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经济 >> 正文  


中山这场冒热气的“百千万工程”宣讲会,都聊了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来源:中山发布


“今天不是讲课,不用打开PPT,我想和现场的村(支部)书记作个交流。”5月13日上午,在中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放下讲话稿,与现场众人来了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


翻开与会名单,可以看到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党委(党工委)书记和“百千万工程”分管负责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各镇街“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队长、副队长,新一批轮换的市直机关选派到基层培养锻炼的“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全体人员均在列,培训班还以视频形式开到了全市各镇街、各村居。这场宣讲是为期两天的培训班的开端,后续内容还包括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



DM_20250516083453_004.JPEG

中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不同于以往,这场宣讲会从“单向听”变“双向说”:“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党组织书记拿起麦克风,谈问题、亮进度、聊做法,市委书记现场随机提问、逐一回应。


怎么促进集体增收?农房风貌怎么管?希望市里给什么支持?现场,聊的都是“接地气”的话题。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之年。早在这场宣讲会之前,中山掀起了三级书记宣讲“百千万工程”的热潮:由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带头面向村干部、党员和广大群众,宣讲中山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轮番宣讲之后,5月13日,中山这场培训会将市、镇、村党组织书记齐聚一堂,举行一场基层改革智慧的“头脑风暴”,燃起全市奋战“百千万工程”的热情与斗志。


接地气、冒热气的“共话家常”


宣讲会上,有6位村党支部书记发言。其中,既有收入排名全市第一的经济强村小榄镇永宁社区、也有经济相对薄弱的南朗街道翠亨村;既有以工业为主的黄圃镇大岑村,也有农文旅发达的崖口村、桂南村,同样有人居环境改造成效突出的东凤镇东和平村,在“百千万工程”各个领域都具有代表性。



DM_20250516083453_005.JPEG

小榄镇永宁社区。


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如何突围?


“翠亨村有一个特点,村小组经济实力强于村级。因此,强化村组统筹,加强统租统管是我们的重点发力方向。通过将资源统筹到村一级,在保障村小组收入的同时,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南朗街道翠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甘国威,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孙中山故居片区就在翠亨村,我们希望得到市里的支持,帮助我们做好翠亨村的整村规划和运营。”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源。如何通过故居片区提升带动整个村子,需要精心谋划,纳入工作重点。”郭文海回应。


小榄镇永宁社区,2024年集体收入达4.2亿元,位列全市第一。“我们提留了20%的收益,用于‘百千万工程’建设和保障社会福利。光是人居环境和绿化美化,就投入了超300万。”永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蔡华林现场算起账来。


如何促增收?“首先是坚持推动‘工改’,永宁社区敢饮‘头啖汤’,华中路已建成12.8万平方米新厂房,为集体带来不少增收。其次是管理好集体企业,去年,集体企业为社区贡献了一个亿的收入,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蔡华林分享道。


谈起治理难题,蔡华林也毫不避讳:“永宁工业化程度高、历史久,七八十年代已经遍地是工厂。既有上世纪建的旧农房,也有近年新建的楼房,风格样式都不统一。今年,社区将农房管控划分为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按照市里的‘清、拆、洗、绿、美、改’六字诀,该清洗的清洗,该改造的改造。”


工业村如何提升人居环境,黄圃镇大岑村党委书记林海贤也有话说。


近几年,大岑村就拆除了260亩的厂房,整备出生态空间,修建了一条8公里长的生态碧道。如今的大岑岛,不仅修建起宽阔大道,四面环水的格局也使得其更具生态美学:曾经的污水已变得清澈,岸边新种下了一片草地和一排绿植,不少跑者在新建的沿岸碧道上锻炼。


“工业重镇的村子,‘百千万工程’路在何方?”郭文海一针见血地指出,要依托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拔掉人居环境的最大难题。“大岑村的实践很有意义,这是依托‘百千万工程’,实现凤凰涅槃的样本。低效工业园改造,不能就改造而改造,这是关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也是关乎城乡形态的问题,是生态的问题,也是民生的问题。”


一场市、镇、村党组织书记的交流会,一次基层智慧的新碰撞。这场宣讲会上,中山各级党组织书记畅所欲言,共议“百千万工程”一线战场上的难题、共谋良策、共享经验做法,把这场会议变成了接地气、冒热气的“共话家常”。


“不能穿着新鞋走老路”


为什么选择跟村党支部书记对话?


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山基础在农村,活力在农村,潜力在农村,问题短板也在农村。


郭文海回忆起2021年刚到中山,在民众街道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公园党员教育基地内,他看到照片中艰苦劳动的青年脸上洋溢着笑容,照片旁边是毛泽东主席1955年9月为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写下的“四最”按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



DM_20250516083453_009.PNG

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公园党员教育基地。


“这就是中山农村干部的精气神!”郭文海感慨:“这几年来,中山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地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两场攻坚战。我为什么充满信心?因为中山干部血液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靠的是中山全市干部群众担当作为不服输的精神!”


“不能穿着新鞋走老路!”南朗街道崖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锦鹍深受鼓舞,“每一个村怎样走出自己的道路?要有新的思想,更要敢想敢拼敢闯。”


作为中山老牌“网红村”,这几年来,崖口村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探出农文旅融合新路,通过卖好“一粒米”,拥抱“一片海”,美化“一方田”,将旅游资源串成“一条链”,实现富民增收。



DM_20250516083453_007.JPEG

崖口村发展起“民宿集群”。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郭文海表示,在全省“百千万工程”的大比拼中,中山不能掉队,还要勇争一流,要对得起中山的改革历史,对得起中山的父老乡亲。


“中山的历史是一部敢为人先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山靠的就是敢为人先、敢闯敢干。如今,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大战局中,中山更要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勇争一流!”郭文海表示。


这不是一句口号。


两年多以来,“百千万工程”在中山城乡大地上落地见效,重塑了产业空间、城乡形态、发展逻辑。


镇村经济强了——2024年,中山13个镇登上“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17个村(社区)经济收入超1亿元,城乡收入比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省最小;“工改”破局成势,拆除整理超4.8万亩村镇低效工业用地,新增投资总额近1900亿元,带动村集体物业价值普遍提升10倍以上。



DM_20250516083453_008.JPEG

2024年,中山13个镇登上“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


城乡环境美了——全市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城镇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一条条黑臭河涌如今变身为“生态河”“经济河”“打卡点”,中山从根本上扭转了市民群众失去信心的治水局面。


DM_20250516083453_006.JPEG

全市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


社会治理更优——中山用心用情办好“香山长者饭堂”“香山书房”“香山新街市”,让“香山系”品牌成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重要标识;塑形铸魂抓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办好“村BA”“金色大地音乐会”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推广“文化村长”模式,共促乡村文化繁荣。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也永无止境。


郭文海表示,全市上下要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大战局中主动作为、奋勇争先,要坚持改革创新、敢想敢闯,聚焦问题短板弱项,市镇村同心合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动员一切力量投身“百千万工程”。“希望全市干部立下雄心壮志,在全省‘百千万工程’中勇争一流,让中山经济更强、城乡形态更美、社会更和谐善治、老百姓更幸福,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




上一条记录:侨交会余音袅袅,成果丰硕下一条记录:最后一条记录