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中山侨 世界桥 >> 正文 |
【中山侨·世界桥】④侨刊乡报:中山人的集体家书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5日 来源:huaxiamagazine
文|孙幸
2022年元旦假期前,《东镇侨刊》社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整理最新的邮寄名单地址,他们要赶在假期前把刚出版的《东镇侨刊》寄出去。除《东镇侨刊》外,《中山侨刊》《隆都沙溪侨刊》《东区侨刊》《良都侨刊》等中山其他8家侨刊刊物每期都是免费寄送到港澳、海外乡亲的手中。
中山是全国著名侨乡,拥有众多侨刊乡报。侨刊乡报是侨乡民间创办的、向海内外发行的非营利性刊物,其内容多以反映侨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海内外华侨信息为主,是沟通侨乡和海外华侨的特殊桥梁,被誉为“集体家书”。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中山各镇、区、乡兴办的刊物,鼎盛时有70多种,风行海内外。据目前可见的史料,中山最早的侨刊乡报是诞生于1905年前后的《良都报》,之后又有《良都侨刊》,如今中山南区仍延续着《良都侨刊》的出版。如今的中山火炬区是当年侨刊乡报出版最为密集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先后出版过10多种侨刊乡报,其中《张家边月刊》《沙边月刊》等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才被迫停刊。这些刊物拥有大批海内外忠实读者,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乡亲。至今中山各镇(区)、村(社区)依然继续出版的各种侨刊尚有10多种,刊物的内容、纸张、印刷、发行等都已是现代杂志的水平。
民国时期收存于行政院资料室的《张家边月刊》
从东镇、张家边等地区发展而来的中山火炬区,延续侨刊乡报活跃的传统,于1985年元旦恢复出版《张家边月刊》,并易名为《东镇侨刊》。该刊自复刊以来,一直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办刊宗旨,每年出版四期(季刊),至今总发行量超过50万册,邮寄给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侨团组织。这一新时期的“集体家书”为火炬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宣传作用。
侨乡特色
很多内地学者并不理解中山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侨刊乡报。
其实,中山人有下南洋讨生活的传统,海外乡亲的数量多于本地人口的乡村在中山比比皆是。在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年代,乡音信息的沟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个年代,写信和寄信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侨刊乡报的出现解决了侨乡的迫切社会需求。
中山是较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在华侨的捐助下,民国初期中山就建起了一批开展现代教育的乡村学校,而当时受聘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出版刊物是他们普遍热衷和擅长的工作。事实上民国时期中山的各种侨刊基本上都是由乡村学校的校长、老师担任主编、主笔。这为中山侨刊乡报的出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向来注重宣传鼓动工作。20世纪前后,中山诞生的众多报纸杂志基本上都受到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中山是鱼米之乡,经济上藏富于民,为民间刊物的运营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中山的侨刊乡报从诞生至今一直都是民办公助的性质,华侨的直接捐款是办刊资金的主要来源。民国时期不少侨刊乡报都拥有自己的公产田,或者由宗祠、华侨社团资助。由于石岐较早出现了使用现代技术的印刷厂,所以中山绝大多数的侨刊乡报在创刊时就使用了字粒排版铅印,20世纪40年代有好几份刊物已使用照片制版印刷,封面使用彩色印刷。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中山众多侨刊乡报的出版发行。
乡情所系
