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 >> 正文 |
五沙村:西江入海去,游子归家来|文化兴城侨村行⑤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南方+
西江润万物,水乡两岸生。站在中顺大围横栏段干堤上临江眺望,入夏后的西海水道雾气迷蒙,江水茫茫。这片中山、江门的交汇水域,数百年来曾见证无数远行船只顺流而下,向海而生。
西江边,小小的五沙村承载着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书写代代青年离家闯荡奋斗、归家建设家乡的故事。30年前,在澳门读小学的蔡瑞鸿长途跋涉回到外婆家过暑假,曾在五沙村内撑船划到西江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辽阔:“很远很大,以为已经出了海了。”
鸟瞰五沙村。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江上清风耳得之而成声,是似有若无的乡愁呼唤。多年后,蔡瑞鸿从澳门返乡创业,仿佛洄游的西江鱼。花木种植、照明灯饰产业随着改革春风崛起。“我本身就是拥有这方水土血脉的年轻人,我应该回到这里,这是我梦开启的地方。”蔡瑞鸿说。西江入海去,游子归家来。风景不似当年,却不妨返乡游子看着西江花海年年繁盛如初。
水田沙洲少年梦
西江出海口东岸,泱泱江水冲积出中山西北部肥沃的平原沙田地带,横栏镇就从这个地带上生长起来。
横栏之名,本就由“沙”肇始:宋末元初,横栏镇所在海域淤浅成陆,由于横栏沙形似横放于海中木栏,故名横栏。
沿着中顺大围西干堤横栏段自北向南,三沙、五沙、六沙等村依次排开,演绎着横栏曾为沧海的历史。五沙即为明朝香山县西海门第五个沙州,明末清初已有先民在此围沙造田,繁衍生息。
五沙村地处中山市横栏镇偏西,东连宝裕村,西临西江。历史上,五沙村地理经历了三次大演变,从清末时期完整的大沙州,逐渐演变为利于农业种植的沃土。时至今日,五沙村仍较好地保存了沙田水乡的特色,村内咸水歌、醒狮队、曲艺社等,至今还保留了扒龙舟、醒狮表演等文化习俗,依然有着的旺盛的生命力。
五沙村的一河两岸景观。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村头水门口之水闸右侧横堤坝上,矗立着一座“金鸡福神均宁社”。村民介绍,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添丁丰收、外出求学等,五沙村人都要到此祭奉一番,260年来不间断,也是五沙游子的乡情寄托。
从五沙村寄出的乡愁,还有村里的两棵古树——分别为西大街一巷的古木棉,和三沥河口交汇处河边的大榕树。史料记载,两棵古树均种植于1900年前后,见证五沙120多年风雨,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五沙村一步步的发展。每逢阳春三月,古木棉花开浓情似火,是西江岸上沃土育林的见证。
五沙村的古木棉。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西江水滋润下,土地成为横栏人的饭碗,农业也成为五沙村的安身立命之本。
20世纪90年代,横栏镇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十分之一,是全国有名的“三高”农业典范,五沙村数千亩水乡沙田,是横栏镇现代化农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五沙村超过80%的农用土地转型改造成花木种植,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与三沙、六沙等花木基地形成万亩花木产业片区,年产值约8亿元,是中山市较有名的花木种植基地之一。
以侨为桥通世界
走进五沙村,河沥纵横交错、蜿蜒弯曲。多年以后,已是中山市侨界青年联合会副会长的蔡瑞鸿仍然记得童年时水中游戏的情景:“外公把我往河里扔,让我学游泳,来回10遍就差不多学会了。”
蔡瑞鸿的母亲是五沙村人。过去,为生计,有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或到港澳定居,形成了华侨及港澳同胞群体。据蔡瑞鸿介绍,父母在其出生前就已经移居澳门。但由于父亲工作原因,他曾在中山与澳门之间辗转就学,对家乡的一切有别样感受。
“小学时在澳门读书时,每逢暑假,我就和弟弟收拾行李,从澳门坐车到中山富华车站,再从富华坐7路公交车去横栏。”蔡瑞鸿对小时候返乡的情节记忆深刻。
清风拂过一河两岸稻田,一群小孩跑过田埂,鱼塘抓鱼,稻田嬉戏,跳河抓青蛙。跟在大人身后,在节节长高的甘蔗前比画自己的身高。长大后,这些孩子大多离开家乡外出打拼,但三十年前的水乡稻田始终留在他们心中。
“傍晚时,外婆会带我去河边洗澡。”临近傍晚,在微凉的江风中,晒了一天的河水却是暖暖的。这种暖意留在了蔡瑞鸿心中。11年前,毕业后在澳门当老师的他决定返乡创业,回到横栏开始他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2013年,蔡瑞鸿返乡创业,将目光放在了照明灯饰上。“当时在中山有关于照明行业需要的一切配套,吸引着各方人士来此创业。”蔡瑞鸿说。他从灯珠封装这一高技术含量的环节做起,逐渐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生产户外太阳能灯具等灯具成品,获得了海外市场的肯定。
