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中山侨 世界桥 >> 正文 |
【中山侨·世界桥】㉖杨奇:岭南著名报人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9日 作者:郭昉凌 来源:huaxiamagazine
20世纪40年代是古老中国旋转乾坤、天翻地覆的大时代。这个大时代中,中共广东地方组织于香港沦陷后从日军虎口中营救出诸多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以及中共香港分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秘密护送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北上,共同筹开人民政协,这两项壮举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中山人杨奇不仅亲历这两件大事,还曾执掌七大报刊,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自学成才
杨奇1922年出生于中山沙溪申明亭村一户华侨家庭。因家贫,11岁辍学到香港谋生,在疋头店当店员。他白天在堆满绫罗绸缎的柜台上服务,晚上挑灯自学。他将《大公报》《星岛日报》《立报》一一读遍,并向报刊投稿。
小学没毕业的杨奇通过自学,于1940年考取了中国新闻学院,从此走上新闻出版生涯。他积极投身抗日洪流,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文艺通讯部,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创办了进步刊物《文艺青年》,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1000多订户。“皖南事变”发生后,杨奇在刊物中积极参与文艺论争、鼓励青年投身进步,还誊抄《解放》杂志上揭露新四军被包围真相的电文,秘密油印并只身到中环一带派发。1941年3月12日,杨奇加入中国共产党。
东江办报
杨奇入党后不久,就接到组织通知,到东江游击区办报。杨奇到达东江游击区后,先后任《新百姓报》编辑、《东江民报》主编、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社长兼总编辑,还参与到接待香港沦陷后被困于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秘密大营救中。1942年1月20日,被营救出来的文化届人士茅盾和邹韬奋等参观了白石龙山谷中的《新百姓报》社。适逢《新百姓报》易名为《东江民报》,便请邹韬奋题写了报名,茅盾为该报副刊《民声》题名,杨奇负责研墨铺纸。同年3月29日,《前进报》创刊,报社没有固定地址,杨奇和同志们经常背着沉重的出版工具四处转移,住茅棚、蹲山洞,在深山密林里坚持写稿、刻蜡纸、油印出版,及时报道抗战胜利的消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创刊到1945年9月,《前进报》共出版100多期,最大发行量为7000份。
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指示广东区党委立即派出干部到香港建立宣传阵地。杨奇奉命带领编辑记者6人赶赴香港,创办《正报》传播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张,及时报道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1945年11月13日该报创刊发行,由杨奇任社长兼总编辑,刘逸生为副总编辑。1946年,杨奇调任中国出版社主编,1947年2月奉调协助乔冠华社长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同年8月任《华商报》经理兼任中共总支部书记、代总编辑,尔后任中共香港工委候补委员、报刊委员会副书记。
在香港各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政委刘良凯少将向杨奇(右)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后,各界民主人士热烈响应。中共中央把秘密护送居留香港的民主群英北上参加政协的任务交付给中共香港分局。杨奇负责运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的两件行李和护送李济深等人登上苏朝合营的货船“阿尔丹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国歌及国旗。《华商报》刊登了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杨奇提议:“我们报社应该立即挂新国旗!”他派人到电车路横巷内一家缝纫店去,按国旗尺寸大小制了一面标准的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千里之遥的香港干诺道中123号《华商报》社的天台上,全体人员齐集肃立,升起了香港地区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奇在香港新闻界庆祝新中国诞生大会上致词时号召:“今年纪念辛亥革命只能挂新中国国旗,绝不能挂废旗。”随即,《华商报》大量印制五星红旗随报附上。结果,1949年10月10日那天,香港大街小巷都升起了五星红旗。
杨奇是岭南著名办报人,纵横粤港两地新闻界60年,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担任过7家报纸的领导职务;既办过油印小报,又办过彩印大报。他曾先后参与筹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并任《南方日报》副社长、总编辑,《羊城晚报》总编辑。“文化大革命”后曾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1978年出任中央驻香港代表机构——香港新华社宣传部部长、秘书长,后任香港《大公报》社长,为香港过渡期作出卓越贡献。2007年8月,杨奇获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颁发“特别荣誉纪念证章”。
2021年10月,80年党龄的杨奇在广州因病逝世。
上一条记录:【中山侨·世界桥】㉕“默片皇后”阮玲玉下一条记录:【中山侨·世界桥】㉗刘斯奋:快活“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