中山侨刊乡报在其发刊词中都有提及其办刊宗旨,尽管提法不一,各有侧重,但其共同的内核都是乡情所系。据当年曾参与办报的老华侨回忆,1905年创办的《良都报》专门向乡亲介绍国外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1920年创刊的《良都竹秀园月报》在次年的《一周年之回溯》一文中说:“夫都市进化易,乡村进化难”“乡村明达之士无多”“以故教育之发展,工商业之振兴,与夫一切设施之进行,乡村类不逮都市远甚,顾吾人岂可安于自然,而不设法促进进化哉?噫,此我乡有志之士,所以具发聋振聩之伟愿,而有月报之刊也”。《涌头月报》的发刊词写道:“发展农村文化是本刊的主要目的;报道乡情是本刊的主要内容。”《谷镇月报》发刊词曰:“我们为着发扬过去文化工作的光荣,同时鉴于民主建国大业,胥赖地方文化之能否推进,家乡与华侨之能否消息沟通,便创办了这个月报。”《沙边乡报》1926年创办时的动机是宣传筹建本村小学新校舍,向乡民及旅居海外的乡亲报道建校的有关消息和公布筹集建校资金情况。《张家边乡报》的创办动机是充当民间喉舌,向乡中黑恶势力挑战,创刊号的封面大字标题“打倒土豪劣绅”,开宗明义,指名道姓,向着土豪劣绅猛烈开炮。1929年9月20日,《濠溪月报》创办并举行话剧义演筹集经费,借着剧场贴有一副对联:横批为“导之以理,畅所欲言”,上下联为“举行墨炮笔枪,陷阵冲锋,策励乡人谋建设;不妨涂脂抹粉,现身说法,装成良歹儆愚顽”,借此彰显办报目的。
随着历史发展,中山侨刊乡报内容日渐丰富,形式日渐成熟,栏目百花齐放,归纳起来有发展乡村文化、报道新鲜事物、通报侨胞侨眷情况等几大专题,其中“县闻”“区闻”“乡闻”“侨胞侨眷动态”栏目则是共有的。
中山侨刊乡报还有一个百年不变的栏目,就是定期公布乐助办刊经费的善长仁翁。
时代先声
中山的大多数侨刊乡报并不满足于一般的乡情侨讯通报,其中不乏重要的国事政论文章。
查阅民国时期出版的各期《张家边月刊》,每期的封面及主要版面均刊登有政论文章,如《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工业化》《当前地方财政的性质与检讨》《我们为维护国土应收回澳门》《什么是青年》《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与结果》《选举保长应有的认识》等,亦不乏家乡建设的具体建议。撰文者均为东镇人士,他们或是在乡间的贤人达士,或是在外工作的乡亲,其中的文章不乏真知灼见。
1937年12月15日出版的《起湾乡报》发表了时任中共中山县委书记孙康号召中山人民奋起抗日的文章《中山的危机与我们当前的任务》,文中指出“寇急了,祸深了!敌人的炸弹血刀已加在我们头上”,号召“一百万中山同胞起来,为保卫乡土、保卫国家民族而斗争!”这些主题鲜明的宣传进一步加速民众觉醒,群众的抗日情绪日渐高涨,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被迅速动员起来。
1940年3月中山县境沦陷后,中共中山县委派员到香港办起《今日中山》期刊。刊物由阮洪川领导,孙一之为社长,编辑有陈嘶马、孙继普,记者是吴孑仁,五人均是青年共产党员。期刊的主要栏目有:“中山近况”,报道沦陷后中山的情景,揭露敌、伪的残暴罪行;“华侨生活”,报道家乡侨眷的生活,称颂海外侨胞的爱国热忱;“抗战消息”,既报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消息,也适当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结合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华侨政策。《今日中山》出版后,第一、二期以免费赠阅为主,广泛寄给家乡知名人士、国内政府机构、海外各埠的华侨组织,范围遍及东南亚、南美、日本、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华侨收到这份刊物都珍视为“抵万金”的“家书”。从第三期开始,海外华侨纷纷付费订阅,以示对刊物的支持。
出版抗日宣传刊物《今日中山》的同时,吴孑仁在香港还负责编辑《张家边乡报》(32开,月刊),孙继普负责编辑《沙边乡报》(32开,月刊)。这三份刊物都在一个由中山乡亲于香港湾仔开办的印刷所印刷。通过刊物宣传和海外华侨急赈会的共同努力,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纷纷为支援家乡的抗战、赈济家乡的苦难同胞、关心家乡的民众生计而捐献金钱和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支援五桂山区抗战军民的。
《濠头月刊》抗战胜利后复刊第一期(中山市档案馆藏)
最为值得骄傲的是《濠头月刊》,由一班濠头学生创办于抗战前,抗战胜利后复刊出版至1949年。在1947年10月该刊第14—15期合刊本上载有《孙总理致郑藻如书》。中华书局1981年8月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一篇《致郑藻如书》就是从《濠头月刊》转载而来,可见当年乡刊编辑的水平。有趣的是,至今仍有学者以为《濠头月刊》是澳门出版的刊物,因澳门又名濠江,断想不到这是中山的一份乡办刊物。民国时期,中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地方自治模范县,侨刊乡报对其各项施政、建设讯息的对外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孙中山逝世后,有关设立纪念公园、图书馆,以及命名纪念道路的动议,最早是由家乡人士提出,并通过侨刊乡报的报道得到全国上下的广泛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镇大部分侨刊乡报仍然继续出版,《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新中国国旗制法》《国旗、国歌、年号的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华南分局告广东人民书》《发布新币及管理市场宣传纲要》等文章,以及新中国建设的许多政策、布告,常见于侨刊乡报的显著位置。
