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情动态 >> 正文  


【红色侨路看中山】第5期 民生路上“太原第”,当年红色桥头堡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7日  来源:《广东省革命遗址通览·中山市》《中山市华侨志》

市侨联“红色侨路看中山”主题宣传版头_调整大小.jpg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简介】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位于石岐区桂园社区民生北路256号太原第内。

1938年至1939年间,中共中山县委副书记孙晖如,委员梁奇达、徐云同租此宅居住,领导中山各抗日群众团体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山县委在此召开第一次武装工作会议。会议由县委书记孙康主持。会议研究批准了九区区委提出派人进入当地军队建立武装的计划。并派中共党员杨日韶到此部队当副官。在会议结束后,县委举办了多期的党员学习班和游击训练班,为日后在珠江三角洲乃至粤中地区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培养了大批骨干。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摄于2006年(中山市档案馆藏)_调整大小.jpeg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摄于2006年(中山市档案馆藏)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布局】

太原第为砖木结构,坐东向西,两进三间,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第宅前设有门楼,高5.4米,两层叠歇山式顶,镶蓝色琉璃瓦。于门楼第一层镌刻石匾“太原第”,署名王棠。太原第是中山宫花村旅美华侨王棠之公寓。王为同盟会会员,随孙中山革命多年,曾任大本营会计司司长,广东省财政厅长等职。孙中山逝世后,王弃官从商,长期旅居外地,只剩一亲戚帮助照看太原第。该第宅曾为中共中山县委机关办公地点。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位于太原第内,现为商铺_副本_调整大小.jpg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位于太原第内,现为商铺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于2006年6月被中共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革命遗址,并定为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


【相关人物革命历程】

46f8795f075c7be8c7f1f6a8f15c679_调整大小.jpg

孙康(1906-1996)又名孙一艺,孙映雪。张家边沙边村(今火炬开发区)人。东南亚归侨。

1923年至1926年在中山县立中学读书,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在校期间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中山党组织遭到破坏,孙在沙边村以教师、校长身份作掩护,向学生、教师、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在教员和村民中发展党员,在中山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

1937年任中共中山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8年任县立七小(西桠小学)校长时,以七小为抗日战时基地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抗日救国运动,培训抗日军政骨干和党的干部;组织成立中山抗日先锋队,任副总队长,领导中山军民,在中山四、五区一带,抗击日本侵略军侵犯中山。

1938年冬,被国民党通缉逮捕,幸得孙海筹秘密通知出走,才幸免于难。

1940年转到印度支那做侨党工作,并在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的华侨中进行思想教育活动十多年,推动了当地抗日运动,并培养了一大批华侨青年学生。

1948年初,因从事革命活动被越、法当局驱逐出境,回香港参加华南分局举办的高级干部训练班。

1950年1月,随南下大军进入云南昆明。云南解放后,曾任云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高级法院院长和民政厅党组书记等职务。

上一条记录:【侨为群众办实事】三社社区星级“侨胞之家下一条记录:巴西广东同乡总会举行十四届理监事就职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