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要闻 >> 正文  


凝聚侨心奏强音:“名家走进大湾区”中山古筝专场音乐会献礼孙中山诞辰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来源:中山归国华侨联合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在海内外侨界掀起学习热潮。为响应全会号召,以侨为桥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11月10日晚,由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中山市侨界·香山筝乐团承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9周年之“名家走进大湾区”中山古筝专场音乐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DM_20251113104420_006.JPEG


本次音乐会由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的中国民乐名家首次携手粤港澳侨界民乐演奏家联袂演出,以“缅怀伟人、凝聚侨心、共建湾区”为主题,通过传统民乐艺术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建。广东省侨联副主席钟日升、中山市侨联副主席梁冬晓以及海外侨领、侨团代表、侨界群众等400多人现场观看,海内外共有超3万人通过“香山频道”线上直播观看演出。


从《我们的孙中山》到《步步高》

一场民乐里的“伟人精神与湾区未来”对话


从《我们的孙中山》开篇的理想回响,到《步步高》终章的昂扬奋进,这场音乐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曲目编排与名家合作,以民乐为媒,完成对伟人精神的深情礼赞与湾区未来的艺术构想。音乐会以《我们的孙中山》筝乐团合奏磅礴开场,通过南北交融的《秋望》《云岭音画》勾勒山河壮美的精神图景,在《春江花月夜》等器乐对话中诠释东方美学意境;中场《馥影》以现代筝乐书写岭南诗篇,《乡韵》《洪湖主题随想曲》交织长江与珠江的情感共鸣,压轴《夜深沉》到《步步高》的演绎,彰显传统在创新中的生生不息。


DM_20251113104420_008.JPEG


DM_20251113104420_005.JPEG


作为本次音乐会的特邀嘉宾,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杨西表示:“能参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音乐会,深感荣幸。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其‘中正平和’的声韵与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高度契合。”谈及大湾区文化共建,杨西说:“民乐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重要纽带。此次与粤港澳演奏家以及本地民乐团的合作,让我深刻感受到南北音乐风格的碰撞与融合。未来,我们应通过更多跨地域、跨代际的交流,让传统民乐焕发时代生机。”


南北携手

在中山奏响湾区文化共建强音


音乐会紧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建”主线,开创性地邀请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的名家与粤港澳民乐演奏家同台演出。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杨西,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董晓琳,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乐队副首席李超,北京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张钦静,著名笛子演奏家陈林锋等携手合作,展现传统民乐的创新活力。这一合作不仅是国家级院校、乐团的演奏家与地方民乐团的首次联袂,更是中山侨界探索以文艺凝聚侨心活动形式的重要实践与突破。


DM_20251113104420_009.JPEG


作为中山市侨联直属团体,承办单位中山市侨界·香山筝乐团团长张妙姗介绍道:“本次音乐会从策划到落地历时7个月,我们精选12首曲目,采用‘线下观演+线上直播’,覆盖全球广大侨胞乡亲、民乐爱好者等,让乡音筝乐突破地理界限直抵人心。”


DM_20251113104420_007.JPEG


“00后”的香港青年演奏家苏梓琦是本次音乐会最年轻的参演者,她在本次音乐会中与杨西共同领奏《秋望》《夜深沉》等曲目。苏梓琦说:“中山是粤乐宗师吕文成的故乡,我作为祖籍中山的香港同胞,能在家乡用古筝缅怀伟人,意义非凡。我自幼习筝,正是通过民乐逐渐理解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希望以琴声传递‘湾区一家亲’的理念,让更多港澳青年通过民乐找到文化归属感。”


识别二维码进入音乐会直播回放

回顾精彩瞬间

DM_20251113104420_004.JPEG





上一条记录:一桩一件抓落实!中山市侨联召开十五届七次下一条记录:中山市各界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