一册风行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大多数中山侨刊乡报都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抗战胜利后更是以鼎盛姿态出现,16开本的杂志成为主流,拥有30-40个版面的刊物并不罕见,《沙边月报》《张家边月刊》等还用上了彩印封面和照片制版。多样化的栏目和丰富的内容使刊物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付费订阅、购买人数日渐增多。《今日中山》《沙边月报》《张家边月刊》《濠头月刊》等著名刊物高峰期发行量都有超3000份的纪录。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沙边月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山的侨刊乡报主要以四种方式发行。一是交邮局寄出,这主要是服务海外读者;二是交钱庄、信批局转寄;三是委托海外侨团、同乡商号转递;四是交由书局、报摊发售。各大刊物一般在石岐、广州、上海、港澳和华侨较多的海外地区设有代理处,并标明于刊内,以便读者联系。
最为难得的是,中山大多数侨刊乡报都有免费寄赠给政府机构如民国立法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海外华侨较多国家的使领馆等各大公营机构的习惯。如今这些老刊物在民间已十分罕见,唯有国家第二档案馆和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图书馆有所收藏。
《东镇侨刊》1985年元旦复刊第一期
改革开放后,中山各镇区的侨刊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东镇侨刊》在1985年元旦复刊第一期就印刷了5000份,绝大部分寄赠给海外华侨。然而,对于火炬区40000多的华侨来说,仍是杯水车薪。马子占、吴添渭作为复刊后的两任主编,任职时间跨度合计接近40年,在他们的脑海中,有不少华侨珍爱《东镇侨刊》的记忆。
旅澳侨亲马兆驹接到《东镇侨刊》时来信说,他在澳大利亚订阅十多种中外报刊,但都比不上《东镇侨刊》那么有人情味,他最喜欢读,也积极向侨亲推荐。
《东镇侨刊》2015年复刊30周年封面
当《东镇侨刊》寄到美国侨亲林兆源手上时,他一定在第一时间看完,因为会有人来借阅,一借就是一头半个月,待到刊物再交回自己手上时,早已被翻阅得有点陈旧了。
美国侨亲欧阳权更说,一次有位乡亲看到他收到的《东镇侨刊》,要借阅,他不愿意,那位乡亲就迫不及待地拿去影印(那时影印技术出现尚不久,影印价格不菲)。
一位在美国开餐厅的侨亲在收到《东镇侨刊》后,为了与众人分享家乡音讯,就将《东镇侨刊》放在阅报架上。但是,过不了一两天,总被有兴趣的读者顺手牵羊取去。几次之后,他不得不用绳子把《东镇侨刊》绑在阅报架上。后来,绑上绳子的《东镇侨刊》还是会不翼而飞。最后他只得求助家乡,申请多寄刊物,并由其支付邮费,刊物摆放在其餐厅,免费供乡亲取阅。
亦有侨亲对收到的《东镇侨刊》拒绝外借,每年把它们合并装订成一册,放在书柜作珍藏品。2009年,《东镇侨刊》复刊25周年出版百期之际,编辑部举办了一个“寻找完整收藏百期侨刊读者”的活动,结果只找到了5位读者完整保存有百期侨刊,其中既有居住在辽宁锦州的乡亲,也有远在澳大利亚的乡亲。还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倾诉,或是被人借走了一期,或是邮失了一期,惋惜之余都希望找回旧刊以作补齐。
在纪念《东镇侨刊》复刊30周年时,旅澳侨亲孙棣祥说:“《东镇侨刊》风行五大洲,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它是一本很好的‘集体家书’,使我们知悉家乡的发展变化。我把《东镇侨刊》从复刊至今出版的120多册都保存完好,经常拿出来翻看,甚为喜欢。”
如今中山的各镇区侨刊全都是采用赠阅的方式,但常常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在国内几个常见的大购物平台上,不难找到售卖当年侨刊的网店,每期价格一般在30到50元之间,其中《东镇侨刊》1985年的复刊号售价竟超过1000元。
生生不息
侨刊乡报在中山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过两次大的挫折和三次兴盛。
《中山侨刊》1981年创刊号
