中共特别支部副书记。
1939年4月,关晃明、黎民惠等人被调派到第四战区第一游击区司令部政训室所属的政治队工作。关晃明任第一游击区司令部(驻中山)政训室所属政治队中共特别支部副书记。
1939年9月14日,在第二次横门保卫战中,关晃明带领运输队为守军运送粮食,遇敌空袭,为掩护队员英勇牺牲。
关晃明牺牲的消息传至香港后,他的亲属及爱国人士、青年团体和学生组织十分悲痛惋惜。他们在孔圣堂为关晃明举行了1000多人的大型追悼会,到会的人们无不伤心落泪,全场啜泣声不绝。关晃明为国捐躯的精神激励着香港地区的抗日民众,全港再次掀起抗日救国的群众运动高潮。
1938年11月,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以下简称“抗先”)筹备成立中山县队,中共中山县委决定推选张惠长为抗先中山县队队长。1938年12月9日,即“一二·九”运动爆发三周年之际,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成立。全县队员发展到3000多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抗日团体,也是全省抗先人数最多的县队。
▲张惠长(1889—1980),字锦威。张家边大环村人。1937年10月任中山县县长,接受中共联合抗日的主张,担任抗日救亡群众团体抗先队总队长,并领导中山守备队抗击日军侵略。
▲第一次横门保卫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山文史》第47辑《中山抗战初期史料考述》)
1939年7月24日上午8时,日军在飞机、火炮掩护下,在横门沿岸登陆。横门位于珠江口西南面,包括横门岛、横门口、横门水道,距石岐25公里,是珠江出海口八大门之一,也是中山县水上交通的咽喉。面对日军的进犯,中共中山县委副书记梁奇达撰文《紧急声中保卫中山的任务》,号召群众起来抵抗侵略者。中共中山县委和四区区委领导的武装集结队、别动队在指导员谭桂明、副队长杨木的带领下上前线协同守备队作战。中共中山县委以抗先的名义,以县、区两级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为骨干,成立横门前线抗日支前指挥部,总指挥孙康,组织部长叶向荣,宣传部长阮洪川,总务部长欧初,在各区紧急动员了1000多名抗先、妇协会员,组成宣传队、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等开展紧张的支前工作。张家边、大环至珊洲坑、李屋边一带的群众甚至妇女也纷纷主动加入战地后勤服务。
▲1939年7月27日《大公晚报》香港版报道中山县第一次横门保卫战。
▲民众在横门保卫战中成立的救护队
▲民众在横门保卫战中担任输送工作
1939年7月24日,日军一部曾占领横门岛上的七坎、马鞍山、矮山;另一部登上横门沿岸部分地域。中山抗日军民英勇战斗,至下午将敌击退。次日,敌数百名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驻军横门的中山守备队防线发起7次进攻,仍不得逞。26日,敌军铁拖、舰艇增至20多艘,仍以飞机大炮掩护,分兵向猪乸咀、芙蓉山、玻璃围三路进犯。驻芙蓉山守备队伤亡惨重,第七中队被冲散,弃守猪乸咀防线,罗得标中队被困,敌军占领了仰天螺,包围瑞生围。27日,县长张惠长亲赴前线指挥守军反攻仰天螺、瑞生围,集结队、别动队积极配合。7月31日下午4时,敌军突然出动多架飞机,向处于第二道防线的二洲、大王头、大环、小隐等处轰炸,以猛烈炮火掩护其在沿岸的步兵撤退。是役,日军伤亡近100人,一艘运输舰于玻璃围附近水面触雷沉没,在全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横门保卫战首战告捷。
▲第二次横门保卫战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山文史》第47辑《中山抗战初期史料考述》)
1939年9月7日至20日,敌军再犯横门,炮轰芙蓉山、玻璃围,摧毁沿江工事,复以飞机掩护敌兵登陆,先后占据白米山、大尖峰、东利涌、灰炉涌、大王头、横山、下旗山、玻璃围、珊洲等地。中山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共御外侮。驻守横门的中山守军英勇奋战;抗先队员和妇协会员结队赶赴前线服务;横门一带妇女主动助士兵炊事。横门前线抗敌守军兵力虽有所加强,但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苦战数日,予敌较大杀伤后,便退出横门前线。13日,敌兵千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犯三仙娘山,守军与之激战至下午3时,毙伤敌兵200余名,为横门作战以来最大之战果。
14日,敌军以1500余人再犯三仙娘阵地,并轰炸沙边、张家边、窈窕、大环、西桠、江尾头等乡。中山守军苦战至下午2时,一直坚持战斗,并击落敌机一架。15日起,守军分向珊洲、下旗山等敌军据点反攻,毙伤敌兵十余名,缴获无线电机一台。20日,敌军出动1500人,以飞机十余架助战,进犯小隐、大环,继分三路犯江尾头。该线守军守备第九中队士兵在共产党员缪雨天的率领下奋勇抗战,击退敌兵4次冲锋,先后夺回大环、小隐、黎村、二洲等据点。日军失利后不敢恋战,于下午5时30分后留下一部在大王头设营固守,大部分兵力撤回海上。此次苦战14日,全县军民合力抗击来犯之敌,又获得横门战斗的第二次胜利。
两次横门保卫战获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人民抗日的斗志和信心,拉开了中山抗日武装斗争的序幕。
2006年,中共中山市委核定横门保卫战遗址为革命遗址,并定之为党史教育基地;2010年8月26日,横门保卫战遗址纪念碑揭幕;2019年2月,在横门保卫战遗址原纪念碑位置,进行重新修葺,完善设施建设,修建成面积约2600平方米的横门保卫战纪念公园。公园的落成使用,为党员干部提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课堂,为广大群众提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横门保卫战遗址纪念碑
上一条记录:走进红色基地!黄圃镇举办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下一条记录:蒙特利尔唐人街孙中山先生铜像“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