横栏镇的照明灯饰企业产品展厅。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受中山西北片区灯饰产业的兴起,来自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的客商纷纷南下珠三角创业。在横栏,他们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这里对外来客商非常和蔼,受到很多尊重,所以很多企业家都留了下来。”中山市爱的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横栏镇侨联常务委员李凌燕是浙江人,20多年前来到中山。“我们希望组织侨胞、创二代,搭建照明灯饰产业走向世界的桥梁。”李凌燕认为,侨务可以成为横栏镇链接世界的资源。
“我们努力通过‘侨’的作用促进全镇的产业发展。”横栏镇副镇长陈子慰说,近年来,横栏镇进行了许多链接侨界青年的新尝试,如邀请港澳大学生暑假到横栏进行社会实践等,希望增进青年一代对横栏、对家乡的了解,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来到横栏、来到五沙。
花木流芳新水乡
开放包容的横栏镇吸收接纳了天南地北的新横栏人,也为五沙带来了新动力。尤其是古神公路通车后,连片的花木基地在古神公路两侧崛起,五沙花木基地成为横栏万亩连片产销一体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
五沙村党委书记梁汝顺介绍,曾是全镇外来人口最少的五沙村,吸引了许多外来技术人才和投资者的进入,花木产业带动了近85%的村民就业创业。2020年,五沙村被认定为省级花卉苗木专业村。
横栏镇五沙村党委书记梁汝顺。南方+ 李姗恒 拍摄
河道贯穿,鱼跃蛙鸣。围绕着5000亩错落有致的花木种植基地,漫步在五沙村呈“田”字状分布于花田间的硬地村道上,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产业振兴对于实现美丽乡村图景的重要意义。
目前,五沙村拥有1000多个花木场,吸引了包括侨胞在内的许多五沙人返乡就业。村民蔡女士在多年前通过跨国婚姻到美国定居。在外漂泊多年后,她选择了回到五沙村生活,也在村里种起了花。“现在村里的环境条件都很好,比在外面时更有归属感了。”蔡女士说。
目前,五沙村拥有1000多个花木场。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23年,五沙村花木销售达到约8亿元,不仅远销香港、澳门、广西、海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外销至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今年上半年,花木势头发展更盛,有些花木场甚至卖断了货。花木产业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年分红可以达到8000元。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五沙村,不仅是创业定居,也包括旅游观光。五沙村也正在进行农文旅融合的新尝试。2021年,五沙村成为中山市特色精品示范村。乡村振兴的东风与农文旅融合的趋势,推动五沙村迎来新的蝶变。
2021年,五沙村成为中山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围绕“水乡”和“花木”两个关键元素,五沙村瞄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前景,建设了一河两岸生态长廊、十里水乡花田绿道等一批特色景点。这些景色,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绵延3.7公里的西江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21年起,升级为“国字号”的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在西江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举办,五沙村迎来了许多远道而来的客商;2022年,横栏“水乡花田农业观光游”成为广东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推介的线路,五沙村作为线路核心部分,又迎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一辆辆观光车途经五沙村,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这里的水乡风情。“我相信我的家乡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蔡瑞鸿说。
梁汝顺希望将文旅作为五沙村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他设想与有成熟运营经验的企业进行合作,对五沙村现有资源及闲置用地进行开发,引进文旅项目和餐饮业,并开发团建、研学游、课外劳作等多种项目形式。
侨乡文化的传承铺成了五沙村的过去,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成就了五沙村的现在。未来,人们对五沙村有更多期待:一河两岸生态长廊风景如画、十里水乡花田绿道游人如织、文旅项目发展如村口的古木棉般红火……
正如五沙村在文旅规划时的美好愿景:至美淳朴水乡情,花木流芳五沙调。这是五沙村的发展愿景,更是五沙人的情感寄托。
上一条记录:张应龙: 引进侨力量,擦亮“生态绿”下一条记录:五沙蔡李佛:以武为媒促进湾区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