从20世纪初开始到30年代中后期,中山的侨刊乡报迎来了第一次兴盛。从刊名上可以看出,中山除黄旗都(第九区,今黄圃、南头、三角一带)外,其余八个都(区)或其辖下的乡村,大都办有侨刊乡报,几乎遍及全县,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盛极一时。1940年3月中山第二次沦陷时,在中山本土的侨刊乡报几乎全部被迫停刊,至今未见有史料提及在该时期有侨刊乡报出版,只知道《今日中山》《张家边乡报》《沙边乡报》等三份刊物转移到香港继续出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山的侨刊乡报又如雨后春笋般复刊、创刊,迎来了史上第二次兴盛,高峰时期刊物约有70种(不含各种报纸)。那一时期,广大中山人民和海外侨胞对建设家园充满了期待与激情。而那一时期的侨刊乡报比抗战之前的篇幅更为拓展,内容更加丰富,可读性增强,更具有史料价值。刊物上相继出现彩色印刷封面和电化制版印刷照片。可惜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所有侨刊乡报荡然无存,无一幸免。
《中山侨刊》2021年创刊40周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山侨刊乡报又一次迎来了勃勃生机。1981年5月18日《中山侨刊》率先创刊,这是继1946年11月中山海外同志社创办的《中山侨报》(后停刊),服务全县(市)华侨的一份全新刊物,该刊刊名由孙中山夫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亲笔题写,这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份获得国家领导人题写刊名的侨刊乡报。40多年来,《中山侨刊》在宋庆龄题字的鼓舞下,一路茁壮成长,越办越好:1985年在广东省首次侨刊乡报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990年在全国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03年获全省优秀侨刊乡报称号。如今,《中山侨刊》双月双语出版,全部免费寄赠到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外乡亲和驻外使领馆,每期发行超6200册。
中山下辖各个区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版有名称各异的侨刊乡报,他们未必有相互的延续关系,但都以服务乡民和华侨为宗旨,在改革开放后又一次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当年火炬区在历史上曾先后用过得能都、四区、东镇、东乡、张家边、中山港区等名称,是中山历史上曾经拥有侨刊乡报最多的地区,先后就有《张家边乡报》《张家边月刊》《东镇乡报》《东镇侨声报》《东镇半月报》《沙边乡报》《沙边月刊》《小隐乡报》《小隐月刊》《大岭乡报》《大环月报》《大岭乡报》《濠头月刊》《横门乡报》等众多刊物,其中不乏著名刊物。《东镇侨刊》复刊于1985年元旦,为季刊,其发扬前辈办刊传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在后来的各种侨刊乡报评比中,也是获奖最多、等级最高的。
隆都是清代香山县九个行政区域之一,又曾一度称为隆镇,辖地较广,包括今沙溪、大涌两镇(区街),旅外人多,历史悠久。史上曾有《隆都侨报》《隆都月报》《隆镇半月刊》《溪角月报》《涌头月刊》《龙头环月刊》《清江月报》《濠溪月报》等10多种。1984年6月创办的《隆都沙溪侨刊》,是中山富有文化内涵的侨刊之一。
“良都”曾改称“环城”,现在叫“南区”,历史上先后曾办有《良都报》《良都竹秀园月报》《竹秀园月报》《良都月报》《恒美月报》《渡溪月报》《北台通讯》《沙涌侨乡月刊》等。《沙涌侨乡月刊》1982年冬复刊时改名为《沙涌侨刊》,1985年再改名为《环城侨刊》,现更名为《良都侨刊》。
东区是中山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直到1988年8月才成立,其区域包括以往环城区东北部的地域。《东区侨刊》创办于1991年8月,是中山最年轻的行政区级侨刊。
各具风彩
中山现有侨刊全部都以16开铜版纸彩色印刷,图片丰富、排版精美大方,内容以“家乡信息”和“侨团掠影”为主打,但又各有办刊特色。
《中山侨刊》以市级侨刊的地位办出了全国侨刊的最好水平,双月双语出版有利于中外人士沟通,“名城魅力”“为您服务”是特色而权威的栏目。
如今沙溪、大涌两镇拥有中山市数量最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隆都沙溪侨刊》可以感受到丰富多样的隆都余韵,了解众多侨乡俊杰的辉煌业绩。
篇幅有限,中山还有多份历史悠久的侨刊乡报不能一一赘述。若有机会收到其中之一,相信一定会勾起你浓浓的故乡情思。
上一条记录:【中山侨·世界桥】③中山华侨史:从苦难到下一条记录:【中山侨·世界桥】⑤中山华侨历史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