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洋商曾缔造了广州对外贸易的“黄金期”
十三行:抒写财富故事到如今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1日 作者:文/图 特派记者谭华健 来源:中山日报
十三行路上的服装批发店。
史料记载,从明朝中叶开始,广州逐渐卷入世界贸易体系中,随着国内贸易的繁荣,清政府在广州设立十三行。以行商垄断外贸,并指定广州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广州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大清帝国的南风窗。十三行在广州历史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过,如今的“十三行”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记者经过几番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十三行路。路牌很小,一点也不起眼。十三行路一带如今主要以服装批发类生意为主,集聚了不少全世界各地的服装批发商,来来往往的运输商贩不停地在狭窄的街道上忙碌,显得有些嘈杂。
■广州对外贸易的“黄金期”
明代广州中外贸易集市的地点就在今天广州荔湾区十八甫路一带,当时这里是珠江的岸边,居住在澳门的外国商人带着货物乘船在这里登岸与中国牙行商人开展贸易。
广东省社科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说,明朝禁海、开海政策经常反复,但仍然保留广州市舶司,广州持续地起着中外文化交流门户的作用。及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开禁海,并于广州设立粤海关,从此掀开了广州对外贸易史上辉煌的一页,继而有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广州洋行(即广州十三行)洋商的出现,这是广州对外贸易的黄金时期。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均属官营,而以牙行经纪这些事情,所以开设牙行的多半都能获厚利。清初的诗人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有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足见当年十三行的兴隆旺景。
李庆新说,关于广州十三行这个命名的来由,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广东经营商业的三十六行中的十三个行等,但学者们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按《粤海关志》记述: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都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名曰:“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式从贡舶贸易转变为通商贸易的历史产物。同时,随着以广州为起点的中西贸易发展,西方传教士纷纷随着商船来广州,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和西学东渐的桥梁。
■十三行曾经出了世界首富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 《浩荡两千年》一书中提到:在十三行历史上,出现了众多杰出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运营能力的外贸商人家族。在早期,声名最隆者,是潘启家族和他的同文行。
潘启又叫潘振承,字逊贤,号文岩,1714年生在福建漳州栖栅社(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潘厝社),1788年卒于广州,后被葬在故里文圃山下(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灿坤工业园区)。其父潘乡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较为贫苦。潘启是潘乡五个儿子中的老大,也是广州十三行的商总 (即行商首领)、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两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在十三行叱咤商海风云的人物故事仍在流传。如今的十三行,主要以十三行路为中心,故衣街、十三行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服装商场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已成为广州历史最久的服装批发集散地。据了解,这里每天进出货物数千吨,人流量达数十万人次,商业辐射全国各地、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地区。
广州十三行商圈主要由新中国大厦和红遍天大厦构成。记者从广州市荔湾工商部门获悉,现在这里的各类工商户至少达5000户以上。每年八九月,都是十三行最旺的时段,一到换季,全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商都到这里拿衣服。从皮衣、针织、毛衣、套装、衬衣、牛仔系列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记者在“新中国”和“红遍天”看到,两座大厦间有条长约400米左右的路段,堆满了如山的货物,都是用编织袋或纸皮箱打包好的货物,等待发货。
十三行,至今仍在抒写着财富故事。
上一条记录:今日是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窗口”下一条记录:国内油价今迎来年内“三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